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脉轮光明 佛法讨论串回应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7-09-11 03:59:36
→ BRIANERIC2: 达摩说的自性光明 与日轮无异是什么? 09/10 23:57
达摩没有这么说...
现在我来仔细回应!
血脉论原话:
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
就是现了 日轮 即是成道之因 但未成就 但有成就的因
要怎么修呢 就是修 一心三观的 假观(观心中外境如梦幻)成就 现日轮
就是观修想蕴 受蕴皈元...
另外 月轮呢
修一心三观的 空观(观察心内一切事空寂)
就是观修 行蕴 皈元
日月轮现呢 成就 八识清净 识蕴皈元
.......................................................
///////////////////////////////
这些全都回归到一件事 心经的: 照见五蕴归空!
所以 请观心 修心!!!
达摩血脉论 是成就后的证道心得 对初修帮助不大!!!
初修请看 达摩破相论!
////////////////////
莲花生大士 名第二佛 友为无垢光尊者
净土号 钨金刹土
云:“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并非原自它物
性自生,本生却无父无母,真是不可思议”
净光 是指 不垢不净的空寂光明 没有任何结构 这是第二佛的觉性状态!!!
这也是大成就者 证之心得
///////////////////
如果自性本自圆满 吵不吵架会障碍吗? 会的
莲花生大士云: 一切人前皆谦恭 勿稍(一点点)骄矜 勿贻憾于人
想不持戒就证 自性本自圆满 就是与莲花生大士 及 释迦佛法教 不相融
//////////////////
对一个初学者而言,看到视野被白光填满 这是释迦佛的 识无形 无量 自有光
不是 视觉神经或脑部视觉区 而定到一定的深度自然会有
修行人越有相的境界越少越好 因为容易被吸引... 障碍越多也好 因成就在今朝
//////////////////
你知道超能力的屏幕效应跟肉眼的视野是重叠的吗
此神通依然不离轮回 是梦中作事 不要理会
//////////////////
五蕴皆空 - 五蕴不会都空的 实做是五蕴归空...
//////////////////
有期待,所以才会看到光?
这样的反省 实在很好....
实做上是 不期待 不舍弃的定下去 不动不离!!!
/////////////////
杂色光或点点星光那种并不值得重视,全视野的纯色光通常是比较好一点。
都不好... 没离轮回 没一个好 光都不要理会!!!
////////////////
正定 不会灵魂出体 请参考前文 大势至菩萨如何三摩地 正定
///////////////
我每次正式静坐要唸一堆保护咒语
咒语是有帮助 但 欲离轮回的无我之人 不用保护什么
魔来要命你给头!!!要有信心
///////////////
修心的方向就两个 入与离轮回 要入轮回很容易 要离很难
一切修法 要小心判断 谁说都一样 要小心 小心 再小心
对于光明与脉轮的事 前文也都有贴了
它是个吸引初修的陷井
请不要理会 真心的!
持戒 观心 脱轮回
不离轮回 此世所修皆白费 下辈子重头修起
除了离轮回这么正确的事以外
其它的皆不是释迦佛要指引你的路!!!
也不是他要离开王宫的出发心...
所学的也不是纯正的佛法 佛教! 是掺染的 假拖的
那这类主题是最后的回应 推文 往后的文章 也不回应了
自己小小心心 走什么路 听什么法!!!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0:03:00
指 月 录你真的是不怕你解错经吗?我继续贴点,你们仔细思考,不要急着自己的想法。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大 日 如来佛大颠祖师文章里的:※还识这个◎①么?太虚虽广,不能包其体;日月虽明,不能喻其光。※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会么?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夹山大师: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须是亲见祖师意。叫佛一声,应一声,本来面目太分明,若能如是,唤作反本还源。如何是源?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那伽①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无散无乱,孤明独照,犹同秋月。圆陀陀,光烁烁,普天匝地照彻十方,山河大地不能隔碍。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一灯能除千年暗※永嘉大师证道歌: “但得本,不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华严经 卷一:...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辉发焰。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大乘密严经》: “...随所有法与意相应。彼法皆以意为其性。如摩尼珠显现众彩。”※佛说观无量寿经:...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想灭除生死之罪吗?想当生极乐世界吗?...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亦愚痴。亦小𫘤。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法中王 。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最后永嘉大师说: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太多了,累了,吃早午餐去了,应该是够消化了,祝大家都能明白一切。※憨山大师: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虚云和尚—诗歌偈赞我有一琉璃。价胜金千亿。展布虚空塞。收藏没踪迹。昼夜放光明。 非关动与寂。猛火烧不得。大水漂不失。盗贼偷不去。鬼神难掩匿。 无异龙女珠。赛过连城璧。弥勒楼阁中。多宝塔前值。内涵自精莹。 外映明月色。不啻摩尼珠。透彻无间隙。满盘托不出。虚室自生白。 威音那畔拈得来。谁是知音亲相识。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5:09:00
著空着相着气着声又著光,这是我以前的暱称,给大家参考一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7-09-11 15:16:00
“不见一法犹存见”说不定讲别人执著 自己也是在执著就是执空啊! U大是我在这里这么多年看过唯一见性的讲了一堆还是打不醒人 这世道啊…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5:18:00
自我感觉良好,每个人大都以自己的角度在看事情。包括我也是这样子~~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6:11:00
资讯爆炸世代,稍微动动手,一堆资讯都有。在修行路上,琉璃宝月不过是开悟的一小步。心,可是包罗万象,不侷限,能够入静,就能见到自心发光发亮。还识这个◎么?...日月虽明,不能喻其光,过于日轮!下一步,鲲化鹏...离解脱,还远的远。不要颠倒梦想,妄想一步登天游!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6:39:00
佛教的真正目标是断绝烦恼,而不是见光。我先自首,我见光也无法断绝烦恼。然后又会有人说因为你看到的不是自性光明什么的,问题是诸位扪心自问,是否真的观察到有人断绝烦恼了。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6:44:00
