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修行 但不持戒 痛苦缠身 的 实案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07 09:20:59
敝人所说 为真实事蹟 无有欺骗 于佛前发誓
前言: 智慧者 谨守戒律 视戒律为释佛
愚痴者 放纵戒律 视戒律为约束
敝人亲见此人
目前正在承受苦痛 耳朵失聪了 无法走动 全身冷热煎熬
医院验血查不出病情 脑袋晕沉部份亲戚认不得
在以前 他是一位精进的修行者 佛号百万遍 时时读经
将入眠时见佛 入眠后偶有白光遍满
相应密法 能使遗失物复得 使恶人难受 保护居家财物
但因其嗔性不除 时有怒气难消(嗔) 言不柔和宽解(痴) 自满修行成就(慢)
有时杀害蟑螂 亦觉为民除害 无所谓
敝人曾劝 应当持戒 谨言慎行 言语柔和 无论财施法施 多行布施 勿稍娇矜
小心轮回 但全然不以为意 认为修行人不犯五戒即可 认为轮回只是心中的幻梦
说敝人把轮回看太真了
因不持戒 积累恶业 现身体受极大痛苦 轮回恶业 亲受体验
即使佛号百万 亦只是有福德而已
不观自心 难消恶业 不谨言慎行 受报的只会是自己
不要以为自己有了 初修体验 就此自满 与人诤言 动用嗔心
望各位 持守戒律 由南传基本法典起修 观察自心
祝成就!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07 12:31:00
我认为你说的东西与南传无关,比较偏大乘。而跟你认知不同的,喻为愚痴者且入轮回,而且你到底是如何定义戒律的,可以分享定与慧的体悟吗?另外,区公所在各社区实施喷药作业,成千上万蟑螂死于药剂,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业谁来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09-07 12:35:00
只言见性不言作业。这是达摩说的,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戒律就是维持觉知,业力自然解脱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9-07 12:57:00
我们就算是行善,也是有漏的善业,或有漏功德.因为我们没有和无我,或无为法相应.就像梁武帝和达摩的故事一样.但就算是有漏善,仍然还是善,还是会有可乐之报.三学最终能向于解脱,这才是三学的目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09-07 13:06:00
三轮体空的原理就是这样,我这几年资助一些困难的人也大约有上百万了,你问我有什么善业或果报吗? 其实也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缘份到了,“钱”也不是“我”的当下有感动就捐出去了。也不觉得自己在做善事,就真的是随顺缘觉。所以我一直对那种强调自己做很多善事或守很多戒的人存有疑虑,为什么你们这么在意这些行为?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9-07 13:16:00
戒本来的意思,叫做好的习惯,所以B大你是有好习惯的人,守戒对你来讲很自然.但最好再把部派的善恶心所法背下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09-07 15:18:00
是没错,像达摩讲的未见性前勿作业,见性之后只需觉
作者: valenci (birdy)   2018-09-07 16:30:00
不喜欢这种不持戒会有恶报的说法。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8-09-07 20:30:00
这篇说法太拢统也很低级,很多神棍都用这招骗妹子上床~原PO这案例的嗔痴慢都来自修行,不修就没事了~~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09-07 22:03:00
赞叹BRIANE大菩萨无我布施大善行。不过要稍微注意一下,台湾社会有很多有心人士会利用善心敛财,布施给这种恶人只会助长他们为恶的气焰。大愿法师说,对净信的佛弟子来说,真正的恶是五盖,持守五戒是很正常不过的,并不会觉得不自在或是绑手绑脚的。小弟很敬佩Brian兄,感觉您是一位净信的在家居士。连鬼神天人都会尊敬您的。
作者: ywchenz (ywchenz)   2018-09-07 22:50:00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07 23:10:00
sleep: 不修就没事了 完全正确! 有时不修比有修好!有时 行行善 不随便发脾气 都比有修好!!!神棍的确很多 但有能力的人 他就是有能力!卡尔: 我不该误犯这种蠢行 就是我不相信的事都是骗局!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09-08 12:52:00
说的很好 真正的戒律之王就是龙树说的 维持觉知也就是达摩说的“只言见性”,时时安住于觉性当中
作者: valenci (birdy)   2018-09-08 14:16:00
哇!为什么不修就没事?人生在世?那持戒修行就保无事?那持了戒后仍有贪嗔痴慢呢?上面说的是“人生在世岂能无事?”不持戒不修行反而没事这种说法太恐怖了。所以不持戒就不要修反而担保无事这样?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9-08 17:06:00
V大,戒只是压制粗重的烦恼,好处是守戒的人不会造重业.有戒为基础才能修定压制细微烦恼,有定为基础,才可能断除烦恼,进而解脱.所以戒定慧三学是一切法门的基础.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09 00:30:00
