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动中禅修法参照

楼主: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08-17 22:31:18
动中禅修法参照
在佛陀时期,佛陀弟子中的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揵连被称为“神通第一”,而
在今日的泰国,隆波田被称为“正念第一”。这是由于在佛灭二千五百年后,隆波田具体
找出培养正念或觉性的有效方法,弘扬于国内外,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禅修法门,一般称
之为“动中禅”。
以前,我学习许多种的“业处”,练习“入出息念”,知道短的入息、短的出息,以及知
道长的入息、长的出息。练习这些方法,并没有拥有内观的智慧。这些方法导致宁静,但
它是不同于我所要寻找的宁静。
8月10日是禅修的第三天,早上五点,隆波田作手部动作时,体会到了“名色”,并知道
功德与过失之后,生起了一种智慧,却将觉性推到外边,并未觉知身体。到了黄昏,隆波
田晚上洗过澡后,在两棵树之间来回经行。走了一会儿后,“念头”第一次生起,并没有
觉知它;念头第二次生起时,隆波田觉知到了它;第三次的时候,他
已经能够看见、知道、明了念头。此后每当念头生起,就放下它,一次又一次,隆波田在
来回经行一阵子后,生起了真正的内观智慧而有第一次的大证悟,如实看清了事物(
Vatthu)、真实存在(Paramatta)和变易(akan)。
到了晚上,隆波田继续看念头,又有第二次的大证悟,他看见、知道、明了了贪、瞋、痴
,因而“受、想、行、识”不再是苦,他忽然领悟了这条圣道,感觉到体重似乎消失了百
分之六十。
1957年8月11日是禅修的第四天,早上隆波田经行时,有第三次的大证悟,不久就体证到
“生尽”,此后内心不再有苦和烦恼了。
三、隆波田禅法的特色
(一)动中禅的要点
1如同佛陀所教导的,练习规律动作,持续若环。行、住、坐、卧或曲或伸,时时刻刻觉
知每一个动作。练习规律动作,翻覆手掌、提放手臂,要觉知;低头、抬头要觉知;左倾
、右倾、眨眼、张口、气息入出,要觉知。当念头生起时,要觉知。时时刻刻觉知所有动
作。不要静坐不动。这就是培养自己的觉性的方法。
2在完全领悟“名色(身心)目标”之后,应该继续观察念头。将规律的手部动作或走动
的速度加快。不要压抑念头,轻轻松松练习。轻松地观察念头。念头生起时,不管是快乐
或悲伤,只要察知身体的动作,念头便会立刻停止。
3当念头生起时,我们要立刻觉知,一而再,再而三。心在这一点会转变。“正道”从此
开始,这就是涅槃的起点。从前,心在黑暗中,不认识“正道”。当它能快过念头时,心
将会变光明。这光并不是肉眼可见的外界之光。心本身就是自在光明的。它称之为“慧眼
”,也就是“内观智”的生起。
4“观障”和“喜障”要以调整方法来解决,可是要稍微复习所缘(目标),另外,名色
要明显。至于“颠倒障”,我们一定要复习“内观目标”。轻松地练,目标明显时,压力
会马上减少。任由念头生起,不要阻止它们,但是它知道、它看到、它了解,它成为“是
”,它成为“有”。当你练习时,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期待别人来照顾你。任何不正
常的情形发生时,你一定要立刻停止练习。那反常的境界就会自行渐渐消失。
5隆波田说:
我们必须自我学习。我们必须自我教导。
我们必须看自己。我们必须知道自己。
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我们必须自己做。
所以,您不应对其他感兴趣。 只要多做移动的练习。做它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做它,不要仓促,不要怀疑,不要猜想。
