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香光庄严:《心经》(22) 有学位的修学-7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10-17 18:18:36
香光庄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http://www.gayamagazine.org/periodical/detail/15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释见谛 编辑
2.4.2.1 有学位的修学
2.4.2.1.3 第三阶段— 修道行者怎么修空性 (2)
为何这样理解呢?因为空中,入空性根本定当中,有色法的话,那就有执著心。所以
没有色法,就等于执著心也没有了,这个意思有含盖在内。所以空中无色,意思是根本定
中没有色法,这就等于没有色法的执著心,或色法的执著心一直会减少。入空性根本定的
力量,色法的执著心完全不见了,故无色、无受、无想,意思是色法的执著心完全无了、
受上面的执著心完全无了、想上面的执著心完全无了。所以,入空性根本定的结果,对色
受想行识—五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
触、无法,到此为十二处。十二处上的执著心也不见了。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从显示来
说有十二个界,间接来说有六个界,故总共十八个界。眼识界到意识界有六个,所依有六
个,能依的心识有六个,所缘的对境有六个,所缘的对境没有讲,但间接来说还是有讲到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显示地讲有十二个,间接隐藏的对境讲有六个,所以总共十八界
。十八界上的执著心也去除。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若是对的话则是无无明,乃至无老
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意思是杂染的十二缘起上的执著心去除,清净的十二缘起
上的执著心也去除。杂染的十二缘起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每一个都讲尽的话,就有无明尽、行尽、识尽、名色尽、六入尽、触尽、受
尽、爱尽、取尽、有尽、生尽、老死尽,这是清净的十二缘起。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意
思是杂染的十二缘起上的执著心也去除。然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意思是去除清净
的十二缘起上的执著心。
无苦集灭道,对四圣谛上的执著心也去除。之后是无智,前面从空中无色一直到四圣
谛,讲的都是去除对境法上的执著。无智则是讲有境,自己根本定本身,根本定上面也没
有执著。自己上的执著心也去除。
无得跟无不得,这二个是动作上面的,我们本身有三个东西,譬如说,我去台北,我
一个,台北一个,去一个。一样,前面对境无色受想行识,从空中无色到四圣谛,这些都
是对境,如我去台北,台北就是对境。无智指的是在我上面的执著心也没有了。得不得为
去的行动上的执著心也没有了。这个行动是什么呢?得是现在有得到的,现在有一个事情
。不得为将来要得到的,也有一些事情。或是我将来永远不要得到,永远远离的,也有一
些事。有一事要作,或现在正在作,或将来要作的,这种所做的行为上一点不执著,这就
是无得无不得,有一点三轮空的意思。以刚才我去台北为例,台北上没有执著,我上面也
不执著,去的动作上面也不执著,整个执著心都去除。
生:《入中论》从见道开始,所缘及行相都一样,修的都是心上的空性。此处从资粮道、
加行道、见道到修道,刚才讲它们是有差别的,譬如说,对色法上行者可以看到色法
无自性,另外,行者在空性的根本定中,除了色法上的空性之外,行者也断除了他对
色法上的执著心。若所缘、行相都一样,为何有这种差别?
师:一个是刚现证,还未串习。修道时一直串习,故力量成长。前面没有串习,时间还没
那么长,只是在现证的阶段,对俱生的执著心根本就没有去除,只去除遍计的执著心
。此处讲的不是说所见的空性有别,他们看的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见道时所看到
的空性,跟修道时所看到的空性都一样。但是串习时间长的结果,后面能不能去除执
着心,那就有差别。
生:整部《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为舍利子讲的,舍利子本身没有到资粮道,应该没有见道
的道理。所以舍利子对于后面讲的空性是不懂的,因此问观自在菩萨这样懂的人。这
部经典是这样产生的吗?
师:没错,平常讲,声闻,会听,会说大乘法,但自己不修。舍利子是从这个角度,他会
请教,把法留下来。当然,舍利子以前当过菩萨,后面退入小乘了。
注:原声音档可至道次世界下载:http://lamrimworld.or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