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20-09-29 14:56:18我想简单分清楚我们感知内外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可以区分成二者根识及意识,根识我们
都知道他有点被动,所谓被动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识,只有也只能根据实际情
况反应,眼前如果有什么我们就看到什么,身体真正触到什么,他就忠实的反应,不会妄
加判断。
意识就不同于根识了,意识似乎比较像盲人,他明显无法看见外面根识所看见的,所以感
觉起来意识没办法像根识一般忠实反应,这时候无论根识有无提供讯息,意识可以天马行
空的造作,并且意识明显有真实化、具体化、自性化事物的习惯。怎么说这个习惯?如果
我们将车子的零件组合起来,那么意识就会将这些零件的组成真实化、具体化、自性化-
车子;同样的五蕴也可以很轻易的成为我。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意识在真实化、具体化、自性化的过程提供了“分别心”的基础。你
再回想一下,如果你要生起嗔怒,首先心里必须要有一个对象,好的,意识必须先真实化
、具体化、自性化一个对象,好让接下来的瞋心生起,如果这时候你停下来仔细检查,你
所瞋怒的对象,到底是瞋他的身、还是瞋他的心,或是这个人,还是什么?也许这个瞋心
会自动消失也说不一定,因为瞋心的基础动摇了。
上面这些的说法也许提供我们修习空性的理由,当意识因烦恼无法被调伏时,最好的方式
是摧毁烦恼的基础,意识的这种真实化、具体化、自性化的过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除了
空性之外,其他方式只可能压伏烦恼,但无法根除烦恼,看看我们的心,也许现在他正在
真实化、具体化、自性化某些事物,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