做它,不要期望结果。
要简单,只要移动。一次一个移动,并且要知道。
当您不知道时,让它通过。当您知道时,让它通过。
有时您知道,有时您不知道,如此让它通过,但要知道。
当身体动时,知道它。当内心动时,知道它。
这是一个一天24小时的实践。
下决心真正地实践,并且舒适地实践。
6隆波田说:
如果您正确地开发正念,最长实践时间是不超过三年、中等时间是一年和最快时间是一天
到九十天。
(二)总结修习次第
整个动中禅的修道次第可以归结如下:
0培养正念正知。
(身念住为基础)
1体验名色:
初见心性,明白身心相关而性质截然不同。 (接着训练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2破除观障 (以法念住为主)
3体验胜义: 破除粗品我见、疑、戒禁取见→证得初果。
4贪瞋痴薄→证得二果。
5灭除欲贪(属喜障)、瞋→证得三果。
6体证“生尽”:
灭除色贪、无色贪(属喜障)、掉举、慢,灭除根本无明(细品我见,属颠倒障)
→证得四果。
安嘉利老师的禅修简历
阿姜安嘉利‧泰雅侬(1945-)是隆波田晚年时最突出的在家女弟子,毕业于法国
Universite de
Grenoble。她先依据书本资料研习动中禅,1985年10月在南来寺第一次接受隆波田的指导
,练习一小时就直接体证名色,这是动中禅第一个重要的阶段。接着,隆波田向她指导达
到灭苦的整个路径,要她回家在日常生活中自修。安嘉利老师在自修时,记下体验向隆波
田请教,隆波田只是点头,要她继续修下去。她在曼谷的日常繁忙的生活中,经过四个月
的实践后,体会了“生尽”的自然现象。安嘉利老师的第一次法谈,是在1986年。隆波田
告诉她,从她自己的经验讲起。从那时起,她开始在Mahidol大学、世界佛教徒友谊会,
对一群群的外国人和泰国人教导隆波田的动态禅修(动中禅),也在她的家里作个别指导
。隆波田入灭后,安嘉利老师传承了隆波田的教法,在曼谷专心传授动中禅。外国人有来
自新加坡、澳洲、美国、英国和台湾。美国佛教会于1995年重印她的小册子《逆流而上》
,作为禅修的课本。2004年,安嘉利老师获得联合国所颁赠的佛教杰出女性奖(当年共十
五人)。
安嘉利老师说:
“动中禅修时,要张开眼睛,眼睛看着远方,整个对象好似模糊,眼睛不要抓住所触到的
对象,不要聚焦,不要钉住对象。放轻松。不要‘用’心(Don't use your mind.)。
脑中要清除一切,放下一切,不要想什么。手部慢慢移动;不要担心手部动作的对或错。
不要移动太快,太快时觉知会跟不上。感觉到手部的‘动和停’。手部移动时,要即刻觉
知手部的移动,手部停止时要即刻觉知手部的停止。不要默唸。不要想:‘我在动、在停
’,放下这一切。觉知手动,而不要‘用’心,否则会变成专注。你将觉察到觉性是轻而
不是重的。”
隆波田曾对安嘉利老师说:“觉性是轻盈的,专注则是沈重的。知道名色后才看念头。”
大家接着请问
安嘉利老师的禅修经验,安嘉利老师说:
“我不太想提我的经验,因为我是一个例外,我只练了一小时就看到名色。之前我没有其
他经验,像一张白纸,在面见隆波田的一年半前,我看到隆波田的书,对他所说的句子,
我用笔画线,完全同意他的说法,同意隆波田所说的‘念头使我苦’。后来觉得要练得正
确,应找隆波田指导。我找到隆波田后,对隆波田的教导没有怀疑,练了半小时就觉得内
心稳定(已经进入三摩地),身动而心不动,一小时后隆波田检验我的状况。他认可我的
回答。接着隆波田叫我停止,为我解说‘观障’,所以我免除了‘观障’这一障碍。隆波
田要我回去继续练习,开始看念头,第二天在家练习就身心改变,再做两次手部动作就不
用再做了,此后行住坐卧的动作都一直结合著觉性。睡时念头出现,我(以觉性)看梦就
像看电影一样清楚。”
大家接着请安嘉利老师作动中禅的移动手部和经行的示范。她注重每一个“动和停”,都
要轻松并有觉性的伴随,并强调不要“用”心。
告别安嘉利老师前,她给了一本《WFB评论》(2003),此中有她的动中禅文章,并交代
