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初学者修四念处的障碍

楼主: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6-01 01:38:13
修习四念处所需之定力,有一说是欲界定说,另一说是未到地定说。
但依智者大师所说之《四念处》的看法,得欲界定时,即可起观。
《四念处》:
行者因停心故,得欲界定,或得对治心,在静中功德法门起,即便观
之。
我看了不少南传佛教有所谓的动中禅,我认为也是不错,但对念头要
有强大观照力,就是在杂念愈少的状态下,才能观照到愈细微的念头

一个初学者如果叫他一开始静坐时就修四念处的话,我看他会很难过
的,毕竟没有用止禅之心一境性方式来让念头减少的话,想自然地让
念头慢慢减少,那种效果是极为不佳的。
欲界定与色界初襌都达到了九住心,其区别则是初禅因有轻安,因此
无需费力就能保持在那个状态。
而我对四念处的一个疑问是当快得欲界定时,念头已经不多了,如果
进入色界初禅的话,几乎就是剩下心一境性那一念,此时观就只能观
到那一念是有何意义呢?
我自己是连心一境性那一念都放掉,最后只剩一个“能观之心”而无
“所观之念”,只剩那个如如不动的观察者。
至于“能所不二”,在我体会到是“能观之心”及“所观之念”是一
体两面,那如如不动的观察者即制造念头的被观察者,两者实为同一
个东西。
“能所俱亡”部分,这就还没有心得了。
上面是几年前用“耳根圆通法门”修定+“道家无为法”一阵子的修
习心得。
我用的“道家无为法”,原理就是“自然无为”,方法很简单就是什
么方法都不用,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是修定的方法,但也不是修观的方
法。这种方法的哲学理论基本上是认为识神(人为意识)消失,元神
才会出来,所以意念较重的方法可以说是“武火”,意念较轻的方法
可以说是“文火”,最好通通都不用,但就实际上一开始还是不可能
的。
但用这种方法,除非是昏沈,否则不必特意去观照,还是能觉知念头
及身体状况的,也就是说身心的变化,还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我这派最正统的修法还是从开始正式静坐时,就采用“道家无为法”
的,而不像四念处可先修定,因为没有修定,所以我这个法门很不好
练,静坐过程顺利的话,大概就是念头从少到多(或很多)再到少,
最后几乎没有。
所以,一个没有定力的初学者,你叫他去修四念处,我觉得对他而言
是没什么太大帮助的,如果不退转而落跑就算不错了。
如果是依智者大师的说法,要有修四念处的资格,恐怕人也不多了。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01 04:46:00
连能所不二都没时,就是能所具亡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龙)   2017-06-01 07:55:00
如同做一个有一定难度的体操技巧会要求你的肌力及柔软度达到某一水准,有心学的人自然会练下去。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17-06-01 08:36:00
欲修之心与能修之果,这个自己设计的大铁门。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7-06-01 09:39:00
很好很好的实修分享观察者与被观者皆是妄心不加理会 当下澄明[觉]显现版上有实修分享的不多了 很好 真的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01 19:00:00
离一切诸相,则佛现:)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7-06-01 19:13:00
那我第一个看到T佛现了:) 一起努力 今生成就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01 19:19:00
好呀…今生成就:)记得回来渡我 : p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6-01 20:42:00
佛教中打坐一定要有缘,如五停心观,因为意念只有少数几个如昏迷.意识才会暂时没有作用.如果什么都不想,其实是在胡思乱想,而自己根本没有察觉.定的定义叫心一境性,只要想想这个定义就能明白,要怎么修.
作者: yaqqq (^^)   2017-06-01 22:05:00
止观可以看cool810大大的文章,龙树菩萨的中观是智慧的结晶。~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01 22:44: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