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禅定 与 烦恼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11-28 13:02:42
→ nmamtb: 累劫的烦恼习气,让真心本性透露出来。一齐加油喔! 11/28 05:02
推 ilanese: 佛教的重点不在去追求真心假心,而是乐受、苦受及不苦不 11/28 09:50
→ ilanese: 乐受(受蕴)→生起各种烦恼(行蕴),在受蕴发起后,能 11/28 09:50
→ ilanese: 够不生烦恼才是真正重点。 11/28 09:50
推 ilanese: 止禅能暂时降伏烦恼,这外道也能证之,我是证到了;至观 11/28 09:55
→ ilanese: 禅能够永远断绝烦恼这件事,就由佛门弟子去证了,因为我 11/28 09:55
→ ilanese: 对这部分有很大的怀疑。
您修到有一定程度 才有半法以止禅 暂时伏烦恼
那有些东西 还是需要查证一下 就是五蕴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暂时伏烦恼 那烦恼种子呢? 是否能观察到
修行人不能满足于此 要仔细观察
如果没有烦恼 就先观察那个没有烦恼的心 有一天你会看到 还有很多埋在深处!
生起各种烦恼过程 种子是识蕴 经由行蕴萌发 再由受蕴感受 把这整个过程 看清楚
并且不受所染!
不是不生烦恼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是念头大把起 心却不受染
但一开始就只是把五蕴看熟 佛法贵在一心专注 最好先练习看其中一蕴就好
当一蕴成了 再练习其它的都自然成!
观禅如果指的是观心 那必需24小时 完全不迷失 才能永不受染
因为脱离轮回 没有分白天或晚上的!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1-28 13:32:00
烦恼的产生:色→识→想→受→行(《成实论》的说法)。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11-28 13:51:00
色(人的身体)-识(身体感官对外界资讯的知觉)-想(头脑思考分析汇整过去生活经验)-受(经由知觉及思考后产生感受情绪)-行(受到感受情绪影响产生实行某事的意志)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1-28 16:09:00
补充:色受想行识,这种排法是五蕴粗细的顺序。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1-28 19:11:00
烦恼的产生是对色,受,想,行,识,产生执著,顺意起贪,逆意起嗔.并非烦恼在五蕴中.而是对五蕴没有正确的认识,以为是我的五蕴.才产生烦恼.所以四念处,观身受心法,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就是在破除烦恼这还需要加上定的力量,光只有慧学,是无法断除我执.行菩萨道会说,不修深定不断烦恼,如果断了烦恼涅槃解脱,没足够的悲心,不容易回小向大.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8-11-28 23:24:00
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一样可以成佛。慧解脱阿罗汉,佛陀也是认可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