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出家人 该如何受用 他人的施食(供养)

楼主: kevinsilver (Awareness)   2018-06-22 00:33:26
※ [本文转录自 Buddhism 看板 #1RAzDBFI ]
作者: kevinsilver (Awareness)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出家人 该如何受用 他人的施食(供养)
时间: Fri Jun 22 00:33:12 2018
如何受用施食
 
 
 
节录自帕奥禅师 去尘除垢:
 
四、饮食适量
在《中部.一切漏经》里,佛陀如此说:
“他如何适量地饮食?
于此,比丘在如理地思惟之后才饮食:
不是为了玩乐、
不是为了麻醉、
不是为了魅力、
不是为了装饰身体,
而只是为了维持与延续这色身,
为了去除身体的苦难,
为了帮助修习清净的梵行,
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饥饿的旧苦,
并且不引发过饱的新苦,
我将得以继续无过且安稳舒适地存活。’”
 
 
 
节录自中部 第二经 一切烦恼经 :
 
如理省察而受用施食:
不为了享乐,
不为了陶醉,
不为了好身材,
不为了庄严,
只为了这个身体的存续、生存,
为了止息伤害,
为了资助梵行。
这样,我将击退之前的感受,
不激起新的感受,
健康、无过失,安乐住。
 
 
 
节录自 清净道论 第一 说戒品
 
如理决择,受用团食,
不为嬉戏,
不为骄慢,
不为装饰,
不为庄严,
仅为此身住续维持,
为止害,
为助梵行,
如是思维:“我乃以此令灭旧受(之苦),
不起新受(之苦);
我将存命、无过、安住”。
 
“团食”即指各种食物。
由于彼比丘的行乞而一团一团的落在钵内的各种食物为团食,
或一团团的降落故为团食,即指从各处所受的施食。
 
“不为嬉戏” ,不像乡村的孩子那样专为嬉戏游玩。
 
“不为装饰”,不像宫女、妓女等为的需要装饰,需要其肢体的丰满艳丽,
 
“不为庄严”,不像优人舞女那样为著皮肤的色泽光润美丽。
 
进一层说,
“不为嬉戏”,是舍断痴的近因。
“不为骄慢”,是舍断瞋的近因。
“不为装饰,不为庄严”,是舍断贪欲的近因。又
“不为嬉戏,不为骄慢”,是阻止生起自己的结缠。
“不为装饰,不为庄严”,是阻止他人的结缠生起。
这四句亦可说为弃舍沉溺于欲乐及不如理的行道。
 
“此身”,即此四大种(地水火风)所成的色身。
“住续”,是使其继续存在之意。
“维持” 是不断的活动或长时存续之意。因彼(比丘)受用食物以住续及持其身体,犹
如老屋之主(以支柱)支持其屋,或如车主涂油于车轴一样,并非为嬉戏,为骄慢,为装
饰,为庄严的。且住续与命根同义,所以为此身住续维持,亦可以说为使此身的命根继续
存在。
“为止害”,这里的“害”是为饥饿所恼害。比丘受用食物以除饥饿,犹如敷药于疮伤之
处和对治寒暑等一样。“为助梵行”,是为助益全佛教的梵行及道的梵行。于是行道者之
受用食物,是为借助体力而勤修于三学(戒定慧),以渡有的沙漠,或者为了勤修梵行而
受用食物,犹如为渡沙漠(绝粮)的人而食其子之肉,如渡河者以筏,渡海者用船一样。
 
“我乃以此令灭旧受,不起新受” ,是说他这样想:“我现在受用这种食物, 为令除灭
旧受的饥饿之苦,并不由于无限的食下去而生起新的苦受,不像食之过多而借助他人之手
拉他起立,食之鼓腹以致不能穿衣,食之过多而跌卧在那里,食之充满至颈能为乌鸦啄取
,食至呕吐而犹食的任何一种婆罗门那样,我实如病者用药一样。”或者现在因不适当及
无限量的饮食所生起的苦痛是由于宿业之缘,故常“旧受”;我今以适当及适量之食,灭
彼旧受之缘,而除旧受之苦。由于现在作不适当受用所积聚的业,将产生未来的新受之苦
,故名“新受”;我今以适当的受用,则新受的根本不再生起,而新受的苦痛也不生了。
当知这也是这里的意思。以上一句是显示采取适当的受用,舍断沉溺于苦行,不离于法乐

 
“我将存命” ,是他在受用食物之时作如是想:以有益适量的受用,则无断绝命根及破
坏威仪的危险,所以我的身体将依食物而生存,犹如长病之人而受用医药一样。
 
“无过,安住”,由于避去不适当的遍求领取及食用故“无过”;由于适量的食用故“安
住”。或无无因不适当及无的食缘而发生的不愉快、欲睡、呵欠伸腰、为识者所呵责等的
过失为“无过”;由于适当适量的食缘而增长其身力为“安住”。或者避免随其意欲而食
之满腹,或弃横卧之乐、辗转侧卧之乐、睡眠之乐等为“无过”;由于少食四五口(不过
饱),使四威仪相应而行道为“安住”。故我受用食物。正如这样说:
 
少食四五口,
汝即当饮水,
勤修习比丘,
实足以安住。
 
这(存命、无过、安住三句)是说明中道为(食的)根本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