其中有几个错字要改正。她非常注重细节和正确的教导,这是她的特色。
安嘉利老师非常强调一开始就要技巧正确,认为如果这技巧没有拿捏得正确,反而会偏离
了隆波田的教导。她在《WFB评论》有二篇重要的文章,一是〈逆念头之流而上〉,一是
〈何处是涅槃?〉,另外一篇是翻译隆波田的教导:〈寂止和内观〉。在〈逆念头之流而
上〉中,安嘉利老师说:
(a)请了解:觉性意指“觉得或知道”,不要多过这个,不要增加其他。你不要觉察到
“你正在走、在入息、在出息”。这是错误的练习。只要觉知它。这就够了。这是一切。
觉知身和心的动。当念头生起,知道它;当身体移动,觉知它。
(b)请了解:当任何东西生起,觉知它,知道它。让它通过。你不用知道“它是贪心或
是生气”。这是不需要的。你只需觉知它,并让它走。例如,当风吹过,就觉知这感觉。
你不用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是风”是过多的了。只要觉知“从没有风(到有风)的改
变”。这就够了。你不用给名字,否则你将混淆。
安嘉利老师又说:
(1)你必须自己发展觉性,一直到知道它、看到它、了解它,并且在你的身和心中发现
它。
(2)必须是正确的技巧和正确的了解。
(3)不要静止不动,你必须时时动。
(4)用这技巧密集地练习而不要有任何的要求和期待。“结果”自然会来。
大威瓦老师的禅修简历
大威瓦老师的全名称是:阿姜大威瓦‧彭大理威瓦(Tavivat Puntarigvivat),1950年
生,于1970年代曾向山田禅师(Yamada Koun Zenshin ,简称Yamada Roshi;1907-1989
)学习日本禅。山田禅师在美国长期传授临济禅的“无门关”,并有相关的著作,是国际
有名的禅师。大威瓦也学习过泰国的不同禅修方法。1980年时,短期出家的大威瓦和尼罗
多(Nirodho)法师二人于泰国东北部孔敬府(Khonkaen)的解脱森林寺(Mokkhavanaram
)向隆波田(1911-1988)学习动中禅,此后就以动中禅作为修行的方法。尼罗多法师是
澳大利亚人。后来,大威瓦老师和尼罗多法师共同翻译出隆波田的重要开示:《给感觉者
》。隆波田入灭后,大威瓦老师常和安嘉利老师共同在曼谷指导动中禅,他也曾受邀到美
国密苏里州的大圣路易斯佛寺教导动中禅。
三、参访大威瓦老师
大威瓦老师说:
我曾参访泰国的其他禅修中心,发现几乎都是专注式的寂止禅修法,只有隆波田的方法是
纯粹的内观禅修法,二者有显著的不同。他的方法只教导以培养觉性为主的内观法门而不
相同于寂止的方式。他不强调形式上的戒律。隆波田告述我:‘禅修的整个过程,开始是
觉性,中间是觉性,最后也是觉性。’他只强调觉性,而不是专注。
隆波田通过“禅修目标”,一步步地引导他的学生,不提到任何经典或历史纪录。他坚持
,人们应该努力地开发“觉性”,直到他们在这一世体会“生尽”状态,这是最后的顿悟

隆波田所重视的是正法的即时性、现世的效果和当下的亲自体证,这也就是《杂阿含215
经》中所说的:
“世尊说现(见)法、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
隆波田禅法的特色是,一方面透过“觉知动作”使禅修者培养出强而稳定的觉性,一方面
透过“禅式指点”使禅修者不受束于思维。觉性或正念正知是一种必须培养出的能力,这
种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思考能力,二者不应混淆。透过禅的方式来指点,也意味着觉性是一
种直感,在禅修的密集训练时,禅修者不要卷入习性的思考中。培养出强而稳定的觉性后
,在觉性的观照下,禅修者也将拥有“正思维”,而不再有“妄想”的存在了。
康恳长老的禅修经历
1966年,康恳长老30岁,练习将近一个月,在经行时体会到了名色,得到初步的效果,知
道了佛法的核心。经过三年的用功,有一天在午餐时间,生起最后的证悟,内心不再有苦
和烦恼了。
康恳长老说:
