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忏罪”的一些想法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30 09:26:40
十二缘起由无明、行、识开端,因为对于业果或真实义的不了知或颠倒了知,开启十二缘
起的第二支“行”-造业,当业灭后,转变为习气储存了造业的能量,并以无记的方式保
留在第三支“识”。
造业之后的习气以隐藏的方式保存在识上,并等待外缘引发有漏果报,不管是有漏的乐果
、苦果或不苦不乐果。
如果已造业,又不想感果,或希望感果的强度降低,行者就以“忏罪”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时原来保留在识上习气的能量就会因为忏悔而达到破坏、对治、遮止作用。
那么如果,很明显的我们过去包含现在,都还处在十二缘起的无明、行、识的阶段,所造
也几近都是恶业或有漏善业,那对我们来说,忏悔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都不要
未来的苦果,不是吗?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作为,
见此罪过已,佛前诚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亲及三宝、
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作诸罪业。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罪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续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谁能善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归依。
如是亦归依,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诸菩萨众。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以及地藏王,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归依金刚持;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归命尊,求速除怖畏。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
何况贪等惑,宿疾恒缠身。
一嗔若能毁,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除忆昔经历,今我复何余?
然因执著彼,屡违师教诫。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苦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戒,及余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0-30 11:37:00
赞叹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