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以上,已经说明了一切法的差别相和一切法的总相,最后做一个总结,这是澫益大师的总
结: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我们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
透过前面五位百法的差别,能够领悟人无我、法无我的道理,也就是透过百法而生起我空
法空的智慧,趋向涅槃之门─百法明门。
《唯识学》的宗旨,就是解释万法唯识,一切法是我们八识活动所显现的。 假如八识的
活动是善良的,显现出来的果报就是可乐的,假如八识的活动是烦恼的,那么显现出来的
就是不可乐的果报。 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念头的相续,换言之,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呢?
就是刹那刹那的每一个念头,构成我们的生命──生命的相续是由于心念的相续!
关于心识,我们可以从二方面来说,在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当中,分成唯识相跟唯识
性,也就是一切法是由八识所变现,从它的相貌─唯识相来说,可以开展出五位百法─有
为法、无为法,这是它的相貌;从唯识性─八识的体性来说,它就是真如─我空法空的真
如。 所以说:一切法不离开心识─万法唯识,包括了唯识相跟唯识性。 不过,我们看
蕅益大师的总结: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意思是说:我们修学次第
应该要先从唯识相而进入到唯识性, 先把心带回家-天台宗所讲的从假入空
以凡夫的立场,一定要先从有相的境界切入,从假相的境而悟入空性。 为什么呢? 就像
《金刚经》讲: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这是很
现实的问题,须菩提问佛陀说:我现在发了菩提心,想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应该怎么做呢?
佛陀就回答这个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告诉他: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你心中的立足点,不
能依止在色法上、也不能依止在心法上,而是依止无住─我空法空的智慧,而生其心。
换句话说,假设我们刚出家,不修我空观、法空观,虽然也能做一些善业,但是依止这个
我来做善业,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刚出家,不先对治无明,把心中的垃圾先清除掉
你就修善业,慢慢慢慢,随着善业的累积、眷属也多了,你心中这个我也一天一天在增长
我一增长,相应而起我爱、我痴、我见、我慢四大烦恼,你爱着这个我、想保护这个我,
就会引生更多贪瞋痴烦恼,因为你想要保护自我。
因此,一个有福报的人,如果不修我空观,我通常会比一般人大,所谓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有我你很难避免不起烦恼,一个有自我思想的人,贪瞋痴烦恼特别炽盛,
造业就更大了。 所以假设不修我空观,虽然修习一些善业,可以得到一些暂时可乐果报
但容易起烦恼,终究要堕落到三恶道去。
佛陀的意思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不是马上去度众生,一定要先发菩提心,如果不发
菩提心,修我空观、法空观,容易落入到阿罗汉自受用的境界去。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
个是菩提心,第二个就是空正见,调伏现前无明的相续。 我空观修一段时间之后,慢慢
慢慢才能从空出假,这种境界就像忏公师父说的:随缘尽份、尽份随缘。
我们做任何事情,要随缘─随顺众生的因缘,不要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事情。 如果是站
在自我的角度,本来这件事情对众生有利益、对佛法也有利益,但是对我不利,这样做,
就要牺牲自己,这时候你就不愿意去做了。 反之,如果你是以愿力为出发点,这件事对
众生有帮助、对佛法也有帮助,不站在自我的角度考虑,那你会牺牲自己去做。 随缘而
尽份,这个尽份是指愿力─你能尽份、也能够随缘。 就是说你整个运作,是依止你的愿力
这件事情对众生有帮助、对佛法有帮助,你就去做了,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因为无我、
无我所,谁的利益呢?
这样慢慢修,如《金刚经》讲的: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止这样的心情─无我、无我所,完全以愿力来修一切善法
即念念趋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趋向大般涅槃。 所以成佛之道就是──以无我
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
的因地,是这样修来的,就是依止菩提本愿,不要依止我来做善事。 所以说能于五位百法
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在一切有为法当中,能够依止无我、无我所去修一切善法
就能够通向大般涅槃。 三世诸佛因中如是修学,我们也应该随顺诸佛如是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