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色界初禅“有觉有观”的相关解读 (1)

楼主: Sorge (白愁)   2018-09-22 17:25:45
因为我隐约觉得, 目前较为流通的一些佛学辞典和翻译注疏,
对于色界初禅的内涵说明,
以及当中“有觉有观”(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一句话的解释,
还有可以重新检讨的可能, 所以我找了一些不常被人注意到的“经典”文献,
作为依据, 将相关的解读线索, 铺写于后。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09-22 17:34:00
推研究精神,自己觉得哪个ok就采取就好,只要不离公约数太远不要讲初禅,还有一些故事什么的也是各种版本连十二因缘也分很多种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9-22 20:43:00
初襌定力浅,会被外境影响,心会起分别,分别就是寻伺,虽然会受到影响,但不会作意,让心离开所缘,所以仍是心一境性这中间要了解,分别有三种,自性分别,随念和计度.这里是说随念分别.还有,自性和计度会渐渐没有.所以才会说在襌定中,是无法做思考.无法思考,要怎么做慧观这就要靠随念分别,只是概念性的观.
楼主: Sorge (白愁)   2018-09-23 00:53:00
俱舍论我会再慢慢仔细读的 :)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09-23 15:20:00
如果是道家修练自然无为法门的高手,因为不采止禅的方式,应该有可能入无“心一境性”的色界初禅。修练止禅法门至念头极少时,再舍掉止禅法门不用,然后入色界初禅,也有可能入无“心一境性”的色界初禅。入色界初禅之后,再舍掉止禅法门不用,就不会有“心一境性”的禅支了。 能舍心一境性的重点,在于身轻安发起之后,无须止禅止门                        法门就能自然而然地不起杂念。 入色界初禅,把心一境性舍掉之后,只剩那能观之心,而所观之念,由于轻安之故,自然并不发起。就我看元音老人及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他们是倾向这就是开悟、明心见性了,相当道家丹鼎派说的金液还丹。你去看拙火瑜伽的著作描述四喜四空也差不多是类似的东西(但不要看男女双修派的观点,因为他们把红菩提认为是女性的经血,白菩提是男性的精液。)基本上,这是大多数有修练法门各家各派的共同境界,之后由于修练哲学、体系及方法的不同,后面会非常分歧,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一、佛门的人会转为修观禅。二、佛门有的人会转为修止禅。三、道门欲修阳神或修阴神的人,可能循着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等等流程去练气化神。四、道门不修出神的人,之后各派的方法又不同了。总之,很难讲谁对谁错,毕竟也没人有能耐通通都修过一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