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各期佛教思想与圣者七世涅槃的关联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6 09:35:01
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
是1,000,000,000个小世界所组成的
所以有1,000,000,000个兜率天
也有1,000,000,000个人间
如果一个修行人经过漫长的阿僧祇劫
好不容易终于走到一生补处菩萨的阶段了
却只能以凡夫身分去1个兜率天
也只能以凡夫身分下生1个人间
这样不是很可惜吗
对众生来说就算有机会报生人间
也只有1/1,000,000,000的机率可以值遇佛世
另外999,999,999个人间该怎么办呢
如果上面的段落你看了觉得很荒谬
觉得很离谱
心里已经想到了无数的论证可以反驳
那你是对的
佛的教化区是(一个)完整的三千大千世界
(是否有其他的三千大千世界有争议)
而南传非常坚持的一件事就是
一个时间点就只能有一位佛
依南传佛教思想
一个时间点就只能有一位佛
而这位即将成佛的一生补处菩萨却只是个凡夫
那么他自然不可能同时出现在1,000,000,000个兜率天
也不可能同时下生在1,000,000,000人间
因为在这些时间点他都只是个凡夫
为什么南传非得要判断一生补处菩萨只是个凡夫呢
这是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就是
証初果见空性后最多七世入涅槃的原则
这个原则其实不是个法律
并不是说你証初果见空性后就有一个法律强迫你入涅槃
而是一个看见实相的人
必定会在七世内断一切烦恼
一个没有烦恼的人
自然不会报生跟烦恼相应的三界
也自然不可能再修菩萨道了
因此初期大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烦恼即菩提
维摩诘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在初期的大乘思想中
证果的人是不能回小向大的
因为他们已经看见空性
必定会在七世内断一切烦恼
因此无法继续留在三界内
也因此不是想不想或可不可以回小向大的问题
而是没有烦恼就自然不会受生三界
自然无法修菩萨道
但我们看到了后期大乘思想
完全不顾证果者七世内断一切烦恼的原理
连不受后有的阿罗汉都可以受后有来修菩萨道
就牴触了初期大乘核心思想烦恼即菩提
而南传思想虽然坚守证果者七世内断一切烦恼的原理
所以到成佛的瞬间时点之前都是绝对的凡夫
不像大乘十地菩萨能同时下生1,000,000,000个小世界
但受限于南传坚持一个时间点只能有一佛
所以其他小世界势必没有一生补处菩萨可以下生成佛
而其他的999,999,999小世界
包含999,999,999个兜率天
都无缘值遇佛世
即使报生人间
也只有1/1,000,000,000的机率能够生在有佛的那个小世界了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26 10:17:00
还有一个说法阿,阿罗汉的有余涅槃只是进入了一个很漫长的灭尽定中,时间到一样得出定受生从头再修菩萨道。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6 10:27:00
对 这个就是后期大乘的说法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27 03:18:00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同理,受后有即不受后有。电视打开 = 电视关起来。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证实这个原理。电视打开 = 萤幕。电视关起来 = 萤幕。萤幕 = 萤幕。受后有是起作用,不受后有是不起作用。什么概念可以说明二者 : 法性。不论后世学者所谓的初期或后期,其实都是在阐述同一观念.入法性,必须透过悲、愿、智。所以大乘发菩提心重要在此.最后证得胜义菩提心(法性)。凡夫轮回有没有离开无为法性 ? 没有。圣者涅槃有没有离开无为法性 ? 没有。若法理如上,关掉的电视,为什么不能够再度开启 ?以上纯属猜测。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10:39:00
这个就是佛教思想的逻辑演化所以能说你这观点完全不是建立在佛法的基础上去推论的吗当然不可能 因为你就是站在佛法的基础上做出的推论至于对不对 就要等我们能够经验到时才知道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27 12:09:00
其实这也不算是演化。因为《维摩诘经》本是讲述不二法门不二即是大乘实相法印。每部大乘经都不会离开这个法印。像般若经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12:38:00
所以最后 五蕴=真我虽然是很可怕的结论就是了但到底是哪一个环境做出了错误的推导但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做出了错误的推导导致后面会得出这种不合基础原理的结论则是我很关心在意的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27 12:51:00
"我",的内涵不一样。凡夫执我的我是指 (生灭有为法)。中道实相,遮执著假我,遮执著偏空。对象执著偏空,语词会用法性真我来遮止。对象执著假有,语词会用空性无我来遮止。前者遮凡夫,后者遮二乘。用意都是开示实相中道。可以查南传涅槃定义 : 常、乐、无我。也是有双遮的内涵在里头。其实这在阿含经也能找到相关经文,不过要花点时间就是。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14:21:00
