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00(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3-06 23:49:42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00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二十三页,倒数第三行最后的三句开始:
  “又《弥陀疏钞》曰:信即心净”。这个还是经文里面二句话,“一念净信”,“至
心愿生”。念老举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里面所说的,信就是心净,换句话说,心不清
净就是不信。用这个水准来看我们现前修净土法门的同修,几个人真信?南阳海贤老和尚
给我们表法,他出家九十二年,二十岁出家,师父就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信愿持名,求生
净土。这个人难得禀性好,他老实、听话、真干,师父教给他,他就信了。师父教他一直
念下去,他往后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从二十岁师父教他一句,他就念了九十二
年,一直念到自在往生。往生的时候,他不要人助念,他不告诉大家往生的时间,别人问
他:“快了(确切时间没有,就说快了),阿弥陀佛通知我了,这几天就要走了”。走的
那一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还干一天活,不容易,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晚上念佛特
别有劲,平常念佛他不敲引磬的,这天晚上敲了引磬,大家都睡觉了,他还在念。到第二
天早晨起来,大家请老和尚吃早餐,打开房门,老和尚走了。心净,真信;心要不清净,
不信。这话并不是很难听,事实真相。我们要不要往生?要求往生,要用海贤老和尚的标
准。
  《成唯识论》里面说,解释这个信字,信是什么?“谓于实德能”。第一个,真实,
实是讲心。一切法里头,心最真实,为什么?它能现能生,一切法是所生所现,能生是真
的,所生所现的不是真的,假相。我们颠倒了,把假相当真,真的完全不知道。德是万德
万能,这一个字,实是自性的本体,就是真心,德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
足”。具足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德,详细的说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样样都是
无量,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不是外来的,外面没东西,外头全是假的,要向内求。所以真
实心就重要了。能是能力,这种能力成就自己无上菩提,教化众生破迷开悟、往生净土。
对这个“深忍乐欲”,这个深字用得好,忍是要能忍受,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深忍
、深乐、深欲,三个都深。深乐(念要也行,乐是爱好),这个字的意思跟孔老夫子在《
论语》上第一句话意思完全相同,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乐就是悦。乐
,这个乐不是外面的刺激,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换句话说,真心就快乐,妄心就有烦
恼,喜怒哀乐全是烦恼。真正的乐,七情五欲统统放下,没有了,那才真乐。所以这叫法
喜充满,不是轻易的小乐,大乐,深乐。欲,不是世间人一般五欲六尘,不是,这个欲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断了,佛道成就了,才能够普度众生。这个意思是成佛了,唯有成
佛才能度等觉菩萨,就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你都有这个能力,你欢喜帮助他
们。我们想想,佛有没有帮助我们?佛有,我们没有感触到是我们有业障障碍他,不是他
没有涵盖我们,他有。他的智慧,他的德能,普被一切众生。我们自己有障碍,这个障碍
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三大类的烦恼,还有习气,这些烦恼习气我们都放下了,感应就现前,
至诚感通。
  我初学佛的时候,李老师教给我的。我们那个时候年岁已经大了,三十多岁,没有从
扎根学起,叫半路出家,还要工作,每天功课有限,重点跟李老师学教,要占去大部分时
间。老师跟我说,经教那么多,一生学不完,弘法利生,世出世间法都要懂。世间法,咱
们新的不说说旧的,《四库全书》,你能把它看一遍吗?看一遍,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告
诉我,假设小孩一出生就会看《四库全书》,一天看十个小时,看到一百岁还没看完,浏
览一遍。你就知道博大,不但博大还精深,你看不懂,这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三藏十二
分教,《大藏经》,也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办得到的。那怎么办?我们靠什么来通?不通自