for soul -> very good answer!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0 10:32:00
戒的作用是防护未见道且未证果的修行人戒的毁坏必定会对未来的修行之路产生障碍,这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忏悔(除障)法门很重要,对一个初入修行的生手(即使是熟手)来说,也不能保证在一天之内不管醒著或睡着的念头都不犯戒八正道是一个修行的基本门槛,但是未遇佛在世指导修行,因此出现很多大菩萨与大阿罗汉告诉我们一些达到入门的基本手段(比如说持戒,除障,忏悔等法门),这些都是为了利乐后学在五浊恶世中建立修行基础的基本手段我个人觉得,整个核心在心念稳定的清静力以及念念分明的觉察力;而持戒就是很好的练习开始,找出心念动摇的界线开始针对这样的界线训练对心念的掌握力以培养控制力这样才有机会在禅修中发现更广的生命视野透过提升过后的生命视野,开始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不同的诠释角度,当这样的角度能够圆满的诠释生活中的人事物时,应该就是所谓的智慧吧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10 14:00:00
大推!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0 19:24:00
不管睡觉或醒著念头都不犯戒,你知道吗?对自己又严又紧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也一定很高,有时犯错所带来的苦,都能成为一个人提升的契机,放松点,宗教是为了使人更平静安详的存在,不放松的人,打坐50年都没用,有空去看看印度古鲁吉的影片,智者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0 20:22:00
慈悲心的修习对有基础且想要提升的修行人就变得很重要。面对过光明的人,会了解由障碍所生的黑暗。况且“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我认为“你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是你身心的投影”。心念的紧张或放松都不能解决犯戒的问题,关键还是在培养觉察力以及追求解脱的决心强弱,应该可以说是推动整个修行的基础力量来源。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10 21:29:00
法句经的不放逸品 很适合喜欢放逸的人自我检讨莫耽溺放逸。莫嗜爱欲乐。警觉修定者,始得大安乐。智者常坚忍,勇猛修禅定。解脱得安隐,证无上涅槃。放逸中无逸,如众睡独醒。智者如骏驰,驽骀所不及。摩伽以无逸,得为诸天主。无逸人所赞,放逸为人诃。成就诸戒行,住于不放逸,正智解脱者,魔不知所趣。我帮R大说:修行要24小时持戒 好累喔 做人轻松点我帮R大说:放下戒律的约束 皆不执著 才是修行于是这么理解原来有人一直要我们轻松点是和释佛法教相反若住于放逸,爱增如蔓萝。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修定莫放逸,心莫惑于欲!莫待吞铁丸,烧然乃苦号!看来修行真的要小心再小心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0 22:44:00
没人说慈悲心不重要,但不表示你没有丑陋的一面,要接受并且让自己善良,那是一种选择,没人生下来就是圣人,你会一直强调的事本身就有另一面,我们处在一个对比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只有光,没人看过黑暗,也没有黑暗的概念,你还需要去强调光明面吗?另外,到底,到底谁犯了戒?谁不守戒律?谁受戒又不守戒?放松不是放逸,放松是让你的头脑,你的二元思考模式沉淀,在静谧中去觉受。
作者: a10156023 (voodoo)   2018-09-10 22:58:00
请问这种戒律上的执著也算被“住”了吗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11 08:09:00
在静谧中去觉受 是受蕴 和解脱的修行一点关系也没有二元思考模式并不会 放松觉受而消失 它如无明 深至极处平时若不严谨地修持四念住 想要二元消失 那是幻想圆觉经: 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入三摩地~~~ 这就是谨慎24小时修持您的说法 80%是与释佛法教不同的 看似一样 行之相违喜欢哈啦 不谨慎修心!!!修行必择那谨謓之人为友 欲离轮回道 迷惑万千 谨慎再三您就好好放松你的 推文您也放松一下别太执著 哈哈哈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1 09:13:00
原来这样就能让你开心阿,那也不错,祝福你。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11 09:45:00
并不会! 除非您能持戒 解脱! 但谢谢祝福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1 11:50:00
