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请教唯识学的问题

楼主: sysp (无极)   2020-09-25 01:19:52
感谢各位大德的回答
让我收获良多
容我再请教第二个问题
平常我们吃饭 睡觉 运动 工作 打这篇文章......的那个“我”
是第六还是第七意识呢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9-25 01:24:00
6.7都是我。6像车子,7像开车的人。所以七又称为意"根"。我执不是车子执著,是开车的人执著。所以一般会定义七才是"我"。吃饭、睡觉、运动,只是你去打卡的地点。钢琴可以弹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曲风,但是音乐 ≠ 钢琴。但音乐依附钢琴而产生。音乐停止了 ≠ 钢琴消失了。二者有这样的味道~《八识规矩颂》有提过一个例子,无想天的众生,前六识都停止活动了,为什么仍然离不开轮回 ?因为第七识并没有改变,所以定功消失,烦恼还是会现行。修行也不是要消灭第七识,就像弹奏难听,钢琴是无辜的。正确使用第七识才是关键。至于如何正确使用,《八识规矩颂》里面有写可去看看。简言之,无我平等。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20-09-25 02:46:00
没有那个吃饭睡觉运动工作打文章的我,第六、第七也不是。为什么非要在无我找一个我?唯识入门的百法明门论,开头就告诉你:一切法无我。没有抓住这个概念,唯识只会被解释成某种常见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9-25 02:56:00
无我也不是断灭。佛与阿罗汉所证的第一义涅槃境界会不会无常退转?凡夫所起的烦恼苦,会不会恒常无法解脱?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9-25 06:18:00
平常这些行为的时候前五识也会作用 然后第六意识主要依前五识的资讯在分别 思考 做各种决定 然后第七分染污跟清净 两种状态 如果是染污 就会有我见 产生我执如果是清净 就没有我见 一般世俗说的人格可能是指人能思考的部份 那还是第六 但是佛法理论上认为思考只是一个第六意识的功能而已 认为这个思考能力是一个人格我是第七在污染状态造成的我这样论述还不完整 都没有讲到第八 现代一点的作品我个人会稍微喜欢一行禅师的心如一亩田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20-09-25 10:10:00
有的人只能接受有烦恼,有涅槃;再进一步的能接受没有实在的烦恼,没有实在的涅槃;更进一步的能接受没有烦恼,没有涅槃。读经要往心里去,否则只是结个法缘种点善根而已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9-25 10:22:00
八识是本识,从本识生起是依他起的我,余七识是转识,转识必定在凡夫位会成为偏计所执的我.由本识转识知道,一切都是识所变现,我们生活在识中,却以为真实,在明明是虚妄中造作各种恶业.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9-25 10:33:00
有的人明明需要楼梯,结果硬要把楼梯拿掉叫人跳上去。无烦恼无涅槃 即是 有烦恼有涅槃。七识最后是转成佛四智之一的平等智。不堕一边,任运自如。不过那是证得者才能受益,非利根还是照步来。见思二惑都空掉不再受害,才有真实利。断惑才是真的,其余高深也好、次第也罢,有惑无惑,惑没断,皆无实益。如果已断惑者,当我没说。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0-09-25 12:05:00
学佛是循序渐进。一开始就讲无我。初学者吓都吓死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9-25 14:12:00
唯识意思是一切都是识所现,"现"就成为我的认识,认识就成遍计所执,意思是会把这个认识当成是实在,所以叫我执.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20-09-25 15:27:00
或许对于地平学会的成员而言,承认地是大圆球真的是很可怕的事吧。科科…最最根本的三法印都说诸法无我,我只看过断我见证圣道的法,没听过持我见证圣道的。难道原 po 或是谁听到诸法无我之后就忽然不会吃饭睡觉运动工作打文章了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9-25 19:22:00
https://reurl.cc/14G6n9两杯水,A杯与B杯。二杯水倒成一杯水。无A,无B,无水 ?转识成智,非断识灭智。水水水~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0-09-25 23:43:00
真相有的不可怕,有的却很残酷。地圆不可怕,地狱很可怕。我执要七地菩萨或四果才能完全断,谈何容易?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9-26 01:37:00
1. https://reurl.cc/R1yAOn 心性本净的传承各有支持。大乘就不用说了,部派在上座部大众部也各有正反意见。2. https://reurl.cc/MdyrXX 上座部百科 : 涅槃是常。(1) 佛陀说“比库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Ud.8.3,译法按《佛法》P26)3.上述经教理论确实有记载,接着从证果圣人角度来判断。(1)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2) 阿姜曼传记,佛陀亲自解说 :‘解脱’对于世俗相对因缘法而言是不可思议的。‘解脱’一如既往地呈现,‘解脱’以其最初本来的状态而存在。...解脱以其最初本来、非因缘所成的状态而存在。==综合上述,无常基本上是针对"有为法"的范畴在讲。而常,是针对无为法"本初非因缘存在"的状态在描述。而无常会犯的错误,在于把 "无为法" 纳入无常描述。而真常会犯的错误,在于把 "有为法" 纳入真常描述。世俗基本上是处在 "有为法" 的认知世界,所以 "无常",就是这世界正确的真理。但在无为法的认知世界,真常才是合理性的描述。而"无为法" 与 "有为法" 是体与相的关系,如 黄金的金性 与 各种打造的黄金器具。描述上是二法,但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常与无常,根本就没有谁才是绝对的正义与邪恶,纯粹看从什么角度立基点去谈,然后判断其合理与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