印光大师文钞摘录 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
http://paul3968.pixnet.net/blog/post/325575759
文钞原文:
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成净之义。)
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
。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
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
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经,及修行种种法门。典籍,即经书也。)既皈依僧,以僧为师
。从于今日,至命终时,不得皈依外道徒众。(增广·卷四·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
善义·P908)
汝等为何而皈依,余想总不外欲求生西方,了脱生死而已。如何方能达到此等地步,即须
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能皈依三宝,如实修持,才得了脱生死,往
生西方。
且所谓三宝,有自性,住持二种。佛者觉悟义。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
性也。法者规范义。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也。僧者清净义。自性僧者,
乃即心本具清净无染之净行也。住持三宝者,释迦佛在世,则为佛宝。佛灭度后,所有范
金合土,木雕彩画之佛像,皆为佛宝。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以及黄卷赤轴诸经典,皆为
法宝。出家染衣,修清净行者,皆为僧宝。
皈者,皈投,如水皈海,如民皈王。依者,依托,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
若不皈依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则便无法可出。若肯发志诚心,归依三宝,则便出生死
苦海,了生脱死矣。如人失足,堕于大海,狂涛汹涌,有灭顶忧,当此千钧一发,生死存
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赴,是归投义。由知自性三宝,则克己省察,战兢惕厉,再求
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则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
回矣。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时凶险已过,现在得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是
依托义。世事纷庞,烦恼苦痛,处此生死大海,当以三宝为船,众生得所归依,鼓棹扬帆
,不懈不退,自可登于彼岸。既皈依佛,当以佛为师,始自今日,直至命终,虔诚敬礼,
一息无容或懈,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皈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
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若已皈依三宝,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虽日日念佛修持,亦难得真实利益。以邪正
不分,决无了生死之希望,其各凛诸。(皈归二字通)(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
法语·P1247)
佛言一切众生,皆当作佛。譬如一张素纸,画个如来,就是如来。画个乞儿,就是乞儿。
当慎之于初,则不至上辜佛化,下负己灵矣。(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P298)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从未悟故,不得受用。故华严经
如来出现品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
,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须知智慧与妄想执著,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以成
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结冰融泮,原是
一水。良由心体不变,用常随缘。
体不变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而不受轮回,证涅槃而不
属寂灭,无象而为万象之主,非法而为诸法之宗,从本以来,常自如如,了无凡圣生佛之
异。悟之名贤,证之名圣,若但具而未悟,则虽有性德,了无修德,只为六道轮回之凡夫
而已。
用随缘故,则有四圣六凡,苦乐升沉之殊。而缘有染净,必随其一。随染缘,则起惑造业
,轮回六道。随净缘,则断惑证真,常住涅槃。由惑业有轻重,故有人天善道,及阿修罗
之善恶夹杂道,并畜生饿鬼地狱之三恶道。而由惑起惑,由业造业,或善或恶,了无定相
。致所受生处,辗转迁移,如轮无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烦惑,皆被业缚,随业受生,不
能自主故也。由断证有浅深,故断见思者,证声闻果。侵习气者,证缘觉果。破无明者,
证菩萨果。若无明净尽,福慧圆满,修德功极,性德全彰者,则证佛果。证佛果者,亦不
过彻底究竟证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亲得全体受用而已,实未加一丝毫于其初也
。若声闻缘觉菩萨,虽则所证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体受用性具功德。而一切凡夫,反承
此不思议心性之力,于六尘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以致堕三恶道,永劫沉沦者,比比
皆是,可不哀哉。纵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间福乐,乃堕落之根本。天上虽不
比人间烦惑猛利,然天福一尽,决定下生。由宿福未尽,故享福。由享福,故造业。既造
业已,则堕落恶道,直在瞬息间耳。况有由天命终,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直堕恶道者乎
。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无正念修持净业,唯得人天福报者,名为第三世怨。法华经云,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好歹者,当以急求出离,企得安隐,为上
计也。(增广·卷三·佛学指南,佛学起信编,六道轮回录总序·P528)
一切众生皆具不可思议之心力,由无佛力法力加持,则只能造业,不能得其受用。徒具佛
性,了无所益。一旦闻善知识开导,归命投诚,与佛慈誓,感应道交,仗佛慈力,往生西
方。回视六道往还,如轮上下者,不胜怜悯也。(三编·卷一·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
P205)
皈依之名甚易得,皈依之实极难修。须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
戒。并须去心中幻现之贪瞋痴。修性中本具之戒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
求生西方。上劝慈亲,中劝兄弟,下劝妻子仆婢,同修此道。如此,则是自利利人,己立