现在我没有什么东西招待大家,只有“法”来招待大家。法是什么?法就是正念正知(觉
性)。任何一个人,当下没有“觉”,就是“迷”。身心在一起就是觉。
作动中禅的手部动作,共有十四个手部动作,约十四秒,一次一个自觉,共有十四个自觉

这是一段一段的自觉,不是没有分段,共有十四个自觉。是心“看”著动作,而不是心“
黏”在动作上。是由“见”而悟,不是由“想”而悟。我们由“见”而悟,就可以解答自
己的问题。
只有迷和悟二种。悟就是自觉。迷就是打妄想。一旦有妄想,就把心拉回到动作上,回到
自觉。悟时不迷,迷时不悟。我们只管努力地去悟、去自觉,这才是修行。
要检查自己一天下来,迷和悟有多少,这是自知的。当我们有自觉,妄想就不见。我们不
断把妄想转成自觉、转成悟。这个法门,使我们不断自觉。
有人问:“如何面对紧张、生气?”康恳长老回答:
当紧张生起,就要(以觉性)去看“紧张”,看清紧张不是我。当苦生起,就要去看“苦
”,看不清就会成为“受苦者”。当生气生起,就要(以觉性)去看“生气”,看清生气
不是我,如果没有看清,自己就会变成“生气者”。就像一条蛇出现,你只要看着牠,牠
就经过而后消失,但是你若黏住牠,也就是你若去抓牠,牠就会咬你。同样的,如果念头
生起,只要看着它,它就消失,但是你若黏住它,也就是你卷在念头里,你就会受苦。“
看着生气”和“成为生气者”二者是不同的,不要成为生气者。自觉又像房间的主人,烦
恼只是暂时的过客。当然,不是手动时才有自觉,念头一起也要有自觉。生气变成不再生
气,这不是用“想”而是要用“修”得到的,经由“修”就会知道不同。
要如何培养觉性?要用“业处”,手部的移动就是“业处”,一个动作一个自觉,这样不
断地培养出觉性。
最后康恳长老结论说:
虽有生气我不生气,虽有苦我不苦,这就是修行。
修行不是只祈求佛陀的加持和保佑。
迷一百次就悟一百次。(经过训练,迷就不断减少)
迷使我们觉悟。
不是迷了就伤心,悟了就快乐。
迷也知道它,悟也知道它。
苦也知道它,乐也知道它,
苦乐是世间,我们要超越苦乐。用觉性来超越。
自己的觉性就是道,就是去看。
道不是记住,道是去做。
正道是中道。不把生命放在苦,不把生命放在乐,这是中道,就能离苦。
不是别人使我苦,不是别人使我乐,苦是来自念头。
有二种念头,一种自己冒出来,一种能作主。
我们看到无常,不是把无常变成苦;
我们看到无常,是把无常变成悟。
我们不是把苦变成苦,是把苦变成悟。
凡夫把苦变成更苦,圣人把苦变成悟。
没有苦,就不需要法。有苦,就需要法。
法使苦变成不苦,法使生气变成不生气。
只要好好的觉知动作──“唯作”──当下就不是苦。
四、康恳长老的一些观点
在《观看:不要成为》一书中,康恳长老说:
(1)〔纯净的觉知〕
除了开发“觉性”之外,不要被其他任何东西绑住:
要觉知--纯净的觉知。
用直截和直接的方式觉知,用直截和直接的“正念”。
直接感觉身体,用一个直截的方式。
充分地觉知:不要让任何东西遮在前面或后边。
这叫真正的自我教导。
让觉性各处移动:
让它与“身体”同在,与“色”同在。
并且让觉性看到心。
当有念头时,不防止也不去阻碍什么,授予觉性充分的机会去[看]。
关于身体:直接地和直截地去知道,纯粹地知道。
使用并且搜寻任何方式使您对您的身体之内有觉知。
让它直接地和直截地知道,立刻知道。
(2)〔实修时不要推理、想和专注〕
当你下手去实修时,就不要推理和想“什么是对或错”,不要如此。
要直接去知,用所有的方法使你觉知“身或心”。
不要专注。
在你体会“对或错”之前,不要想“对或错”;
在你实际体会“如是或看见”之前,不要想“如是或看见”。
(3)〔择法的生起〕
当你经过长长的一段时间觉知你的“身和心”,自动就会生起“看见”;
这不叫做“想”,这叫做“择法”,这叫做“如理作意”,会产生辨别,
智慧会自动生起。
这称作“直截的实修”,例如,我们抬手或翻掌:只是直接知道,感觉到手臂正在动、手
掌正在动,感觉到移动。
(4)〔自动增长〕
直截地、直接地觉知和接触到“身体”,是一种艺术。
用不到推理,只用单纯的方式去知道!
