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为何大乘密乘修行法门无法破除心念密集而证初果向,还是强调
以下所言是我个人研究至今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谨供参考。
许多证地内容是参考密乘修行者的体验心得,再以个人观点分析而尽力阐述;
这些观点乃是个人对照上乘修证之研究心得,并非密乘修行者原本观点。
若要了解文中一些观智相关说明,可以见于我在此版前面已发的部份《法镜蕴论》文稿,
以及本版 #1NnSGHG2 那篇讲到“如如不动”那段。
※ 引述《amidha (东岐明)》之铭言:
: ......
: 真正佛教正法圣者,是指四双八辈─
: 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
: 四果就是阿罗汉,而佛陀最终成道也就是证得阿罗汉而解脱。
: 因为大乘密乘修行未证初果向,尚未破除心念密集,而不见心路过程;
: 所以大乘唯识论就没有描述心路过程,而上乘阿毗达摩则详细分析心路过程。
: 大乘密乘的修行境界,其实是达无色界空识境界,与尚未证得初果向的观智境界。
: ......
大乘密乘修行法门无法破除心念密集而证初果向,是与无色境界障碍发慧有关。
依上乘《阿毘达摩论》所言:
无色界天神生命,若是尚未证初果,在其天神寿命期间就必然无法证得初果。
无色界天神生命,若是已证初果及以上,在其天神寿命期间就可证更高果位至阿罗汉。
我认为这种无色界生命的证初果障碍,正是有关于虚空境界会障碍其破除心念密集。
上乘观智修至初始生灭智,必须舍离观染境界,才能证入初果向的成熟生灭智,
由成熟生灭智才能再进而由坏灭智而行舍智,终而证悟初果道智。
无色清净虚空境界,是一种观染执著,会导致修行者的生灭智无法成熟,
其持续修行也就会停留在未证初果向的定慧境界,而在此定慧境界认同自性存在。
实际修行上的境界问题,是在于觉知虚空显现的时空范畴,并非即是当下。
譬如你现在观察你所在的当下环境,以为看到种种万物现象的同时存在,
但其实你的所见现象并没有在同一当下同时存在。
你其实是在体验某个你自己时空范畴内的所觉万物境界。
你现在看的与你现在听的,并非是在同一当下,但你会觉得是同时存在。
你现在所觉的同时种种现象,其实是在你体验所觉的某种时空范畴之中。
无色清净虚空的存在,是在于你想的概念;时空万物境界的存在,也是在于你想的概念。
而你对于概念法存在的执著,会使你落于观染妄想境界。
大乘密乘从返寻自性,开始证悟初地菩萨的无方清净无边虚空,就已默认我执观想。
另是原来自修证悟观智,并无我执观想妄见;而后在大乘密乘传承指点下,认执自性。
而执有自性我见的慧观修行,是无法脱离观染境界。
在巴利四部圣典中记载的佛陀教导弟子的修观心要,就反复告诉弟子于一切慧观现象中,
要秉持如下观点:‘这不是我,这不属我,这不是我的自性’。
只要在修行上有自性见(真我见、本原见),不但是凡夫无法证得初果;
就算是初二三果圣者,也有可能因此而无法当生证得更高果位!
譬如初果圣者虽然已去我身见,证知五蕴无我,但尚有我作见、我所作见、我慢势见;
如果祂认为有某种我作自性(有某种自性真我在造作五蕴变化)的存在,就难证二果!
: 八地菩萨是在觉知虚空所显清净境界,证悟上乘生灭观智,破除时空与万物的存在妄相,
: 即是禅宗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乃是证得粉碎所觉之实体连续相(真空三昧)。
: “虚空粉碎”是指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妄想,证知时空乃是概念幻相。
: “大地平沉”是指打破万物实体的存在妄想,证知万物乃是概念幻相。
: 会说八地之生灭观智“证得粉碎…之实体连续相”而不说“证得…之生灭相”;
: 因为以觉知虚空所显境界为慧观基础,会证得观察范畴内的如如不动,故说“不动地”。
: 上乘观察当下是每个刹那生灭;而大乘密乘观察当下范畴是一群刹那,
: 刹那进入观察范畴是生,刹那脱离观察范畴是灭,观察范畴中的整群刹那是不生不灭。
: 整群刹那及其因缘关系,就是对应于菩萨所观当下范畴的时空境界万物现象。
: 观察范畴中的刹那群相如似不生不灭,相关因缘又可构成时空变化,故谓“如如不动”。
八地菩萨境界,虽然对应于证悟上乘生灭观智,但并非是专注于当下生灭;
而是照见一己觉知虚空所觉时空范畴之一切种种刹那,在所觉范畴中如如不生不灭。
在此如如不动境界下,唯见万象在所觉范畴中不生不灭,而无法专注于当下刹那生灭。
此如如不动境界是显于无色清净虚空,不舍清净虚空相也就无法破除如如不动境界。
无法破除如如不动境界,也就无法专注当下生灭而破除心念密集而证初果向而初果。
无色界天神因为是以无色定而结生,其生命过程的有分心流都是在无色定。
所以无色界天神本就无法舍离清净虚空相,其修慧观智历程必然落入如如不动境界。
如果无色界天神未证初果,则此如如不动境界会障碍其破除心念密集,即不能证初果。
如果无色界天神已证初果或以上果位,原本已破心念密集,也就不受无色界虚空所碍。
我们欲界众生,可以见无色虚空,也可舍无色虚空。
若要破除心念密集,修观时就应舍无色虚空,不执自性,而直接专注观照当下一念。
破除心念密集,见到心路过程,应该还可再起无色虚空大觉境界,了知其无自性即可。
破除心念密集的关卡,上乘是在证生灭智后,大乘密乘是在证悟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后。
如果其后的慧观时空境界是见到一群如如不动的所觉刹那不生不灭而缘起形成时空万物,
就要舍去显现如如不动境界的清净虚空相,将观照专注在当下刹那生灭,
才能契入所观心念中的心路过程而破除心念密集。
如如不动的慧观定境是不能体会到无常生灭之苦,而且容易会有自性真我存在的妄见。
所以密乘才会有“明空大乐”的修行体验,而如如不动的明空大乐是不见真正三法印的。
要舍去如如不动境界,体会到刹那生灭的无常、苦、无我,才能破除心念密集达初果向。
最后,我想说每人修行观点,实是各有所见!有密乘修行者认为大乘密乘修行高于上乘,
因为大乘密乘修行可证万法不生不灭的如如不动境界,而上乘修行只见万法生灭境界。
不过,我是认为如如不动境界是种慧观大觉定境,是种上乘可谓观染作用的高深境界;
其实不要执著就好,若是执著真有自性存在,就会障碍发起更深观智与证悟解脱果位。
套用《楞严经》所言‘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
大乘密乘修行证地,也是定慧修行的善境界,也有某种广大高深觉悟的福智功德作用;
善用也可救世济生,只是不要将其误认以为是真正释尊佛陀传授的正法解脱之道就好!
在下能力有限,只能尽力说明至此,疏误之处,尚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