不须完全断绝烦恼也可以明心见性的,完全断绝烦恼是解脱的大境界!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6:45:00
照楼上的说法,明心见性并不是究竟囉。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6:46:00
是的,只是修行的起始点华严经善财童子的经历就是后面的修行之路你熟悉丹经,就是练神还虚之路,可惜,丹经几乎没有叙述如何修持,印象中,好像民末清初,有位丹道大师有披露如何练神还虚的功法。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6:53:00
那请教一下,“喜怒哀乐之未发”、“念头不动处为玄牝”、“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本来面目”上述说法算不算见性了?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6:55:00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6:56:00
基本上,你的看法跟我的想法是类似。一、对明心见性的看法。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6:56:00
初始见性都是刹那,且不明,所以丹道叫黄芽,白雪,密宗的明点瞬闪,正是此境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00:00
等到,努力再努力,达摩祖师说:‘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大圆满之光就会展现。佛性,不在这时空,当然一落入文字,就不是佛性之体,仅是用之显现。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囉唆一句,就是日轮圆满,也只是起始点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06:00
https://goo.gl/pbUfy3上面那篇,我有补充不少。事实上,这就是萧平实会战元音老人对开悟见性,萧平实认为元音老人说的开悟见性就是“灵明觉知心”就是“定心”罢了。萧平实认为那是第六意识,所以不是究竟。如果照元音老人的说法,当你有入初禅的能力时,你就是开悟见性了。但萧平实的说法也没错哟!那就是第六意识,所以不是究竟。一堆人谈开悟或明心见性,总是讲得玄之又玄,其实根本就是完全不懂的人才会这么说的。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13:00
从元音老人的流传文字来说,的确是已开悟见性,并且跨入空相的大师,其他人意见,我不予置评。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13:00
所以,理论上悟后起修或悟后渐修才是正确的,不然惠能大师是吃饱撑著,在猎人队龟了十五年作什么?但到了这儿,各宗教就往往会因为体系理论的不同,而走不同的路子了。以道家来说,事实上这连炼精化气的阶段都还没完成咧。如果是南传佛教的话,到了初禅功力,就可有相当定力可以去修观禅了。补充一下,以道家来说,我论此时因为已得大药,命功可以完全舍弃,改练性功了。命功是以练气为主,性功是以炼心为主。有些道家前辈是说这时候再练命功,对修行者反而不利。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19:00
不是的,明心见性已经是练气化神阶段,佛家不谈气,所以,修持中不注重气对身体的帮助(但密宗很重视)。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22:00
炼精化气阶段要称得上完成,起码要“男的要马阴藏相,女的斩赤龙”(这已经超越佛教色界初禅的程度很多了),我老师的见解是起码要练到“胎息”,也相当于佛教的色界第四禅了。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23:00
我们在资讯爆炸世代,可以开放自己的意识,取适合自己的持戒修德修炼,如果你够开放,瑜伽,观心,中脉,丹道,持戒,布施,大小周天,老子无为之道...无不受持。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24:00
无论如何,“明心见性”或“开悟”事实上只能说是起始点,而不是终点,这起码大家是有相当共识的。如果以我的经验,我个人是认为禅宗还是有一个次第的:临济宗的话头禅,修到开悟时,再换成曹洞宗的默照禅。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26:00
神,就是性,展现在你境界里,就是光,你越着相,就会产生马阴藏相,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是道士的,庄子,澎祖,大圣人,都有老婆的。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26:00
但这是我的观点罢了,毕竟除非是身兼临济宗或曹洞宗传承的人,才有可能这么教法。我这派在台湾的男女弟子都有人修成马阴藏相或斩赤龙。有人婚前已修成,婚后就从这个境界掉下来了。有情欲就练不上,不然区分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干嘛?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29:00
明心见性后默照禅,正是达摩祖师示现的修持,九年面壁。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30:00
默照禅是始于宏智正觉禅师开始,不清楚达摩是否会这个?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33:00
观心,心之用,包罗万象,更何况人世之情爱,了解而超越,不是严禁。当然我也还在观己心于世上的种种,仅是提供你思索。超越的是心,身在动,心无碍。达摩祖师九年面壁是实修展现,他的后人教说默照禅,不是达摩祖师学默照禅。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9-11 17:36:00
修到马阴藏相或斩赤龙,心理一有情欲,就会退转,这就是我从我这派实例观察到的,也符合理论。有情欲就是在欲界打转,练不上去的。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09-11 17:37:00
谢谢你愿意理性讨论,这话题,我就打住了,毕竟这是佛法版,也不要占著F兄的版面,谢谢大家了。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9-11 22:06:00
后学,目前还没经验到上述,所以也不知道如何讨论起到是,后学近期找了一些资料,老禅师指导的禅修,会很像是,法鼓山的<默照禅>加<忏悔>以 默照 为基础,默照一切五蕴,且因有<执> , 所以才会有<@@> 让后学修<默照>故需辅以<忏>将此<@@>的<根>拔除当一切<@@>的根皆除了(或者 皆为善) ,就 五蕴皆空了(这时 后学目前所知道的空)而当一切<空>时 , 或著说 , 当一切都<不执于心>时,大概就很接近金刚经所记载的:过去心.....不可得 的状态在那个状态时,虽似乎人是活在当下,却又似乎没想法,然而,也可以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生善法....(老禅师目前是如此预告后学,(后学则是虽知道 , 却也不执著此预告 修之分享 与各位参考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7-09-11 22:44:00
心旷神怡... 有T大真好~~~ 善知识 善知识啊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09-12 10:52:00
好好好,非常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