用清醒、明白的方式去知道。
当你真正地以感觉接触到,这是艺术,你将熟练于此并且透彻地知道。
真正地接触和感觉到身体,这不是一般的知道,它会自动增长。
五、结语
康恳长老强调手部的每一个动作(一动一停)都要有正念正知,这是修行的关键所在。一
开始能掌握正确的觉知后,剩下的是耐心的练习和累积。就像砖块盖建的楼房,每一砖块
叠得正确,自然稳固而美观。推而广之,每人整天的动作也不外是动、停的组合;我们若
能踏实地觉知一动一停,那么时时就是在禅修。能够清楚于觉知当下的
一动一停,便是培养一个正念正知;将这觉知一个个延续,便是培养定和慧。所以,这一
动一停中含着很深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这一方法确实能达成灭苦的目标,隆波田和康恳
长老都能给我们作保证。
甘澎老师说:
当我开始修时,过份认真,将心黏在手部的动作上,想要灭苦。其实这也是贪。后来,放
下这些期待来修,像玩游戏一样开心地做动作,心很放松,但要常常地做,结果就出现了
效果。
有人问甘澎老师为何选择康恳长老作老师,甘澎老师说:
(1)康恳长老的体验不是从记忆而来,他的体验对我有吸引力。
(2)他叫我去“作”,而不是叫我去“想”。
(3)他作我的榜样。
(4)他从不生气,有些事情让我觉得生气,但是他不生气;靠近长老时我内心感觉很清
凉。
四、甘澎老师的禅修心得分享
在《残障身中明亮心》中,甘澎老师说:
(1)活在苦中,没有看到苦,
将自己浸泡在其内,就会变成“苦的人”。
将自己脱出,成为“看苦的人”,
苦将立刻止息。
(89)活在当下,使我能够看清痛苦,以及妄念或不请自来的念头的危险。
我们对这些不请自来的念头不用做什么,只要观察它们并放下它们,
因为它们是痛苦的因。
我已经学到这课程。
现在我知道我所要做的,就是持续保持正念和看念头。
(94)过去我听到老师们说:“无苦是在痛苦之处”;
我对此感到困惑,怀疑一个人如何能够此时此地止息痛苦,却又在它的中间。
我怀疑它如何可能。
但我练习到这一阶段,我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答案是,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放置在“受苦者”的位置上。
当我们固定在纯粹的观察,看着“苦”而不将自己认同为“受苦者”,
这苦将立刻止息。
我自己能对此给出回答。
所以,要想免于痛苦,必须作纯粹的观察。
(109)修心时,禅修者常抱怨念头的干扰。
对此仔细地反省,提出一个问题:谁是真正的干扰者?
