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基础-太上感应篇(第七十七集) 19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2-0077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
【受宠若惊。】
《感应篇》注解里面,引用周朝周公对伯禽的一段话,他总共说了六桩事情,第一个
是“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荣是荣誉,一个有大德之人,处事待人接物都能以恭敬
心,这是真正的荣耀。决定不能够傲慢,傲慢一定是失败的。所以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看
孔子,几乎古今的圣哲他们都非常谦虚,都能够包容,待人都非常的恭敬,这是我们应当
要学习的。
第二句,他说“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安就是身心安稳,我们中国人常常祝福
所讲的平安,这个话很有道理。平是什么?平等,平等才是最安定的。所以你看社会,你
看历史,古今中外社会动乱的时候,决定是贫富不均,这才起了争端。贫富不均,种种不
平等,说实在的话这是事实,所谓是我们伸开五个手指都不一样长,它怎么会平等?为什
么不平等?个人造的业不相同,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也想得善果,哪有这个道理!所以
我们就晓得,十法界决定不是平等的,不平等就不可能安全,社会安全做不到。所以古圣
先贤用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教导富有的人应当布施,帮助贫穷的人;教导贫穷的人
要了解三世因果,我们这一生所受的果报是自己所做的,不要去怨天尤人。只有用教学的
方法,使大家心平下来,事不平,只要心平下来就行。所以贫贱之人他也能够积德行善,
将来果报就殊胜了。富贵之人不懂得积德修善,他福报享完了,来生就没有了。所以要有
人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讲解清楚,每个人就觉悟了,心就平,这样才能够获得社会的安
定,世界和平。可是这些道理现代人很难接受,难接受更要讲,不能说不能接受就不讲,
这不可以的。
昨天晚上,你们看到坐在我旁边的道教的李道长,他现在也在听《感应篇》,我们这
个带子送给他他也在听,他就说,“太难了,没有人相信。”没有人相信我们更要讲。为
什么没有人相信?迷得太深,迷的人太多。在现前这个社会,大家都认为作恶、害人是当
然之理,你看哪个人不害人?哪个人去做好事?做好事有什么好结果,做坏人,你看看那
个结果多好,名闻利养都来了。他那个富贵的果报绝对不是作恶得来的,是他前世所修的
。佛法里面讲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果报,就是前生我所
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来生的果报,这一生造作的那就是的。这
不是说明果报通三世?这一生享受的富贵,绝不是这一生作恶得来的,是命里头有的。这
一生假借富贵仗势欺人,胡作妄为,你这一生富贵享尽,来生到哪里去?投胎做猪是事实
。
你看看印光法师《文钞》里面所写的,曹操,那还得了,曹操也投胎做猪去了,印光
大师写这个你们看到了。这个民国初年的事情,有人杀猪,猪杀了之后把猪的内脏扒出来
,猪肝上面有“曹操”两个字,所以大家晓得那个猪是曹操投胎的。曹操距离我们现在一
千多年,还在变猪,他变了多少次的猪我们不知道。这样明显的因果报应,事实真相如是
,不是跟你开玩笑的,不是假借这种方式劝你行善,我们要这样想法完全错了。世出世间
的圣贤,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是“真语者”,他说的话绝对没有一句假话;“实语
者”,绝对不是虚伪的话;“如语者”,如语完全跟事实一样,不增不减,给你说的是实
话。你听了怀疑不能相信,是你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报。遇到一个明人给你指路你不相
信,不接受,这就是此地讲愚痴,愚痴到了极处。
第二句的意思,就是说你有财富,你有财富怎样能够得到身心安稳?一定要懂得节俭
。佛还教给我们要懂得布施,不仅仅是节俭,要懂得布施,要懂得帮助人,你就得安稳。
你自己节俭,不知道布施,还是不会安全的,强盗、小偷把目标都锁定在你家里,你家里
有财。你要能够常常布施,帮助邻近贫苦之人,你就可以安稳睡大觉,强盗小偷要来,你
的邻里乡党会保护你,他会照顾。你对他们有恩惠,你发财他们沾光,希望你财发得愈大
愈好。如果你是为富不仁,虽然节俭,不肯帮助人,那个强盗小偷要问的时候,他会给小
偷指路;你家里失火的时候,他在外面看:烧得好,该烧。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怎样才能
得到身心安稳?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助人决定是自助,要懂这个道理。
这第三句是“禄位尊荣,而守以卑者贵”。前面是富,这是贵,你怎样能保持你的富
贵?贵是你在社会上有地位,做大官,应该以什么态度?谦虚、谦卑,不敢在人上。这个
道理诸位细细去观察,观察古人,读历史、读古人传记。现在这个社会你也可以仔细观察
,居高位的人,他能够谦虚待人,他的地位还不只现在这个阶段,还会向上升。如果他盛
气凌人,骄慢待人,他这个位子不会长久,保不长久,他那个福报很快就会享尽,我们都
能够看得很清楚。新加坡王总统我见过,昨天晚上你们见到了,纳丹先生,他是总统候选
人,候选人只有一个,他决定当选,得到社会普遍的支持。你看看人多谦虚,对待每一个
