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简析大乘密乘的真实证地境界 菩提心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28 18:41:51
※ 引述《feelthat (云端传送)》之铭言:
: 推 Uguar: 杂阿含有为菩提心做定义吗? 11/27 23:55
: → Uguar: 到底什么是菩提心呢? 11/27 23:56
: → Uguar: 杂阿含经的菩提心跟大乘的菩提心一样吗?? 11/27 23:56
: 推 Uguar: 我从来没否定菩提心喔 11/28 00:03
: 推 Uguar: 就我所知不同的传承宗派对菩提心的解释也会不同 11/28 00:28
下文是末学在隔壁版分享的一篇关于菩提心介绍,
有兴趣无妨参考看看。
[法语] 达真堪布 : 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
  从发心本体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两种,一个是世俗菩提心;另一个是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登地菩萨以下的发心;胜义菩提心是登地菩萨以上的发心。世俗菩提心可以
分两个: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特别重要。
  对于初学者来说世俗菩提心特别重要,尤其是愿菩提心特别重要。我们天天在讲法、
闻法前念的: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是愿菩提心;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是行菩提心。
这两个都是菩提心,一个是为果而发誓,一个是为因而发誓。
  我们一定要反复地这样发愿,反复地这样发誓。直到有一天,我们的相续中自然而然
就有那么个念头、有那么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才算发出来菩提心。发出菩提心以后就好了
,那个时候修行一点也不难了,因为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没有发心之前无论修什么
法、念什么佛都不会有真正的收获、不会有真正的成就,因为心没有到位。
心不到位,做什么事、修什么法都不到位。
  我们要发菩提心,多多地发。有一天在我们的相续中有这个愿、有这个心了,就没有
这个“我”了,就只有菩提心了。然后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善事、都是为众生、都是消业
积福。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每时每刻都能增加我们的智
慧与福报。因为现在有我执我爱,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都是烦恼分别、都是
执著、都是造业。
  业障深重,不怕!当我们的相续中真正能够产生菩提心的时候,无论多重的业障都会
立即消失,无论多薄的福报都会立即增长。
-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
况身口意三业,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
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
况或再加以倾人害人之意,及自炫自矜之心。则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
实属百千万亿分中,仅得一分半分。而其恶念之过,亦复不少。
故修行人,皆须善于发心,不止念佛人耳。
【印光大师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二】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28 22:1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nawak (...)   2017-11-28 23:47:00
Sadhu Sadh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