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律海十门》(61) 五戒兼修六种性戒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9-23 22:34:30
《律海十门讲记》 (61)
智敏上师
乙四 近事兼修性戒所余之六种
“近事兼修性戒所余之六种者
复次,此在家学处,根本五戒之受持习修,是一切妙善之根本,亦是无上正等圆满
菩提完全结摄之最要元素也。此外并当于彼所余之性罪六等,兼修断除。
如经云:应专心殷勤,一不作离间语,并诸分别所摄之事;二不作粗恶语,说柔顺
语,出言悦耳,正直之语;三不作游词绮语,作时语、正语、义语、法语、如理语
、圣谛语、律语、善次语、再三叮嘱语,如是等应能作也;四不作贪心,且于一切
有情,应作无边义利安乐之意;五不作害心,而常被著忍力甲铠,于诸事理,能作
正真观持;六离弃一切邪见之因,颠倒错觉,顺从一切诸佛圣人心意,正见而行,
且非圣人,不作宗崇,如是等应观也。”
把五戒守住,是不是就完了?还不行,还有六个东西要作。
“近事兼修性戒所余之六种”,杀盗婬妄是四个性戒,酒戒是一个遮戒,近事的这五
条戒,做到了是不是就够格了呢?还不行,还有六条性戒要兼修,就是还要学,还要做到

“复次此在家学处、根本五戒之受持习修,是一切妙善之根本,亦是无上正等圆满菩
提完全结摄之最要元素也”,这是总结前面的。前面这五条根本戒能受持、学习、熏修,
是一切妙善的根本,一切善法的根本都在这个五戒上;不但是一切妙善的根本,也是无上
正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完全结摄之最要元素”,就是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的最重要的条件,也在这个五戒上。
没有这个根本的东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得不到的,那么五戒的重要性也就可想
而知。
这么说来,这五条戒很重要,但是还不够,“此外并当于彼所余之性罪六等,兼修断
除”,除了这重要的五条之外,还有六个性罪,也要“兼修”,“断除”它们,也不能做
。哪六个呢?
“如经云:应专心殷勤”,经里边有这个话,要专心殷勤地去做这些事情。
第一,“不作离间语,并诸分别所摄之事”。
“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的话,不要去说。
“诸分别所摄之事”,分别、离间所包含的那些事情,都不要做。就是有关于离间的
那些事情,话也不要说,事也不要做。
第二,“不作粗恶语,说柔顺语,出言悦耳,正直之语”。
粗恶语不要说,不但不要说粗恶语,还要说柔顺语,说的话柔和,顺人家的心;
不要说话都是伤人家心的话,虽然你不是骂人,但是说话都是戳在人家心上,人家听
了感到很难受,好像一刀一刀地,说一句话戳一刀,再说一句话又戳一刀,把心割得....
,听不下去,就发脾气了。
要说柔顺语,要出言悦耳。说的话不是说音乐,我放音乐你耳朵听了好听,“悦耳”
是使人家听得入耳,听起来顺耳朵的、不讨厌的话,不要说那些人家听都不爱听的话。
“正直之语”,就是实实在在的话。
第三,“不作游词绮语”。
“游词”,不正规的黄色的话。
“绮语”,不相干的、无义之语,不要去说。
“作时语”,“时语”前面讲过,这个时候该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正语”,正真的话。
“义语”,有意义的话。
“法语”,顺法的话。
“如理语”,合理的话。
“圣谛语”,合乎四谛、二谛的话。
“律语”,合乎戒的话。
“善次语”,合因明的话、合次第的话。
“再三叮嘱语”,悲心再三叮嘱。不是跟你说一道,管你听懂不听懂,都不管,而是
再三地叮嘱,这是慈悲心的表现。
“如是等应能作也”,就是说,不但不作游词绮语,还要作时语乃至再三叮嘱语,这
样才算够格,你即使不说那些游词绮语,后边好的话不说也不行。坏的不能作,好的要作
,坏的做了是不对,好的不做也不对。
第四,“不作贪心”。那就是还有不贪、不瞋、不痴三个,合起来就是十善,十恶都
不做;前面五条再加上后面的六条,十恶都完了,都不能做。
“不作贪心,且于一切有情,应作无边义利安乐之意”,贪心就是贪他人的东西,把
人家的东西、人家的安乐拿到自己身边来,现在你不但“不作贪心”,而且对一切有情,
要给他作“无边义利安乐”,使他安乐,把好的让给人家。
这个,我们《上师供》里边这一类的话就很多,就是把好的让给人家,坏的回给自己
。一般人就做不到,都是好的留给自己,坏的让给人家。假使散东西,先把坏的都散完,
最好的留给自己,“我自己要”,一般人都会这样做。但也有好的。
昨天一位乐清居士,她要请照片,我们给他们八个人八张照片,我说你欢喜哪一张你
自己挑吧,她说:“我等他们要完了,留下的给我。”这个心很好。一个胖胖的女居士,
发了这个心,不简单。我们出家了,甚至比丘当了好多年,能不能起这个心还成问题呢!
