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正果法师:修习止观的理要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11-02 11:50:30
摘自:〈止观讲义〉
正果法师 (1913-1987,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佛教协会会长)
人身是难得的,既得人身,就是得到了最宝贵的所依,能断一切恶法,修习一切善法
,乃至断烦恼证菩提。释迦世尊,在人间成佛。能做出最尊最贵的伟大成就,才不辜负此
一人身。如《大庄严经》说:“离诸难亦难,生于人间难,既得离诸难,应当常精进。”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死的因缘随处皆是,所以说人生无常,有漏皆苦,人身难得易失
。如《摩耶经》说:“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学佛的人
,一切时处,都应思念诸行无常与一切有漏皆苦,对三宝发正信心,立誓要求得到解脱。
解是离缚,脱者自在,离缚就是离掉贪嗔痴三毒烦恼,以及八万四千烦恼的缠缚,于一切
所缘,亦即于所接触的一切事事物物,都能不为其所束缚,起住自由,来去自在,见色闻
声,如石上栽花,如火消冰,不为所染,不为所缚,自由自在,即为无罣、无碍的解脱。
解脱必须具足智慧,特别是需要有无漏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要从禅定生起,所以
说无禅不智,非定不生,无漏慧根,非静不发。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染事》卷十二
说:“若人无定心,即无情序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故摄心一处,心则不散,
便是生起长养功德的丛林,便能发生无漏智慧,能尽苦源,断惑证果。心意散乱片时,就
是烦恼罗刹,永劫不能解脱出离。
世尊在《佛遗教经》里教导说:“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
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
善治堤塘,行此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心既在定,如日
当空,光明遍照万象,所以能知世间一切生灭法相,出生无漏智慧,能尽众苦根本。及能
成就稀有难得的殊胜大事。所以《解脱道论》最初礼敬颂说:“戒定智慧,无上解脱,随
觉此法,有称瞿昙。”
佛弟子的所学,就是戒定慧三学。《杂阿含经》卷三十五说尸婆请问世尊,什么知识
是佛弟子的所学和学习方法?“佛告尸婆,学其所学,故名为学。尸婆白佛,何所学?佛
告尸婆,随时学增上戒学,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增上意学,在玄奘法师和别的译师所
译的经论里称为增上心学。
戒能防非止恶,定能一心不乱,慧能简择性相。戒学是定慧二学的所依,故先说戒学
。增上是顺益义,为胜因义。戒学为增上引生心学,心学为增上引生慧学,慧学为增上引
证菩提涅槃,故三学皆名增上。
在三学中,戒是根本,严持净戒必须做到。持戒为了修习禅定,修定需要心不散乱,
专注一境,到心一境性,发生轻安才能得定。得了初禅根本定,乃至四禅静定,才能引发
有漏无漏智慧。无漏智现前,才能断除烦恼,见修惑尽,才能证得涅槃菩提。因此,在持
戒的同时或之后,应当发愿修定。如果不修禅定,一切智慧功德,皆无法引生。为了解脱
生死,证得三乘菩提涅槃,修习禅定,至为重要。
《圆觉经》说:“辨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觉,皆依禅定生。”菩萨为了
断除人我执烦恼障尽,法我执所知障尽,无障无碍的清净觉智,皆依禅定生起,若无禅定
,清净的觉智,一切都无。
《大宝积经》卷八十六说:“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奉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供养有十种或更多的种类,但以法供养为上。所谓法供养,就是依法教导,如法修行。
满设恒河沙世界的珍宝来供养佛陀,还不如一日中修习寂静的禅定。出家僧人修习禅定的
条件比较具备,所以特别教以修习寂静,不是避掉在家的佛教徒不让修习禅定。
《大宝积经》卷一百十一又说:“佛以禅定力,能灭诸罪垢,为人天导师,到于定彼
岸。”佛陀之所以为人天导师,就是以究竟的已到彼岸的禅定力,无余灭尽了诸罪恶垢缚
的缘故,所以能圆满善巧地教化众生,被众生称之为人天导师。
《大涅槃经》卷二十九说:“比丘若修集,戒定及智慧,当知是不退,亲近大涅槃。
”佛弟子希望证得大般涅槃,必须修习三学。现前的佛弟子,如果能很好地修集三学,就
一定能够不退堕,而亲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大般涅槃。
《大涅槃经》卷三十一又说:“若修习定,则得如是正知正见。若无定者,平地颠墬
。”要得到证得大般涅槃的正知正见,必须修习禅定才有可能,否则在平地上也会颠坠。
造作恶不善法,堕到恶趣中去,所以说平地颠坠。
《解深密经》说:“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一切有
漏相分以为相缚,谓由有漏相分力故,见分心等不能了知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
由无明故便执实有色心等法。即相是缚,故名相缚,即相分上能缚之诸惑,名粗重缚,行
相粗故。总说意者,所缘相分名相缚,能缘见分贪等名粗重缚,谓迷执者要修习止观,方
能得到解脱。梵音名奢摩他,此译名止,体即是定,止怠散乱名之为止。梵音毗钵舍那,
此译为观,体即入定审察诸法名之为观,要解脱二缚,必须精勤修习止观。
《法华经》说:“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自住
于究竟大乘,以禅定智慧十力为庄严,以此自证,化度众生,如果没有禅定,智慧十力等
庄严也就不会有了。佛自住的大乘法,都是以定慧为庄严。
在三学中修习禅定是一个关键,因为持戒不单是为持戒而持戒,是为了修定而持戒。
修定为了发慧,智慧能断烦恼,证得菩提涅槃,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故对于修定,应
发起坚决好乐的誓愿,精勤修习,切不可放逸自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颂说:“
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义是义利,菩
萨修习止观能利益自他,故名大义。如果行为有放逸,就会失掉大义利。对于止观勤正修
行,便能证得大觉而成为人天导师的世尊。修习止观有如此微妙重要,诸佛弟子,切不可
忽视!不前瞻,不后顾,抓着现前一念,急起进修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