己不能成就,当然也不能教化众生。老师教我,诚,真诚,诚就是真。怎样用这个诚?诚
到极处,真诚到极处,那就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心净,心里头一个妄念都没有了,至诚
感通,这个诚心来感应,自然就通了。我这一生有这么一点小成就,靠什么?就靠老师这
一句话。我对老师有信心,不怀疑,没别的,就是用真心,真诚到极处就会感动,就通了
。对世间法,对出世间法,都要用这个态度。
  我们知道儒家这部《四书》,就是儒学概论,或者儒学概要。方老师告诉我的,它有
究竟的理论,《中庸》;有精妙的方法,《大学》。《大学》、《中庸》这两篇代表整个
儒家,儒讲什么?就讲这个,其他经论都是细说,这是总纲领、总原则。孔子把它落实了
,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孟子也落实了,跟孔子一样。“学而
时习之”,时习就是落实,“不亦说乎”,佛家,法喜充满。在大乘佛教,代表佛教的佛
学概论、佛教概要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确实《华严经》里头有圆满的理论、有
细密的方法,还带表演。善财五十三参是表演,你看男女老少怎么表演的、各行各业怎么
表演的,妙极了。无论你是什么身分,你在这个世间是干哪一行、哪一业,你去找,那里
头有,你怎么样去把《华严》落实。真落实的时候,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生智慧不生
烦恼。
  所以我常常想到,朱夫子编《四书》,灵感来自《华严经》。他学佛,他读经的,看
到《华严经》这个门道,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论语》
、《孟子》是表演,一个圣人表演,一个贤人表演;道理,《中庸》;方法,《大学》,
妙极了。自古以来,真正成就大学问的都是用《四书》扎根,朱夫子以后都用这部书,一
直到清朝,都用这个扎根;大乘佛法,《华严》;道家,老庄,《老子》、《庄子》(主
要的内篇的七篇),儒释道的三个根。无论是哪一家,大概这三个根都具足,儒,念《四
书》、念《老子》、念《庄子》;道,念佛经,我想多半是《华严经》,他也读《四书》
。所以儒释道的根都相同,然后他喜欢在哪一方面,他会有成就,没有根不行。
  伦理道德的根,那是小孩的时候,大概是上学以前。中国小孩上学,七、八岁,学《
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些东西,都是在七岁之前。认字,小孩大概三、四
岁的时候,家长教他认字,方块字,就是现在的《说文解字》,一天认几个。母亲、家里
长辈来教他,让他对文字产生兴趣,为什么要这样写法,为什么要读这个声音,它有什么
意思,学这个玩意。七岁上学,中国教小朋友的教材有十几二十种,古大德所编的《三字
经》、《百家姓》这一类的,《千字文》,教小孩念,不讲,要他做到,要他念熟。七岁
上学的时候,开始读什么?基础打好了,读《四书》,也不讲,就教他念,老师督促遍数
。念到一千遍,问小朋友,你念的这个念得很熟了,什么意思?小朋友会讲给老师听,老
师点头就通过了,这门课就毕业了,可以学第二门;如果老师觉得不满意,再读一千遍。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有悟处。小孩根扎得好,他有悟处,他会讲,讲得跟古人的注
子不错。所以没有老师印证,找古注来印证。古人注子,看他注的跟我自己想的是不是一
样?一样,没错;不一样,那就好生研究,是我的正确还是他的正确?来做比较。找二、
三种注解都可以,做印证。你看这都是向内,不是向外。
  读书千遍,什么意思?就是至诚感通,感通就是开悟、就是自见,意思自见。要用至
诚,至诚是妄念没有了,分别执著没有了,这心诚。诚到极处,通了,为什么会通?你自
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外头的。古人创造文字的时候,这文字也是自性里本有的,不是外头
的,他的心诚,他的心定,心定意诚就有感应。我们心正意诚,看到他们所造作的,我们
就能看得懂,不必要学。我们仔细想想,古圣先贤,尧舜禹汤,谁教他的?孔子、老子,
谁教他的?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讲了那么多,谁教他的?全是自己悟出来的,没有
人教。释迦牟尼佛学的都是外道,学了十二年,觉得不能解决问题,放弃了,到菩提树下
入定,这一入定开悟了。悟了之后到鹿野苑,把五个人找到(那是他父亲派的这五个人照
顾他的,把这五个人找来),给他们讲经,讲阿含,以后听众愈来愈多,上千人。
  阿含讲了十二年,现在《大藏经》里头,阿含部分量也不少。南传的巴利文的《藏经
》,我看不懂,章嘉大师告诉我,阿含部经,中国翻译的《阿含》跟他们的南传《大藏经
》对比,大概他们比我们多五十部的样子。诸位要晓得,二、三千部,五十部是很小的差
距,可以说翻译得相当圆满,只差那么一点点。大乘教,南传没有,全到中国来了。翻成
中文之后,我有个疑问解不开,翻成中文之后,原本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留下来?真
的一本都没有了。我把这桩事情向方老师请教,方老师告诉我,古时候中国人跟现在不一
样,古人真有浩然之气,翻出来了,意思决定没有变动,翻得非常正确,文字比梵文还要
华美,往后就念这个本子,原本用不着了,不需要保留。这是什么气概!