好的东西让给人家挑,挑下来人家不要的东西我来拿,这样子就对了,这个是真正的不贪
心。
第五,“不作害心,而常被著忍力甲铠,于诸事理,能作正真观持。”不但不害人家
,还要忍人家的害。
“常被著忍力甲铠”,“忍”好像我们的盔甲一样,人家来害你,你把盔甲一穿,他
就害不到你。人家来害你,你忍辱,那就是“盔甲”;如果人家害你,你以拳报拳、以脚
报脚,那你就糟了,他固然做了坏事,你也一样做坏事。
丛林里边打架,两个人一起迁单,这是有道理的,人家打你固然不对,但是你还手,
你也是打人,那就一起走,都赶出去,不要了。那么你把“忍力甲铠”穿起来,他打你,
你不报打,骂,不报骂,尽他打、尽他骂,不回嘴、不还手,好,他迁单,你不迁单。
从因果上讲,你更便宜,既修了忍辱,坏事也没有做,还把过去欠他的债也还清了,
对你来说是大大的便宜。但是一般人就做不到,所以说要“常被著忍力甲铠”。
受了五戒,要做那么多事情,你们几个沙弥要注意,五戒不是这五条不做就完了,还
要把这些都做到。回去好好地看,要考的,考你们受了五戒之后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
都要说出来;若说都说不出来,你怎么做呢?那就做不到。
“于诸事理,能作正真观持”,把一切缘起的道理,正真地观清楚、能行持,这样子
照这个去做。
第六,“离弃一切邪见之因,颠倒错觉,顺从一切诸佛圣人心意,正见而行。”
邪见是拨无因果,要把一切邪见的因去掉;邪见是怎么产生的?就是“颠倒错觉”,
由颠倒错觉慢慢产生邪见,“颠倒”就是无常谓常、不净谓净等四个颠倒,有了这四颠倒
、错觉,把事情搞错,慢慢就产生邪见,拨无因果;最大的邪见是断善根的,上品邪见断
善根,这个不是好搞的,善根都被断掉了。
邪见固然不能有,邪见的因也要除掉。不但如此,还要“顺从一切诸佛圣人心意,正
见而行”,顺从一切诸佛、圣者(见道以上的人)的心意,以这样的正见来行持。
就是说,不但不要邪见,邪见的因也不能有,而且还要有符合诸佛、圣者的那些正见
。这个就要学了。什么是邪见之因?什么叫圣人心意?你不学,即使你把这一条背得烂熟
,你也不知道什么是圣人心意、正见在哪里!这本书又是很浓缩的,很多道理都约在这个
文里边,它是便于忆持、叫你记忆的,真正要把它的内涵打开来,那就要学教了。
圣人的心意是什么呢?这要从经教里才能知道。简单地说,就是八正道,合乎戒、合
乎般若的;高深地说,从中观见出来的,没有一个不是正道,都是合理的。那么你没有中
观见,你还没有证到中观见,那从低层次说,就是合戒,符合戒的,都是对的;不合戒的
,都是错的。
我们看《楞严经》五十阴魔,着魔的时候都是破戒,如果你不破戒,就不会着魔;都
是先使你破根本戒,邪婬贪欲,偷偷地作男女贪心的事情。
“师与弟子,俱遭王难”,师和弟子的后果就是遭国家的王法,这是现报,将来的后
报还要厉害,地狱恶鬼畜生,恶趣里受苦报,都是破戒的果报。
所以,从初学来说,只要把这个原则掌握好,与佛说的戒符合的,都是正见,八正道
的见就是符合戒的见。如果高深地说,得了中观见,证了空性之后,一切流露出来的都是
正见;这样流露出来的就是合戒的。
戒就是佛的身口意,从佛的最高的般若、萨婆若海里流出来的佛的身口意,那不会错
的;我们现在还得不到佛的萨婆若海的这个高深的中观正见,只要从戒下手,就不会错。
“且非圣人,不作宗崇,如是等应观也”,那么我们要崇拜哪些人呢?崇拜圣者,佛
、菩萨;假使不是圣者,不要崇拜他。有的人崇拜什么大师、大演出者,等等,这个,我
们是佛教徒,又是出家人,就不要崇拜那些。我们崇拜的是佛菩萨、三宝、圣者。
这六条就是持五戒之后,还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9-23 23:34: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