事实上,是我们去干扰念头。
念头自然地生起,因为那是它们运作的方式, 我们不能阻止它们。
我们不能只有自己喜欢的快乐念头,也不能只免于不快乐的。
我们不能告诉自己不要有念头,因为念头不是在我们的指挥下。
死人才是完全没有念头的。
我们所要作的是,觉知自己身体的移动而不去瞪视念头,
就像我们开车,开在和念头不相同的路上,相互不交叉。
如果我们想止住念头或者卷入念头,实际上就像是干扰了双方的交通。
这就是我们为何受苦的原因。
(113)培养觉性是真实可靠的,
它是一个人内心归依的创生处,
是使人回到原本平等心的法药。
何时生活有问题或痛苦,我就转向研究并训练这一颗心,
使它成为我的整个存在。 经由顺着自然的法则来生活,生活可以由坏变好。
(123)残障只是不方便,而不是疾病, 它只是身体的不方便,对此我们无从选择;
但是,对心我们可以选择,
甚至在痛苦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快乐,经由内观发掘出快乐。
(124)培养觉性可以转变自己,从“受苦者”变成观看“苦”的状态。
这是因为觉性的纯粹状态不是一般的存在:
它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它不是对、不是错; 也不是快乐、不是不快乐;
它不是二元对立, 它超越一切事物, 它是无分别智的纯粹单一状态,
任何世俗所要作的事,用这颗平衡无苦的心去作。
(136)我不寻求任何外在的快乐。 我只放下心中的苦,而快乐自然来临。
这是内在的快乐,宁静、安详而实在。
一旦你经历到这种快乐,你将不会再寻找其他外在的乐趣。
事实上,我不想称它做“快乐”,因为一般人习惯于执著它,使用这一术语并不安全。让
我们称它是“从无苦的心所生起的快乐”。这样安全些。
(141)(培养觉性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准备好你的心,
如果不正确,将会浪费你的时间和拖延。
但是如果你内心的态度正确,并且有足够的练习,你将发现一容易的捷径。
例如,注意于手部的觉知必须正确,心要无分别而简单地觉知,
不要想其他,必须平衡而中性。
内心要维持没有期待,不希望和想要从练习中获得什么。
又如,你勤于作手部动作,这是很好,
但是你还要勤于觉知这些手部动作,使觉性增长。
如果你经常作手部动作,但是你的心却散乱、跑掉,不是处在当下,
那么你算是偷懒,保护不够。
重要的是如何准备好你的心。
经常觉知当下的身和心,使觉知持续如链子。 这就够了。
帕巴冉法师简要地开示如何修行:
“禅修者平时要多多听闻佛法和思考佛法的义理。
有了这基础后,个人修行时,内心将有五个阶段的生起。
第一个阶段是对法义的了知生起“欢欣”;
第二个阶段是进一步的生起“喜悦”;
第三个阶段是身心的粗重消失而生起“身轻安”;
第四个阶段是身上生起“快乐的感受”;
第五个阶段是远离劳倦而生起“定”。
心定以后才能体证真理,如实知见四圣谛。
所以,禅修者获得这五阶段后,安住于正念和正定,进而灭除烦恼,证得涅槃。”
此处帕巴冉法师所开示的,便是依据南传的巴利佛经,这一段落相当
于北传《集异门足论》中所说的“五解脱处”中的第四解脱处:
“五解脱处者,云何为五?