  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中国文字是表意的,文言文,它没有时间、空间的障
碍。所以古人留下的东西,你只要学过文言文,你就能看得懂,不会有错误,这个难得。
表音的,除中国文字之外,全世界文字都是拼音的,表音的,音会变,二、三百年音变得
很多,看不懂了。现在在西方,我们今年到欧洲去旅行,一些欧洲朋友就告诉我们,莎士
比亚写的文章,现在他们看不懂,必须要有人把它翻成现在的英文。换句话说,每隔二、
三百年要翻一次,不翻就没人懂;翻译也未必是完全可靠,翻译几次之后可能它意思都变
了。所以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启示,中国东西好,留传下来了。外国也有圣贤,也有好东
西,要想留到千年万世,只有把它统统用中国文言文来写,就能保存。这也是我们一个愿
望,我们希望三十年之后,文言变成全世界共同的文言,不是属于某一个族群的、某个地
区的,不是。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族群,好的东西统统用中国汉字
文言文把它写出来,就能够永远传到后代不会改变。所以外国有不少学者研究汉字,佩服
得五体投地。我们要知道。
  我们要特别重视汉字文言文,决定不能丢失,丢失我们对不起老祖宗,我们是民族的
罪人。这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无价之宝!真的是宝,为什么?它能教你一生得到幸福美满的
生活,你要不要?这是黄金七宝都做不到。老祖宗留下这些教训可以帮助你,帮助你家庭
和睦,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事业顺利,帮助国家富强,帮助天下太平。我们要知道,老祖
宗对得起后人,替后世子孙想得非常周到,我们不能不感恩。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利用这
些做工具,众生无边誓愿度可以办得到,在这地球上的众生,让他们都能够学文言文、都
能认识汉字,这个多有意义。真正是张载四句里头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做不到,不能兑现的,古人
不说,说出来是废话,真可以做到。
  今天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能不能叫它恢复正常?答案是肯定的,能。用什么方
法?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早年我讲了十个教学为先。今天教学几个老师就能
办到,二、三十个老师。我们有个电视台(那就是教学的工具),这二、三十个老师排定
课程,不用多,一天一个老师讲一个小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位老师就够了。二
十四小时的播放,我相信不会超过一年,人统统都觉悟了。不觉才会把事情做错了、想错
了,觉悟了就不会。个个人正知正见,个个人诚意正心,个个人遵守道德,天下就太平,
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大事,希望年轻人要注意,要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这就真正是救自
己的民族、救国家、救全世界、救全人类。
  《成唯识论》里面写得好,“心净为性”。性是什么?真心。六祖惠能大师说,“何
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整个宇宙,全宇宙从哪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能生
能现,整个宇宙是所生所现,能生能现是真的,所生所现是假的。所以境随心转,这句话
真正明白、真正清楚了,你会法喜充满。为什么?只要念头善,好好的教,好好的让每个
人统统都觉悟,心都清净了,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这个人就是无量寿佛,一点不假。
为什么?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是!佛陀的教育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不是别的,他就这么
一个单纯目标。自性是真的,自性是一切具足,万德万能,只要你见性,你就得大圆满,
你就得大自在。所以学佛的人称它为宝,三宝,老师是佛宝,老师教导我们的是法宝,大
众跟老师一起学习,将来个个成就是僧宝,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
  下面接着说,“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
唯有不信,自相浑浊”。这个心是妄心,妄心怎么来的?不信。信是真心,不信是怀疑,
