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泰国森林派长老Maha Bua的教法

楼主: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2-01 08:40:26
泰国森林派长老玛哈布瓦
Luangta Maha Bua或拼作Boowa
西元1913年生,2011年圆寂,
乃泰国佛教界多数认同的当代阿罗汉。
曾经在西元2002年5月2号讲道时,
忆念当初破无明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三世因果乃至犯五逆的种种之澄明景象
感叹众生因愚痴不认识而落泪(下列影片17分左右)。
https://youtu.be/iI5TQnYcFn8
逐字稿英文翻译可参阅此书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Part 2 (p.69):
https://tinyurl.com/y94fhoyl
阿罗汉何以会落泪的澄清于同年6/17讲道
同书Part 3 (p.85)
影片:https://youtu.be/BS5Gtfd5Reg
此外长老的止禅是用诵念Buddho来定心
类似大乘念佛号,此网页有摘要:
https://tinyurl.com/y9zfvu4g
长老也讲Citta,
那个不生不灭、不变而能觉的心。
跟大乘如来藏也很相似。
不知各位佛友怎么看?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1 11:06:00
如果是指能观所观的能观之心的话,是第六意识,我并不认为是不生不灭。当然跟大乘说的如来藏也不同了。在唯识的发展过程中,对灭尽定仍存有一细心在运作是有共识的,只是这细心究竟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还是第八意识的说法不尽相同就是了。讨论归讨论,在实际上以第六意识来修法,这也没什么争议就是了。另外,止禅稍有一点成就的人,出定后那个轻安仍有作用,心理也不受外界影响,处于如如不动状态,纵使与人争论,心仍不起烦恼(我就明白说,这是我的经验。)如果以我的标准及经验来评论的话,我对此人是否为阿罗汉是非常存疑的。就跟老卢在他书上诉说忍受不了病苦的文字叙述一样,也能判断此人仍有烦恼而妄称成佛止禅出定后的轻安作用从两三天到三个月的说法都有,三个月那种的身轻安据说是从脚底发起,目前也只是听说,但没见过有人亲自说法。
楼主: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2-01 12:26:00
谢谢i大宝贵意见!:)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1 13:01:00
老卢38岁自称成佛,58岁却为病苦所苦并写了《向三本尊祈祷》一文,一个无法做到苦的止息的人,没有漏尽通,不是阿罗汉,还自称成佛,这已经是大妄言了。(老卢著作等身这点佛学常识,他会不懂吗?)https://www.ptt.cc/bbs/Buddha/M.1351606098.A.576.htmlhttps://www.ptt.cc/bbs/Buddha/M.1279099198.A.6F3.html第一篇不对,第二篇才对。顺便嘴一下,老卢在道教界的辈份比我还低,谁叫他喜欢到处认师父,遇到我的话,按辈份得叫我一声师叔。师叔纠正师侄的错误,也是蛮合理的…… XD 行者自我检视自己的内心状态,就知道究竟有没有断绝烦恼?一般人仅能于其言行文字上来猜测而已。我对Luangta Maha Bua仅是猜测而已,外表哭但心理如如不动的话,就不能说是烦恼了。究竟如何?他自己最清楚,再来就是他身旁就时时就近观察的人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4:04:00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1 15:43:00
我有快速地看完摩诃布瓦尊者:《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他是有料的,止禅部分,我还能完全理解。观禅部分就没办法了,有兴趣的人,就循着他的教法试试。我看到中间一部分,他的方法是修观禅累了,就修止禅进入三摩地“让心充电休息”,他的说法是是修观禅的话,心会累(或许观照心因此就会降低了),等心休息得差不多了,再出定再修观禅。他是不是阿罗汉,我不确定。但从禅宗角度的话,我认为他是个已经明心见性的开悟者,应该是没问题。他比一般禅宗说的明心见性的开悟者的程度高出太多了。这是我对他的评价。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龙)   2018-12-01 16:29:00
这其实和修丹道守窍的火候控制异曲同工?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1 16:34:00
楼上,你怎么会扯到这个?我觉得没什么关联性吧?“守窍”是道家丹鼎派术语,白话来说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的穴位(就是指“能量中心”)。但也有人守身外之窍,即身体外环境的一点或一处。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龙)   2018-12-01 16:40:00
因为守窍时也要求有专注和放松两个状态切换,也是一种心识功能的控制训练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1 16:42:00
至于“火候”的意思太多了,不知道你指的是“用意轻重缓急”还是“时间的拿捏”?你讲的意思,就类似武火及文火的概念,但这个例子不太适用。他入三摩地的目的是为了让心快速充电休息,你若是有入三摩地的经验的话,就知道为什么了。所以才会止禅及观禅交互修习,事实上他后续主要是为了修观禅,才入三摩地(修止禅才能快速进入)。如果观照力充足而且能够一直持续的话,他应该会就一直修观禅,而不会修止禅。严格来说,守窍是守人身上的一点或一处,有些门派的标准是守的地方比针头还小。 XD注意力集中在身外一处,通常就不叫守窍了。 [闲聊] 道家西派“凝神于虚空”的功法略述www.ptt.cc/bbs/meditation/M.1263544002.A.550.html道家西派创立至今不到两百年,是道家门派中仍有确实传承的少数著名门派。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2 01:55:00
我早就说了大乘讲的“心”就是南传讲的“法” 只是名字不同而以,南传绝对不会说“法”是虚幻的、不实的那就是证同一个道,结果南传说大乘执自性见,然后大乘说南传执著法,结果都是张飞打岳飞。然后就一堆徒子徒子跟着批判 你们都是执自性见 你们都有法执长老讲的就是心最原始的状态 即清净光明心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 只是强名为“心”而以
作者: yaqqq (^^)   2018-12-03 16:13:00
文章很棒 推文很有趣 XDD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3 21:38:00
真正有意义的光是无论你是否静坐或练气功都时时能看到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3 21:45:00
修行到最后本来就要有这个能力 就是随时可以入觉照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3 22:19:00
也就是说你在平常状态就能看到光了,这藏密也有提到。如果要强调光的话,就这种光比较有意义。但不是因为看到光,就代表你有什么成就。而是你已经有相当地成就,又时时看到光的话,这种光才有意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4 00:10:00
第一步是这样,随时可以觉照。第二步还要可以变化所以真言宗的光明真言怎么讲:不空光明遍照!大手印!莲花珍宝!火焰!请进行 就是说不但看到,还要时时融入,还要可以变成火、变成莲花。“心”要有这种“万法”的变动、作用 才算真正的成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