厉害!双遮这个解释有厉害其实世尊出现之前 就有很多人提出一切皆空了但他们没有得到解脱然后世尊出现之前 就有很多真我、神我的学说但这些人一样没有解脱这就是双遮的可怕之处偏空偏有 都会被无明吃掉(正在看HBO巨齿鲨)只有空有不二的佛法能够真正的破除无明的双重陷阱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27 18:41:00
《别译杂阿含195经》复次阿难。若说有我。即堕常见。若说无我。即堕断见。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以此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上面推文遮凡夫、二乘那边写反了。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27 18:49:00
其实中道也不完美中道论是龙树为了堵住敌对派系的嘴写出来的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18:51:00
这经文...也太直接不在有 不在无 也不在中间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27 18:54:00
中道还是有取有舍舍了有 舍了无 那该取哪边呢 取哪边都还是取 取中间也是取 还是有取有舍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19:02:00
通常这种都会考验完全的放下 例如不在内 不在外 也不在中间有任何执著(包含对正确观点的执著) 都会成为障碍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27 19:05:00
换个角度想,应该没这么难体会。看电视。1.打开电视。2.关掉电视。看电视追剧太入迷。<= 老妈会骂关掉电视。完全不看电视关心时事。<= 朋友会念未免太脱离社会。中道,倒不是要去刻意追寻某种中间思想,而是可以试着去体会,离开空有二边,反而是一种灵活的智慧抉择。又像是,1.过度主动积极投入导致得失心太重,2.完全的被动消极放弃人生。1 = 执著假有。 2 = 执著空灭。对治(1),要讲常保持心灵净空,净化烦恼。对治(2),要讲善用事物因果的功能性,创造更好的未来。空、假、中三者的用法,生活上有点这类的味道,虽然还很粗糙,但多少可嗅到一丝中道的气息。A.萤幕(无为法)。B.萤幕显示的各种软件影像。(有为法)A跟B是一体(不异),但A又不是B。(不一)实相有点类似 A + B。偏一边都不对。因为不可能买没有画面的萤幕,也不可能找到没萤幕的画面~目前对中道理解是这样。纯属猜测。又以游戏来看,凡夫=不会登出。 二乘=直接中离不玩。菩萨 = GM,辅助不会登出的玩家。游戏本身是客观中立的。就像法界法性的作用也是客观。完全看使用者的心态而定。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20:02:00
很好的比喻 因为我也常想这样的问题想积极 又觉得患得患失想脱离 又觉得不可以这样想平衡 又觉得拿捏困难如何同时保持心灵净空,净化烦恼又能善用事物因果的功能性,创造更好的未来真的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27 20:19:00
全放下还是舍 还是偏执不管怎样总是有两头存在中观只能是个态度真正应该是不取两头也不舍两头既非两头亦是两头,才是宇宙的实相这里面有个深奥的地方文字用语难以意会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27 21:52:00
对执著“不执著”也是一种执著不取两头也不舍两头 这个好
作者: lore (lore)   2019-07-31 15:45:00
所以佛陀出生时是凡夫还是已经成佛?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31 21:54:00
这个就真的是南北传完全不同的地方南传-成佛前是凡夫北传-成佛前是已解脱的圣位菩萨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31 23:21:00
所以佛坐在菩提树下时还不如阿罗汉喔?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7-31 23:45:00
根据南传是这样没错连初果都没有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7-31 23:59:00
所以先要定义"阿罗汉"是什么境界有余涅槃的程度在哪不能一句"解脱了"就无敌了其实在那时候乔达多修的都是外道法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8-01 00:09:00
就是如此!直到他成为世尊之前 他就是个寻觅解脱之道的人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1 00:13:00
不一样喔乔达多为何出家的?佛弟子又为何出家的?发心就不一样了同样是解脱道,还是有分积极跟消极的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9-08-01 07: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