戒从来都是面向自己内心对自己检验的要求,凡人必定都有不善与不圆满的一面(我也是,感觉还满多的),但这不代表因为自己不圆满就放弃持戒,重点是你今天比昨天好,甚至一点点任何的起心动念比过去进步(当然只有自己知道),我自己觉得这就是很不错的进步),当然也会有退步,这时候就要靠持续的除障或忏门方式,让自己这方面不良习气降低或是在面对恶缘受挑衅即将爆发或将知道爆发之前隐忍脱离,很多时候负面的情绪只是自己的不满重复堆叠累积所产生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控制不住就会爆发成为行为在面对过去多生多世所累积的宿习,一次就成功应该没有那样容易,所以才要反复练习训练自己对心念的掌控力回a大,戒是修行之基础,是好的,反过来说,如果不靠戒,修行将何以为依呢?有些人说可以不靠戒? 老实说,我没有看过哪个这样说的人而能有所成就的四正勤可为参考:恶已生令断,恶未生令不生,善未生令生,善已生令增长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1 12:44:00
我就想反问,我有什么地方犯了戒?我的所做所为有哪里出了问题,依你对我的了解。不谨慎修心?你有在观察我的生活方式?百分之80非释佛的教导,喜欢哈拉........嗯,这个嘛,我用了许多法师在讲解杂阿含时,用佛法来延伸至世间生活中修行的种种观念,我只是没有指出此为法师的开示,于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佛法,没有经文出处,跟我理解的佛法不同等等,我只能说,人生多有苦难,看尽人生百态其实对建立修行根基是有帮助的,因为那有助于理解力与同理心,听闻法师开示时,很容易理解个中道理,对经文内含也比较不会产生误解。而我们生为凡人就有人性,光明黑暗并存,会贪婪生气正常的,不必压抑不必禁锢,你只需要知道它升起了,这就是一种觉察,找出这些情绪的根源,想想它们最终导致的结果,你需要经历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你不经历,一切仅止于理论。用教条来压抑自己,人生就需要很多面具,并且在其他地方找出口发泄,去看看fb的靠北奥客社团你就懂了,这是个很可怕的蝴蝶效应,学了佛法,让你有机会面对与处理情绪,就不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周遭的人。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1 15:25:00
需要强调的是压抑和禁锢和戒的本意不同理论和实际每个人也有不同经验,使用理论的好处是让人可以透过已知的佛法知识来探索超过目前认知的范围真正把戒持下去,就会知道,把戒当成规范,对修行者来说并不正确基本上,我的言论并非针对个人,而是自己的经验与感想\外部我也经历过把戒当成限制或规范的心态,这时候会很痛苦,也会把心绷得很紧,看外面的人事物总觉得不合己意,那是因为在持戒的时候,面对戒的态度不一样,我们把戒当成规范因此不自觉会由这种规范的角度当成观察外界的标准我后来重新调整就会发这个问题在于,对戒的基础认识不完整, 慈悲心不足, 以及定力与觉察力的不够,找到这些问题后,重新调整,或许就会和我有同样的看法戒是在保护修行人的角度,戒不是规范,而是一种律己的态度,加上慈悲心后,就会变得对他人比较宽厚了慈悲心的修习,我也只是很普通的初习者,但是我觉得这真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9-11 15:44:00
so so good 不能再给楼上更多同意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1 15:44:00
得对想要提升的修行人非常有帮助,当心念视野由内开始朝外时,慈悲心的修习就是一个很好的由外向内的观察方法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1 16:12:00
会不断强调的东西是你认为他人有不足,但重点就在,为什么你认为你了解别人的现况,什么样的心态会让你以打分数,教学评论的姿态存在?难道那么多人的质疑都无法让你反思自己吗?赶紧归零,去某个道场找个师父学吧!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1 16:23:00
哈哈~ 刚好相反耶,我这是个人想法啦,别对号入座啊我也没有办法教别人啊,如果你觉得我是在教人,可能你对于别人的意见有带有评论法不习惯吧光是靠别人的见解来推论人或说服人,这样是否会有说服力可能也有值得讨论之处心绷太紧,松一下吧公开论坛本来就是让所有参与者可以各尽其言,各抒其想若细观r大你的思维角度,好像似乎偏向权威教育者的角度不过这是你所选择的表达方式,我没有意见就是了外在的世界完全反映出内在的心态,毫厘不差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1 18:38:00
以上是对F说的内容,至于你是不是.....就......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09-11 18:52:00
后面回复的内容是根据r大的回应所产生的想法...就随意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09-11 18:56:00
心绷太紧倒不会,我就单纯在骂人而已,紫霞~哦?犯什么戒?修行者跟众生....又在分类,青霞~我说我是来骂人的那一句你就深信不疑?要暗讽他人何须用仙子的名字?真修者身心自然而然的柔软,智者不用刻意谨言慎行,你也不用老是要少上或不再回应的宣言,凡事给自己一点余地。当你在回复这一段的时候,有没有同时在观心呢?当时的心念为何?我也被你称赞过阿,但感觉很不好,其他人的感觉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是赞叹而是称赞?我是你的学生还是徒弟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