立人之道,常行于日用伦常中也。其功德利益,何可称量。(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
书一·P516)
白话译文:
三归(归又做皈,左边一个白,右边一个反,是反染成净的意思)。
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归是归投。依是依托。譬如有人堕入大海,忽然有船开来,便马上向船游去,是归投
的意思。上船安坐,是依托的意思。生死就好比大海,三宝(佛,法,僧)就是法船。众生
归依,即等彼岸。既然归依了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天魔外道
,邪鬼邪神。既然归依了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外道典籍。(
法就是佛经,以及修行的种种法门。典籍就是经书。)既然归依了僧,以僧为师。从今日
起,直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外道徒众。——增广·卷四·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P908
你们为什么会归依,我想总不外乎想要求生西方,了脱生死而已。如何才能达到这样
的目的呢? 就须要皈依三宝。所谓归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皈依三宝,如实修持,才
能了脱生死,往生西方。
而且,所谓三宝,有自性,住持两种。“佛”是“觉悟”的意思。“自性佛”是自心
本具的、离念灵知的真如佛性。“法”是“轨范”的意思。“自性法”是自心本具的道德
仁义的懿范。“僧”是“清净”的意思。“自性僧”是自心本具的清净无染的净行。所谓
“住持三宝”,释迦佛在世就是佛宝。佛灭度后,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画的佛像都
是佛宝。佛是所说的离欲清净的法,以及黄卷赤轴的诸班经典,都是法宝。出家染衣,修
清净行的人,都是僧宝。
“皈”是皈投,就像水皈投大海,民皈投帝王一样。“依”是依托,就像孩子依托母
亲,渡河依托舟船。人在生死的大海中,若不皈依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便无法离开。若
肯发至诚心,皈依三宝,就可以出离生死苦海,了生脱死。就如同人失足,堕入大海,狂
淘汹涌,有灭顶之忧。就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然有船开来,便向船扑去,是
“归投”的意思。由于知道自性三宝,就会克己省察,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以及十
方三世一切三宝,就可以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今生就成办道业,永远脱离生死轮回。如
同遇到救援登上了船,平安地坐到彼岸,凶险已经过去,现在庆幸得到生还。无限的利益
,由此而得。是“依托”的意思。世事纷庞,烦恼痛苦,这个生死大海,应当以三宝为船
。众生得到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然可以登上彼岸。
如果已经归依了三宝,仍然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虽然天天念佛修持,也难以得
到真实的利益。因为邪正不分,绝对没有了生死的希望,要注意啊!——三编·卷四·上
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P1247
佛说,一切众生都应当做佛。譬如一张白纸,画个如来就是如来,画个乞丐就是乞丐。所
以,应当在最初的时候十分谨慎,这样就不至于上辜负佛的教化,下辜负自己的性灵了。
——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P298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只因为没有证悟,而得不到受用。所以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
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要知道,智慧与妄想执著,本来不是两件
东西。迷了,则全部的智慧就成了妄想执著;悟了,则全部的妄想执著,就成了智慧。好
比握拳舒掌,都是一个手。结冰溶解,都是一碗水。因为心体不变,用常随缘。
体不变,所以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而不轮回,证涅槃
而不寂灭,无象而为万象之主,非法而为诸法之宗。从本以来,常自如如,完全没有凡和
圣,众生与佛的差别。悟到了就是贤人,证得了就是圣人。如果只是具有而没有悟得,就
是虽然有性德,而没有修德。只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而已。
用随缘,所以有四圣六凡,苦乐升沉的不同。而缘有染缘净缘,必定会随着其中的一
个。随染缘就起惑造业,轮回六道,随净缘就断惑证真,常住涅槃。由于惑业有轻有重,
所以有人天善道,以及阿修罗这样善恶夹杂之道,和畜生饿鬼地狱这样的三恶道。而由惑
起惑,由业造业,或善或恶,没有定相。致使所受生的地方,辗转迁移。象轮子那样,没
有端点,忽上忽下。因为既然有烦恼迷惑,就会被业束缚住,随业受生,不能自主。由于
断证有浅有深,所以,断见思烦恼的人,证声闻果。侵习气的人,证缘觉果。破无明的人
,证菩萨果。如果无明完全断尽,福慧圆满,修德功夫到了极处,性德全部彰显出来,就
证佛果。证佛果的人,也不过是彻底究竟的证得、他在凡夫地位上本来就具有的、心性功
德力用,亲自得到全体的受用而已,其实跟起初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增加。声闻缘觉菩
萨,虽然所证的高下不同,然而都没能全体受用自性本具的功德。
而一切凡夫,反而承此不可思议的心性的力量,在六尘境界中,起贪嗔痴,造杀盗淫
,以至于堕三恶道,永劫沉沦的人,比比皆是,多么可悲啊!纵使修持五戒十善,得人天
身。而人间的福乐,是堕落的根本。天上虽然不象人间的烦恼迷惑这么猛利,然而天福一
尽,决定下生。由于宿福没有尽,所以享福,由于享福,所以造业。既然造业,就堕入恶
道,这一切只在瞬息之间。何况有天福享尽,寿命终了的时候,宿世的恶业成熟了,而直
接堕入恶道的人呢。所以古德说,修行的人,如果没有正念,修持净业,只能得到人天福
报,这叫第三世怨。《法华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知道好歹的人,应当求马上出离,以求得到个安稳的地方,这才是上上策啊!——增广·
卷三·佛学指南,佛学起信编,六道轮回录总序·P528
一切众生都有不可思议的心力,由于没有佛力法力的加持,所以只能造业,不能得到
受用。白白的具有佛性,完全得不到受用。一旦听到善知识开导,归命投诚,与佛的慈誓
,感应道交,仗佛的慈力,往生西方。回头来看看六道的往还,就象轮子一样上下转动,
不胜怜悯啊!——三编·卷一·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P205
归依这个名分很容易得到,归依这个事实却极难修持。必须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并须要去掉心中幻现的贪嗔痴。修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戒定慧。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上劝慈亲,中劝兄弟,下劝妻子仆婢,一同修
行。这样,就是自利利人,己立立人的方法在日常人伦中的使用。其功德利益,怎么可以
说得尽呢!——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一·P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