怀疑是妄心。这句话你要听懂了,你的受用可观。信是真的,不信是假的。我们面对这一
切万法,佛告诉我们,这是幻相,假相。现代量子力学家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就是念头)不是真的,是假的;甚至于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
个东西存在,物质纯粹是假的。它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它是从念头,念头在高频率产
生的幻相。这频率多高?我们无法想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
这一弹指,三十二亿,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
指三百二十兆。我们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我相信,年轻人,体
力好的,他弹得快,一秒钟能弹七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一
秒钟它的频率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波动,你怎么会知道?今天我们看电视,面对电视的画
面,电视画面一秒钟跳动多少次?前念灭了后念生,多少次?一百次,我们看到以为是真
的,很逼真。从前黑白电视五十次。年岁大一点的人还记得,过去小时候看电影,电影银
幕上多少次?一秒钟二十四次,动画片。整个宇宙是个动画片,它动的速度太高了,一秒
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是万,不是亿,是兆,二千二百四十兆。我们眼睛看的,耳朵听
的,身体接触的,假相,哪一个相是你?不要说说这个相,想这个相相就没有了,不在了
。如果每个相都是你,这个我就无量无边,讲不通。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要认识。
  认识事实真相,不要放在心上,它不碍事。真不妨碍妄,妄也不妨碍真,能生的自性
不妨碍所生的现象,所生的现象也不妨碍自性。只要你不执著,什么事都没有,天下太平
,执著就错了。不执著,你的心是清净的;执著,心就变成染污,就不清净,分别就不平
等了。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这成佛了。大乘教上告诉我们,于一切法不执著,这是阿罗汉
,他得清净心,真心,他不是妄心,清净心;再进一步,不但不执著,分别心不起,没有
分别,这个人叫菩萨,平等心得到了。平等比清净高,清净是不染污,平等是不分别、不
动摇。最后一个,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这成佛了,那是达到圆满的清净平等。清
净平等圆满了,自性完全彰显,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教教育就教这个,终极的目标
是教你回归自性,回归究竟圆满的自性,成佛。回归了,还没有究竟、没有圆满,叫法身
菩萨,住实报土。佛现实报土来帮助这些菩萨、成就这些菩萨,全是在办学,全是教育。
  阿弥陀佛办的极乐世界办得很成功,度了无量无数的人,十方诸佛都赞叹、都佩服他
。佛也度众生,佛度不了,有麻烦的,业障很重的,统统都叫他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
的环境好,虽然有四土,四土都是法性土,这个在十方刹土也只有这一家,没有第二家。
阿弥陀佛都接受,因为是法性土,法性无穷大,所以法性土没有边际。不像阿赖耶所变的
法相,法相有限制,有侷限、有大小,这个星球就是这么大。住在星球上这些众生,业力
变现的,心量大的住大星球,心量小的住小星球。地球在太空算是小星球,它不是最小,
比地球小的很多。空中这些物质现象,有小星球,直径几百公尺的,有这么小的。都是妄
想分别执著里头产生的,全是假的,只有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相信这是事实真相,不
再放在心上了,那就没事。心里什么都没有,真心,只要有一物都是妄心。所以《金刚经
》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佛法也不放在心上。佛法是自性本
有的,放在心上错了,头上安头。世法要舍,佛法也要舍,不舍都是病,舍了之后完全恢
复健康。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3-07 09:00:00
南无阿弥陀佛好文推!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3-07 15:59: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3-08 10:5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