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凡夫众生不了解,在事物之中的实际情况,好与不好,所以佛陀明白开示了苦谛
和灭谛。之后再说明,形成这些的原因,是由何而产生的,又开示了集谛和道谛。这些是
属于“基”的理论,先在基础的阶段,抉择了四谛的内容。
不过这在《佛说三转法轮经》中,说得非常简略,在文句中只有短短的一段:
“汝等比丘,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等比丘,此
苦集、苦灭、顺苦灭道圣谛之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这是佛陀初转法轮,第一次宣说四圣谛。
现在我们不仅将经文作个解释,更要把其中义理内涵作个详细说明。
首先,第一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尼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
告五比丘曰”,这是引言的部份。
这一段包括了,1.时间和2.处所的圆满,3.导师圆满和4.眷属圆满,共有四种圆满。
这段引言的内容,是教法的集结者所写的文句,而不是佛陀所开示的话。“如是我闻
”的“我”是谁呢,就是教法的集结者,表明以下的内容并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他将所
听到的写在下面。
在经典中,“如是我闻”具有三种圆满:1.“多次听闻”,依于多次听闻,对法义的
了解逐渐加深深刻。2.“多人听闻”,依于多人听闻,自己不懂的地方可请教他人。3.“
多处听闻”,对于法义的内涵,依于不同说法者具格教授的广大听闻,听闻不会狭隘固执
己见,对于法的认识了解能够增广。
之后,在瓦拉纳西的鹿野苑,“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曰”,那时世尊告诉五比丘说。在
这文句之前,是集结者所写的,在这文句之后,是世尊所说的话,这五比丘在最后有名字
出现,是具寿侨陈如等五位比丘,这五位比丘的名字,可以自己查辞典找到。
之后集结者就写下来佛陀告诉五比丘的话:
“汝等比丘,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
佛陀说,以前我所没有听闻过的法,这是苦圣谛,对于此,我在内心作意思惟,就在
内心中,生出了“眼睛”、“智慧”、“明白知道”、“证悟觉悟”。
在汉文经典里,“眼、智、明、觉”,好像是四个项目;但是在藏文之中,了知和证
悟是同样的意思,是可以合为同一个项目,所以有些版本的典籍,是将它们合并为一项。
佛陀说,以前我所没有听闻思惟过的法,轮回之中的幸福美满,现在经过仔细的思惟
分析,其实它是会带来痛苦的。
在深入思惟分析之后,发现自己内心的聪明越来越增广,后面这句“眼、智、明、觉
”就是指聪明智慧的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