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进大大好!
小弟南部四大化工学毕,出国留学取到高分子材料硕。
近期想从传统电子零组件制造业转换到生医产业,
明白在台湾产业差异,生医产业不容易赚大钱,
但抱着未来会有成长性,且比部分电子制造业有较高机率兼顾生活,
希望接下来的选择能作为长期的职涯发展,所以做了这样的决定,
最近有幸得到两个offer机会,预计三天内做决定,
希望各位前辈能不吝提供建议,
甚至是职涯发展的经验分享或指正,谢谢!
A公司
职称: 生医产品研发工程师
薪水: N
年薪: 保14,人资说加绩效平均会到15.5~16
距离: 需租屋(月租约7K),骑车车程可<15min
工作内容: 生医产品研发(敷料为主),负责配方研发到生产端量产,
需掌握产品开发流程,成本时程等规划,
并要负责过程中大量相关文件撰写
优点: 部门相对新,且受上级重视,应该有不少的发展空间
有一些人员培训课程,有需要亦有机会申请外训
有员工餐厅
每年固定调薪3~5%
公司本业有一定规模,资源应该足够
缺点: 非台面上热门公司选择
部门尚在发展中,单位编制较小,互相支持的能量不确定是否足够
B公司
职称: 生医材料研发人员
薪水: N-9
年薪: 年终加奖金平均14,部门相当重绩效,有数种绩效奖金,表现好的能到16
距离: 可住家里,骑车车程>30min
工作内容: 根据case会接触到各种类型医疗器材或产品应用,根据需求开发,
需掌控时间,成本等规划,过程也会有更多机会接洽厂商,
过程中会与法规及专利专门的同仁合作,也免不了大量文件制定
优点: 部门人才多,有机会能跟前辈学习跟合作
有培训配套,有机会接触各种医疗器材或产品应用,能学到很多
公司于医疗产业有一定资历,相关资源充足
据说表现好除绩效奖金较多,薪资成长也快 (愿景不错?)
缺点: 起薪较低
考绩差可能会面临裁员
N=55~60K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6-02 05:46:00都是研发位置的话,您自己对各公司所要研发之产品熟悉程度与把握如何? 硕士应知研发有风险,以研发为业自己能承担的风险如何?
作者: heartymax 2020-06-14 23:07:00
医材研发别想的太美好 除了烧钱还是烧钱
A公司我觉得是大公司转投资部门。因为制度完整,这样前提下我建议要多考虑主管的个人特质
作者:
agagy (Mos)
2020-06-16 20:27:00不是针对原PO,不过大家真觉得洋硕博会比较强喔?...不清楚国外的生态,听说不用做什么实验也不用发paper的也有我还碰过两个欧美名校回来,实验被本土私硕电爆的orz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6-16 21:50:00研究有不同专精,论文不必然包括实验。至于发期刊论文? 如果走业界不发学术期刊论文,有差吗?硕士学位论文或者毕业技术报告啥的也是属于写科学报告的训练。
作者:
agagy (Mos)
2020-06-17 20:10:00sorry补充一下,碰到的刚好两个都做遗传学的博士所以是必须进行实验的业界当然不一定要看学术论文如何,但一个无业界经验的新人也只能看看发表的论文到什么程度来评估我主要是好奇上面回文,认为洋硕士40K、甚至55K以上太少业界的重点,不应该是看能力吗?除非应征的职位是会面对国外客户或外国法规不然洋硕、土硕,真的有能力上的绝对差距吗?另外,如果一个博士的毕业论文写的很差你会相信他进业界后会做的很好吗?是不是多少会怀疑一下,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呢?是不是会多少怀疑一下,对方真的有能力接下这个职缺呢?除非对方面试表现很棒,或有其他加分点,或是很有业界经验不然对新人来说,毕业论文如何,多少会有影响吧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0-06-25 19:56:00上面所谓拿学位时有出论文但水准堪虞,乃推论此人专业堪虞。这个推论大体上合理。但这和更早先的宣称无关更早先是主张:不用做什么实验也不用发paper的也有并据此质疑: 洋硕博会比较强喔? 这种推论不合理业界的重点,不应该是看能力吗? <- 既然知道这点,就该知道,业主征才的位置需否做实验或学术研究的能力才是关键另外,“做”实验,和知道应该做啥实验,以及能够正确解读实验数据的意义,侧重点明显不同。更别提设计实验仅就本征才案来看,没看到必要做实验的地方,也没看到做学术研究的地方。做学术研究和业界研发产品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