(1)具寿当知!若诸苾刍、苾刍尼等,或有大师为说法要,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
为说法要。……
(2)……能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3)复……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4)……能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由正了知,
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
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
脱”。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
漏未尽者“能尽诸漏”……
(5)……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
依据此论的解说,禅修者为了获得解脱,要先了知“法”和“义”,因而内心发起“欣”
,达到上品的欣时,转称为“喜”。心喜之后,断除身心的粗重,身心有堪能,身心细滑
,身心轻软,身心离盖,身心无疲倦,得到“身轻安”;进而身乐、心受妙喜,称做“受
乐”。由于受乐而远离劳倦,因而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称做“心定”。
心定之后,如实知见苦、集、灭、道,称做“如实知见”。如实知见后,于身心五蕴便生
厌毁、违逆而住,称做“厌”。而后于贪瞋痴三不善根,令渐缺减,称做“离”。最后便
于贪瞋痴等,心得解脱,称做“解脱”。
可以看出,整个修行是由了知“法”和“义”开始,经过中间“欣”、“喜”、“身轻安
”、“受乐”、“心定”的五个阶段,而后才能达成“厌”、“离”、“解脱”的结果。
整个修行次第,条理分明,依此次第,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
漏未尽者“能尽诸漏”。这是帕巴冉法师所要阐述的。于禅修中注重“正念”,这也是传
承自巴宇陀大师的教导,在《正念》一书中,巴宇陀大师指出“正念”在“寂止”和“内
观”分别执行重要的任务,他说:
在“寂止”时,正念使心紧固在心的对象,或者使心抓着对象,简单地为了使心集中于对
象,坚定不移,并牢固地抓着它,完全不动地平静,避免分心和浮动。一旦心能够在某种
程度上牢固地、坚定在对象,变成不间断地和对象成为一个,这个状态称为“三摩地”,
并且显示达成“寂止”。
在“内观”时,正念以相似的方式,注意于对象并把它握在心中,或者将心维持在对象上
。然而,在这情况下,其目的是把对象放在心上,以慧根来检验和审查。你握住对象是为
了让智慧调查和分析它,是使用稳固和稳定的心作为实验室。
“寂止”的实践,是像用绳索栓一头年青的野公牛到一根柱子。牠所能做的是绕着所绑的
柱子旋转,最终牠的野性消退了,牠温顺地躺在柱脚下。这里,心可以比作“年青的野公
牛”,禅修的对象比作“柱子”,正念比作“绳索”。
“内观”的实践,可以比作将一个标本固定在一平面上,为了使随后的检验顺利地精确进
行。这里,将标本固定的手段可以比作“正念”,标本可以比作“禅修的对象”,平面可
以比作“稳定的心”,检验可以比作“智慧”。
上面的论述,详细分出“正念”在寂止和内观中的功用和区别,厘清这些差异便是正规寺
院教学的特色。
问一:我是一个很忙碌的老师,我没有办法决定,应该在一般忙碌的生活里面修行呢?还
是早日退休以比较完整的时间来修行?
答:人在那里就在那里修行,环境不是修行的障碍。不管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如果我们
的心不排斥,我们的心就不会苦。现在苦,是因为心不接受现在的状况、不接受当自己的
身分。比方说,现在不接受,离开之后到那边去修行,假设遇到那边的状况,还是不接受
,苦又会再来。要活在当下,不要想未来的事。任何事情不要执著,要活在当下。
问二:面对生活时,有些事该管,有些事不该管,这个应该怎么决定?
答: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责任首先是要灭苦,然后才能帮助别人。比方说,我们先会游泳
,才可以帮助落水的人。如果有机会帮忙就帮忙;没有机会的话,我们先要自利。
问三:请问师父,如何突破“自我”,不被外境迷惑?
答:其实“自我”不曾存在过。要觉知自己的身和心,身体动时,要觉知;心动时,要一
直觉知。我们可以发现身心都没有“自我”。“自我”是从妄念而来。如果有自觉,没有
迷惑,就没有“自我”。如果打妄想,就离开了觉知自己的身和心。
问四:为何我静坐观呼吸可坐久些,作动中禅的手部移动只有十分钟,就觉得过很久了?
答: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念正知。我们不要断了心的觉知,比方说,心有妄想就要及时知
道,心无妄想也要及时知道,都要以正念来觉知。觉知手的移动和觉知呼吸二者并没有差
别。重要的是要及时知道自己的心。
问五:我在静坐时观察身上感受的无常变化,那要如何体验是苦呢?
