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马哈希尊者对大乘佛教极乐世界的观点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8-01-24 19:00:30
马哈希尊者《帝释所问经》讲记(节录)
The Questions of Sakka
陈怡如等中译
大越法师等审校
p.77
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
目前现存世界有四个伟大的宗教,它们的不同是因为各宗教信徒之间不同的性情和截然不同
的观点。佛教有两大传统:大乘佛教(Mahāyana)和上座部佛教 Theravāda),超过两千
年来各有不同观点。这是因为两个传统的信徒不同的倾向。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诲,是所有众生只有在成就佛果才能完全免于轮回之苦。作为一个阿罗汉
或独觉佛(paccekabuddha)并不表示完全解脱。在成为佛陀之后,大乘佛教徒不会独自进
入涅槃,他只与其他众生一同享受涅槃的寂静,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众生也成佛之时。
这是对自我主义的间接否认,但这种观点颇为站不住脚,因为,假如佛陀们推迟他们的般涅
槃,以等待所有众生都成佛,他们要如何、在哪里生活这么久?昆虫和其他低等生命何其多
,难道佛陀们要等待而受老、病、死之苦,直到最低的生命也解脱?这观点不太合理,然而
它还是因为适合一些人的性情而被接受。
它与上座部佛教的教义不同,上座部佛教是基于
p.78
巴利三藏(Pali Canon)中佛陀教诲的正法。根据这观点,达到圣道最后阶段的行者,有些
人向往作为佛陀的声闻弟子,在阿罗汉般涅槃时,导致再生的名法与色法的运作程序止息了
,所以他们的轮回之苦到了终点。他们不必等任何人,也不可能这样做。这也是独觉佛和正
等正觉者(Sammāsambuddha,正遍知、三藐三菩陀)的命运。这观点是颇为合理的。
大乘佛教徒以极乐世界等同于涅槃。他们描述那是天堂,并说:在那里的所有众生成佛之后
,将在此世界里永远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恒的快乐。极乐世界与那些相信生命永恒
而赞颂的天堂没有很重大的不同。这信仰很可能是基于那些想宣扬常见的佛教徒的著作。
后来,许多大乘佛教派系产生了,那也是基于他们信徒的不同性情。
.....................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8-01-24 19:55:00
密中密...orz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01-24 20:00:00
大乘也有依派系分一些成是三乘解脱同证或不同证的极乐世界的论点就更多种类的解释了...有说那就是涅槃地也有说只是修行地...以大乘系统的理解来说极乐世界也依空性建立不该被视为常见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8-01-24 20:18:00
所以马哈希尊者说极乐世界与天堂"没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就算当作修行地 但是免除了生老病死-这倒很明确是版上网友们承认的 所以网友才说这就是成佛保证班待在极乐世界后修行 完全不用担心老病死轮回到恶道~大家是否避称此为"天堂Beta版" 就纯粹是言词游戏了~免除了老病死-这.......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01-24 20:47:00
有没有空性(无常无我)的见解是大的还是小的不同?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8-01-24 20:52:00
极乐世界有:常乐我净 的实质-虽然形式上也谈空性观~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01-24 21:05:00
大乘理论来说当体即空 所以空性不碍建立极乐世界不过六祖说言下不相应时要合掌 小弟说完了 跟您合十后续不回复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8-01-24 23:15:00
阿弥陀佛最后都会入涅槃,怎可能其他极乐众生不会死亡观音菩萨最后也入涅槃离开,怎样推论都知道极乐世界也是一个无常的地方,一样成住坏空以为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了脱生死,真的是误解很深
作者: yogi (Yogi)   2018-01-25 00:06:00
楼上..“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所以以上“无量”二字何解?还是有限量会死亡的囉?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8-01-25 00:16:00
既然无量为何涅槃?您如何解为何连观音接位弥陀之后也会涅槃离开?连大势致菩萨一样也会涅槃离开极乐世界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8-01-25 00:20:00
哇 我插楼了~我往下重新调整我补充的位置好了...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8-01-25 00:22:00
c大,是没有关系,毕竟极乐世界会死亡一事,很多西方净土宗不敢面对这是真的。世尊也直说无法计数,但没说不会死亡无法计数,只是现有单位无法度量到,实际上还是有尽头,死亡时候所以更应该把握现在就修行,而不是去乌托邦才是修行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连弥陀都会如涅槃,也不是一个究竟的地方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8-01-25 00:29:00
星云法师在佛光山官网也讲了弥勒净土比弥陀净土容易弥陀净土会拖很久--而且重点是 立志去极乐世界者不太会如您说的现在努力修行--因为大乘某些法师就曾在宣教时要大家放心 在边地慢慢熬 熬到阿弥陀佛都"报身"涅槃(按 但法身不会涅槃啊)不再教学以后 会由观世音佛接棒教学 那些熬到观世音佛也涅槃的莲苞中的慢速者 还有大势至佛可以等他们--所以这类人恐怕不会想早点精进....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8-01-25 00:40:00
若有心向佛,也的确应该立刻就修行,而非等待莲花苞漫长的酝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01-25 01:07:00
的确阿罗汉以上就可以不再受轮回之苦 而菩萨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来。 这一点小乘说的没有错 阿罗汉就可以自已决定要入灭了 阿弥陀佛跟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些问题存在就是 阿弥陀佛指的是无量寿 无量光 其实指的就是觉性之光的本质 法身指的也是心的理法之身 就像永嘉玄觉说的“法身觉了无一物” 谈的都是空性 为什么会突然有西方世界? 可能是一种方便引导的法门 净土指的应该是觉性清净无碍的状态 能除一切苦难 故称为净土不过十方虚空的实际存在状态 一般只有大乘在谈比方说维摩诘经中 维摩诘可以化身去香积国要香积饭这个就是觉照达到照见十方的层次 大乘谈的很多是这个层次的东西 小乘比较偏向当世解脱 不一定能有足够的觉照去照见这些虚空层次的存在所以到底有没有西方世界存在 马哈希可能也无法照见只是说他讲的“永恒的快乐”这种“我常”的见解是可以讨论的 或许入灭太难被理解 所以用“永恒极乐”来取代好引导人来修行,即所谓“先以欲勾引,后令入佛智”而且小乘的阿姜曼自传中提到 他开悟后有很多的阿罗汉过来与他相应 并示现自己成道的方法。 如果用小乘自己的说法 阿罗汉都入灭了 怎么再过来跟你相应? 还示现成道的方法给你看? 要嘛就是阿姜曼精神错乱了 要嘛就是他有开启比较高层次的法眼 才可以照见这些境界而这种高层次的法眼就是大乘在谈的 小乘的行者不一定有这种程度 或者修行重点不同 故也不必往这方向体悟总之我个人是倾向相信阿姜曼的 阿罗汉真的会来与他相应 这并不违背小乘的教导 只是有些境界不一定能被体悟http://www.charity.idv.tw/r/28.htm所以“涅槃”并不一定表示完全不存在了 从阿姜曼与这些阿罗汉的互动可以了解这一点 刚好也回答了很多小乘对大乘的质疑 阿姜曼的体悟应该是进入大乘了 开始能与十方虚空起相应 大乘在谈的很多都是属于这一块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8-01-25 14:23:00
我倒觉得把三身当成三种色身看待的人,才是执于常见再来巴利经论至少承认(或可推论出):五分法身和色身所以能见、能闻、能知、能觉,和仙人仿佛的"那个"是法身的出处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