人都那么客气,你看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他能保持他的富贵。礼教人自卑而尊人,我们要
学。释迦牟尼佛对于任何一个人平等恭敬,对帝王、对乞丐一律平等,决定没有分别心,
这是佛菩萨,我们要学的。这个恭敬出自于至诚、真诚,不是虚伪的,不是装出来的,装
出来一眼就看穿,虚伪客套,一眼看穿了,出自于真诚。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这个道理要懂。在我们平民,这句话你要有引申的意
思,或者是我们的才胜人,我们的艺胜人,我们的学胜人,只要有一样东西出人头地的都
是胜,所谓强胜,胜就很容易骄傲,值得骄傲。畏惧是骄傲的反面,常常要怀着畏惧之心
,不如人之心,所谓人上还有人,天上还有天,有什么值得骄傲?真有把握能胜人吗?多
想想,我们再能干,跟诸佛如来比比,跟诸菩萨比比,差远了。别说跟他们比,跟个小乘
须陀洹都比不上,有什么能够胜过别人的。不要轻慢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里面也许有佛菩
萨化身在其中。这些事实常有,常常在,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到,佛菩萨应化在中国。
难道古时候佛菩萨来应化,现在佛菩萨就不来了吗?从理论上说,众生愈是有灾难,
佛菩萨来得愈多,他来救苦救难,他来示现是平常人的身分,你认不出来,他也不会告诉
你。真正学佛的人能看得出来,心里会知道,怎么看得出来?他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
像菩萨,经典就是标准。很像菩萨,样样都跟经典教诲相应,他不是菩萨谁是菩萨?我们
自己要转凡成圣,就要从这个地方学习。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舍弃自己的成见,舍弃
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听从佛菩萨的教导,我们认真努力去学习,这
叫学佛、学菩萨。果然相应,自己不知不觉就转凡成圣。所以不要以为这个世间太乱,灾
难太多,殊不知就是在这种时节因缘,诸佛菩萨都会到这个世间来救苦救难。常怀畏心,
《了凡四训》里面,你看了凡教他的儿子,也特别重视畏心。
下面第五句是“聪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益是得利益,你有聪明、你有智慧,聪
明智慧的人几个人懂得守愚?能够懂得守愚那是真聪明。往往这种人所谓是“锋芒毕露”
,不是好事情。我年轻时候也犯这个过失,老人教我要学愚,要懂得收敛。我跟李炳南老
居士,李老跟我讲过很多次,教我学愚,他说他一生想学学不像。“大智若愚”,圣贤人
的教诲,李老师劝我学,告诉我,他自己也在学,学了一辈子还不算学成功。勉励我。我
也认真努力在学,你们能看得出来吗?我还真有点心得,你们以为我讲的东西还讲得不错
,我自己觉得非常难为情,无有是处。我这一生当中没有写过文章,为什么?不敢写,见
不得人,这跟你讲的是真话,绝对不是假话。跟古圣先贤去比,跟近代祖师大德去比,我
们给人家当侍者的资格都不够,我跟大家讲的都是真话。我这个愚不是学愚,是真的愚,
哪里要学?学是真有智慧才是学愚。我们没有智慧,智慧没开,只不过是以真诚心待人接
物而已,不敢有虚伪。自己在佛法修学当中得的一点好处,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而已。
下面是“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这是讲做学问,有这个天分,博闻广记,你看
得多、听得多,你有能力都能够记住,现在人讲的常识丰富,博学多闻。始终能够守住浅
,你的学问知识才能增广,不敢以学识炫耀。这总共说了六个,这六个字第一个是教我们
恭敬,第二个教我们节俭,第三个教我们谦卑,第四个教我们常常怀着畏惧之心,守愚,
知道自己所学的浅薄,你才能保住你的德行,不至于退败。这是周公教人的,我们要学。
佛教人也是六桩事情,教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圣贤人教人都是
言简意赅,言语不多,它的内容通常讲言简意赅,意赅到底赅到什么范围?虚空法界、过
去未来,一点都不假,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可是言简意赅这四个字,几个人能懂得、能
体会到?我们要细心,否则的话,学佛就得不到下手之处。人家几句话,一个字、两个字
,深广无尽。可是我们粗心大意,往往把它粗略的看过,没有放在心上,根本不懂它的意
思的浅深,到哪里能学到东西?许多的机缘,无比殊胜的机缘,都是当面错过,多可惜!
决定不可以说,现在没有人相信就不讲。没有人相信更要讲,要多讲,普遍去讲,讲
多了人就相信了。假话遍数说多了人家都会相信,何况是真话!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
能够帮助苦难众生回头。那个假话说一百遍、说一千遍,人家都信以为真;真话说一千遍
、说一万遍,人家怎么会不相信?怎么会不回头?所以决定不可以以为,社会现在对这个
不相信,我们不要讲,讲了落得人家反感。反感是他的,一遍反感,十遍反感,百遍反感
,到千遍他就不反感,万遍他就相信了。菩萨教化众生,佛在经典上教我们也是这样的千
遍万遍,我们才相信,我们也不是一遍、十遍、二十遍就相信的。我们怎么学习的,我们
应该帮助那些不信的人,从我们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得的方法,这个方法有效,不断的重
复,认真努力去表演,做给人看。好,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