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大家或一般民众信佛教的目的是什么呢?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23-08-23 15:17:33
※ 引述《todao (心里有数)》之铭言:
其实有一些出世的体悟都是很不错的。刚开始也不必讲太多细节。
这里仍在您的文章后面续貂一点。
首先是关于“前世今生”连续体。
佛教既讲无我,又不落断灭见(人死灯灭论),这个说法确实易让人困扰。
但其实真不要说什么前世今生的,
刚出生婴儿时期的你,在吗?
你有记忆吗?你能说没有那个时期吗?可是它真的有吗?
小时候的你在吗?或许还依稀有点记忆?但摸得着抓得到吗?
当然未来的“你”也不用说了也不知何去。
至于要说当下,当下细拆,每分每秒其实都在变化,
只是我们感觉不够细而已。
因为说“活在当下”很容易有人误解成当下放纵不管过去不管未来,
所以这个熟语得稍稍解释一下。
确实专注关照当下精勤努力,不要在乎过去有啥,是应该的,
也正是“活在当下”的正面解读。
只是缩短的术语容易被误用,所以赘言几句。
再来,
佛教里面会强调有几种“我见”都要被否定,这包括许多大哲学家的见解。
“色是我”“色异我”“色在我中”“我在色中”
第一个否定的就是唯物哲学:
“我就是这堆原子分子细胞腺体神经网络的合体”。
这堆东西并不是不会变的,相反,每分每秒都在变。
当然有些一期不变的DNA编码但也有突变发生。
那么说我不是这身体而是另外的灵魂、
可“我”的感知离了这身体的种种也根本没得说。
(无色界天人是否有细微色身在后来起了争论,姑且不提。)
那好吧,“我”是身体与某些别的东西的结合体,身体是我的一部份?
佛教也否定这看法。
最后说“我”是身体中的某些成份组合,也许不含指甲头发等等?也不是。
同样地“受是我”“受异我”等等也被否定。
(能得知“我”就是因为有感受?或者有异于感受的我?都不是。)
最终是彻底否定五蕴和合的一切,指出这些都只是生灭变化的无常。
但,对于未解脱的个体来说,我执仍然是在的。
我们观察他者,可以一派轻松说生生死死不过就是自然。
可是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乃至自己本身呢?
生命这个负熵系统的秩序是不断破坏其他秩序制造正熵而来,
可是能下定决心中止这个恐怖的执著吗?
这也是因此至少就世俗层面来说,我欣赏赞叹耆那教。
不同于那些教导生命本能教导“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教导“长生”的,
(也无意否定这些:毕竟生命就是这样,发挥生命之美走向超人也是正常)
耆那,“胜己者”,却让生命意志向生命本身提出最深的抗议。
走向这层是真的相当不容易的!
但,这是建立在有你有我有一切的观察之上,见到这一切是必然的悲剧。
有没有超脱之路?
可以试着练习打坐,然后观察自己的呼吸,这很有趣。
依照有部的说法,每一个心念都会产生十大地法,
这当中有三摩地,也就是相对于散乱的专注力。
平常我们都专注在外缘:天变阴了,天上打雷了,身体湿湿黏黏的等等。
但当我们反过来关注“自己”呢?
把主体本身变成一个观察对象一个客体呢?
(这当然不是说自恋照镜子那种,不过那也算一种只是不够细)
观察自己的呼吸,带点想像力,
感觉到氧气进入鼻腔深入到身体各部,产生热能等等,
自己的身体就好像一座大城市,
而空气就像是补给车或货车把一堆物资运送近来。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613.htm
这样去专注在内在,会发现某些不同的视角,不同于平常的“我”的视角。
不过当然光是打坐练呼吸这也是共内外道的也不是佛教独有。
之后还要加上静虑审思(但不是刻意思考)。
这很微妙就先不多说。
只是说,借由某些训练,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逐渐脱离这个“我”。
但之前大陆有个家伙说,他学(南传)禅(他已瞧不起北传)学了半天,
只学到了人格解体。
这是很可笑的。这是他根本不知道修行的目的何在才搞出的蠢事。
首先第一步当然要观察到这个世间的苦与集,
如果只是抱着“我要治疗我的焦虑然后让我变更健康”来学禅,
不知求断烦恼,
结果是生大恐怖自以为人格解离了不想再修了想过平凡人生活了,
这还真是“不惊不怖不畏”的相反,爱乐颠倒梦想而对究竟法惊怖畏了!
最后扯点题外的。
耆那教与佛教本质都是出世间法这当然不用说。
与之相反的当然有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
有出世的说教但都相信要在世上有一定的对应。
这当中,韦伯特别提及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虽未必全合史实,但不妨充作类似理想气体般的理念型来述说。
传统天主教教导人们要安贫,
但基督新教企业家们却在“天命”(calling)的概念下,
自己过着节俭勤朴的生活,却不断努力累积资本以求“荣耀上主”。
这是一种很强大的宗教意志。
虽说真实的历史是个多面体,不像韦伯说的那么单一,
但确实当时创造资本主义与工业时代是有许多这类人物。
不过讽刺的是,如同韦伯后来所说,
这些家伙给后世带来的却是个钢铁的牢笼(iron cage这是英译的杰作)!
另一方面,
先不论幸存者偏差,
我们看到的欧美成功,其实更是大数据下的图样,
背后有多少胆大的失败冒险的腐尸是被遮盖在树荫下的。
这似乎反而体现了某种程度的“无(个体)我”?