答:首先心要定下来,看到身是一边,心是一边;也看到心是在一边,感受是在一边。然
后就可以看出身、心、受(都是苦),都不是我的。
巴拉摩禅师对止观的看法
巴拉摩禅师的《解脱之道》一书中,扼要地分析如何修习戒学、定学、慧学等三学;此中
有许多修行的重要心得,他说:
我认为在寂止实践和内观实践中,正念、定心和智慧执行不同的作用。定心在寂止实践中
,导致细看“对象”;在内观实践中,导致洞察“对象的特征”(注:特征是无常、苦、
无我)。
1、正念
(1)在寂止禅修中,正念必须连续集中在一个“心识的对象”上,借由熟视、标记或者注
视,使心舒适地移到黏在心识的对象上;其条件是这心识的对象要适合禅修者的气质。心
要轻松。如果心紧迫,它表示这心识的对象不适合禅修者的气质。因此,心不会平静。一
旦心连续地和舒适地熟视单一个对象,心本身将静止下来。
(2)在内观发展的实践上,心一定是平静地正念于当前的“身和心”。禅修者应该像一个
局外人正念于“身和心”,就像一个人从足球场的外边观看足球赛,或于剧场前观看表演
一样;且这正念一定是无为的、不刻意或者不出力的。正念能自然地出现,因为它对“身
和心”具有强的知觉作用。它不是像寂止禅修的实践那样,从专心注视或心理标记而出现

2、定心
(1)寂止禅修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一个心识的对象的一种状态,它凝聚、投入到一
个心识的对象而不偏离。例如,当正念于呼吸,心将集中在呼吸。当正念于腹部的运动,
将紧紧黏住腹部。当正念于一只手或脚,它将紧紧黏住手或脚。当正念于感觉,它将紧紧
黏住感觉。当正念于心识,它将紧紧黏住心识的空虚;且在修定的准备阶段,重复字词时
,它紧紧黏住重复字词。
(2)内观实践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正念于“身和心”的一种状态。心和“心识的对
象”是独立的,并且分离,好像在他们之间有一空间。心类似于一个人在剧场前观看表演
一样,或从足球场的外边观看足球赛,或一个人在河边观看一个东西顺流而下。心平静地
正念于“身和心”,并且对当前“身和心”的特征获得内观的洞见。也就是说,当看一个
色法的对象(色身),它只是看见“色身”,此时心看见它,并且从它分离。当正念于“
感受”,它只简单地“感受”,此时心感觉它,并且从它分离。当正念于“心识”,它简
单地只是“心识”,并且“另一心识”回忆前面刚消失片刻的“心识”。当正念于一“情
况”(念头、法处),心识简单地领会它是一情况,并且正念于情况的这心识是分离于该
“情况”。
3、智慧
(1)起因于寂止实践的智慧,有以下重要的特征:
(a)它(寂止的智慧)的出现是从思维、涉及思维或思所成慧。虽然所思维的是一种真理
,但它只是世俗的真理。例如,“佛陀是真正地慈善”,但这知识浮现在脑海是通过沉思
和反省。在反省以后,心是平静的。“身体是不净的”,这是真实的,但是我们获取这知
识,是经由时时沉思和反省。反省以后,心是平静的。“死亡是一真相”,但我们经由时
时沉思和反省知道它。“这生活、这个身体和这个心确实有三个特征”,但我们的理解是
经由思维,并比较过去的“身、心”和现在的“身、心”,注意到它们是不同的。反省以
后,心是平静的;
(b)它是经由明智、善巧心识的智慧,运用一些战略去除五盖,五盖是使心宁静的敌人。
例如,当感官快乐的贪爱出现时,心要明智地审察身体的不净,暂时地抑制贪爱。当恶意
浮现在脑海时,心要明智地审察善意或慈爱,暂时地抑制恶意。当心识散乱,它要明智地
练习正念于呼吸,暂时地抑制散乱心。
(2) 内观智慧心理发展有以下重要的特征:
(a)它(内观的智慧)的开发是经由正念或修所成慧,而不介入思维。内观洞察的出现是
一而再地以正定(平静地正念于心识的对象:身和心),正念于当前“身和心”的情况;
(b)它洞察身和心的真相:它们具有存在的三个特征,这样心对“身和心”变得中立,放
弃它们,和最后体会涅槃:苦的灭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