不过说由集体意志不顾个体生命而开辟出时代,
或许早在中世纪欧洲,那些骑士就已经在火与剑中不断历练了。
这反而有如印度教所谓的“业瑜伽(karmayoga)”:
生命不可能不造业,从而只能在造业当中完成更高的目标。
但当然印度人未表现出欧美式的刚健,
却仍有其柔韧的力道令欧美有识者不得不佩服。
而大乘菩萨道或许也该有这种精神。
实践中当然会遭遇到许多恶意,嘲讽。
“你信佛还这么贪?”“佛菩萨哪会保佑你!哈哈!”
甚至实践中都必须知道失败的后果,知道要面临自己的末路。
可即使这样还是精勤地走下去,奋发努力直到倒地的那一刻。
这是我对大乘菩萨道的一点想法。
作者: todao (心里有数)   2023-08-23 16:22:00
谢谢,学习了其实我个人不反对后人对佛经进行解释,甚至解释到跟原来佛经教义不同都行,同时希望能讲清楚那是自己的解读,而不是藉佛之名来包装,让后人误以为是真佛经像您这篇就感觉很好,让人有更多启发,谢谢
作者: luciful3 (阿源)   2023-08-23 22:51:00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purue (purue)   2023-08-23 23:11:00
我觉得这都是钻牛角尖到一般人听不懂的说法啦 人体细胞每天都在更迭 每七年完全更新一次 你会说七年后的你不是你吗?舍灵魂说又搞识出来 结果讲的也是差不多的东西 难怪在印度会被印度教吞掉 辩法输就整批被带走
作者: nevenhsu   2023-08-24 00:49:00
楼上为什么这么愤慨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4 01:04:00
不是你 = 无常 = 无所有权。
作者: todao (心里有数)   2023-08-24 01:04:00
n大,人遇到逆境时会难受,所以愤怒也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对p大来说,我们讲的东西因为难以理解,这就是逆境,所以质疑为何不直接按他习惯的灵魂说来走,并为识的概念感到愤怒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4 01:06:00
是你 = 相续 = 有使用权。
作者: todao (心里有数)   2023-08-24 01:07:00
但其实识跟灵魂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像这种情形我会请他重看,能看懂就好,真看不懂也没关系,因缘还没到而已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4 01:08:00
生命 = 无所有权 + 有使用权。
作者: todao (心里有数)   2023-08-24 01:09:00
就我的理解,愤怒跟求助是一体两面的表现,而我帮不了他,我没把握能讲到他懂,所以只能请他重看了
作者: cinss (人在青莲瓣里行。)   2023-08-24 01:49:00
说到愤怒,大家有感觉两版好像常常有版友状态都蛮愤怒的吗感觉火气颇大、在生活中忍很久一触即发之类的XDDDD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4 05:12:00
大概是在修“忍辱”时都只是强压较多,因此学佛必需透过深入经教老实修行落实在生活中,才能得到真实受用。没做到就是还没真懂,遇到境界还会生烦恼,就证明还有执著没放下,真看破没有不放下的。
作者: cinss (人在青莲瓣里行。)   2023-08-24 19:39:00
谢谢n版友立马帮我演示第二种我觉得在板上似乎也很常见的特质XD 就是,大家在提供一些意见(或指点好了)的时候,真的都是自己做得到的状态或真实的心得吗@@还是在讲的时候也有一点在说服自己的味道(?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8-24 21:51:00
有时候一个道理自己已经能体悟,但体悟不等于完全做到。譬如说“照见五蕴皆空”,我已经体悟五蕴是空,但受到无始劫来的习气影响,没办法像观自在菩萨一样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完全应用出来,还行“浅”而已,尽管如此还是会跟别人分享心得,分享的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不断薰陶自己阿赖耶识中的菩提种子,这样一来迟早会有成就的一天。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5 06:25:00
阿弥陀佛,感恩 c菩萨,末学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如何修法布施(?)” 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观机正确,但也不忍佛法被误解为迷信权威,就懂多少说多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8-25 16:09:00
观呼吸,配合楞严经的观音耳根圆通章心法会很加分。是一个证法身的指南了。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6 03:50:00
末学会建议让自己心平静下来再看文章和讨论,越是重要的事就越是不应该心浮气躁。记得老和尚有说过,人有多少种烦恼就有多少种定,有人在某方面较有修为,不代表全部见解就比较正确,理性讨论也是互相成就的必经之路。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23-08-26 10:01:00
南无阿弥陀佛,受教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6 12:38:00
回c大,球评不见得会有球技,这真的是老实话。健身领域博士,不见得身材就能练的非常好。真修行毕竟是硬功夫。以我自身为例,解门到一个程度,会很清楚知道一件事。观念知道了,不得受用。不得受用,因为行门不够力,硬功夫没有基础。网络上多半都是在解门上研讨,行门真的只有自己知道。行门不够力,说得天花乱坠,该怎么生死轮回还是怎么轮回.硬功夫,考验的是自己的习气毛病问题,不容易阿。解门有解门的重要,但时间真的要多花在行门。
作者: chihnan (不染红尘)   2023-08-26 22:30:00
行们跟解门是相辅相成,很多时候,必须行门有到程度了,才有办法理解更深的解门。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8-27 06:26:00
解门是第一步,没有解无法行,行到什么程度唯有自己最清楚解跟行就像文殊、普贤,两个都重要,但是有次第的。
作者: chihnan (不染红尘)   2023-08-27 11:08:00
解而后行而后解而后行...行到更深的地方,见解也会更深常看到很多说得天花乱坠的,实际的行为不忍卒睹,那样就变成只是来佛版“说嘴”而已。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3-08-27 16:19:00
末学听到的是,有人根性适合先放下,有人根性适合先看破,因人而异。即是因材施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