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6BTC会后报导 文末Q&A有许多精彩意见

楼主: ababybee (KK)   2016-09-06 20:54:24
2016 年生技产业策略咨询委员会(BTC) 会后报导
http://www.geneonline.news/index.php/2016/09/06/2016btc/
台湾行政院 2016 年生技产业策略咨询委员会(Bio Taiwan Committee, BTC) 于 9 月
6 日上午十点在福华饭店举行,此次会议以打造台湾成为国际生技医药产业重镇为主轴
,现场包含台湾行政院科技会报副召集人吴政忠政务委员、中研院院长廖俊智、台湾科技
部部长杨弘敦、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及海内外 BTC 委员专家等产官学研各界代表约 150
人参与,针对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的“人才、法规、智财、资金、资源以及选题”六大项目
作深入探讨。
行政院政务委员 吴政忠在开幕致词表示,生技医药产业是台湾行政院依据蔡总统施政蓝
图,在“创新、就业与分配”的施政大方向下所规划推动的策略性产业;台湾生技医药产
业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目前全台有 15 家上市柜公司、19 家医学中心、124 家临床试
验中心,以及严谨的药品审查制度,今年生技医药产业的营业额达到四千多亿新台币,民
间投资约五百亿元,若能与台湾的强项 ICT 产业结合,将有机会成为国际生技医药研发
产业重镇。行政院特别提出“亚太生技医药研发产业中心推动方案”,协助推动生技医药
产业的发展,而未来一、两年内将加强生技人才的延揽与资金的募集。
台湾大学 杨泮池校长于会中表示,全球精准医学和 P4 (Predictive,
Personalized,Preventive, Participatory) 医学的时代来临,台湾医疗技术在国际享有
盛名,全球前 200 大医院中,台湾占了 14 家,仅次于美国及德国,排名全球第 3,也
是亚洲第 1。台湾拥有高居国际医界翘楚的 12 项医疗技术,如颅颜中心、肝脏移植、人
工生殖、人工关节置换、眼科及植牙手术等,以及优秀的研发人才,并已建立优良的生技
研发环境平台等,期望政府后续可在调整法规,建构友善研发成果产业化环境;政策推动
的弹性与延续性;国家级医学中心应将推动转译及临床试验列为首要任务,以及多鼓励成
功案例等方向来努力。
英国 Archigen Biotech Ltd.董事长 杨育民,分别从国际经验与台湾内部契机,提出全
球趋势观察,鼓励眼光要长远,善用台湾特色,并以科学数据事实为本,建立研发成果产
业化的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有效开发人力与财力资源,方能促进生技医药产业的永续发
展。台湾可向生技医药产业的重镇─旧金山和波士顿的生态学习,并与 ICT 产业互相结
合,发挥更大的效益。另外,他也提到十年后全球生技产业的趋势,大药厂的研发能量将
会下降,而如硅谷 / 波士顿的中小型企业将兴起;单株抗体、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干
细胞和 RNA 相关疗法仍为热门项目;未来生技产业将迈向工业化、普及化及平凡化,因
此质量、速度、弹性、智慧财产权,以及 process development 的能力将是胜出的关键!
下午场次“亚太生技医药研发产业中心(推动草案)”构想报告,行政院科技会报副执行秘
书 丁诗同指出,方案推动包含完善生态体系及焦点领域发展,整体规划上软件与硬件兼
顾,不仅持续鼓励创新,也在地方串连北中南的生技园区与在地产业能量,积极拓销既有
利基药品与医材。整体的产值目标预计由现有成长 6%,借由政策鼓励创新、突破以及既
有利基产品的向外拓销,将成长提升至年成长 9%,包括新药、创新医材及健康福祉的创
新营运模式所带动的突破性的成长。
接着在完善生态体系方面,科技部生科司司长 蔡少正于会中报告表示,目前我国生技医
药产业生态体系仍有改善空间,因此政府针对“人才、资金、智财、法规、资源、主题”
等六大面向,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
>人才培育:延揽创新研发与产业经营高阶领导人才
>智财保护:强化智慧财产保护、提升技术移转效能
>法规完善:推动国际标竿法规标准协合
>资金募集:营造友善经营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资源整合:整合生医核心设施与资源中心、支援生技产业创新研发
>主题慎选:慎选医药产品研发主题、聚焦及掌握东亚疾病之特殊健康照护。
希望借由这六大行动措施的推动,健全生技医药产业的生态体系,以达成亚太生技医药研
发产业中心之目标。
在 Q & A 时间,产业代表也针对政策推动草案提出意见,其中以人才、法规、资金与南
向政策讨论最为热烈,归纳重点如下:
1. 制度方面:
>陈委员表示应设立一个单一窗口(已有的话应该广为宣传),让大家遇到问题能够反应。另
外一个建议部长觉得应该修正的事情,只交待权责单位修改是不对的,应该全面性的考量

>医材方面刘委员提出,每个国家产业策略不同,日本、韩国法规偏向保护内需市场,中国
则仿照美国,希望政府能考虑是想要去抢美国市场,还是全球或是南向?我们产业策略的
方向要朝哪里走?这样制定法规会比较实际。
>林秋雄委员:“韩国政府在纽约设立 KHIDI,帮助所有韩国产商在美国蒐集资讯,让韩国
厂商知道美国市场的动态,以利后续的市场布局,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杨育民委员针对现场法规松绑问题提出解释 ,应该要松绑现有法规,把创新能量释放出
来,执法也要松绑,心态要改变,替国家发展产业,这些法规应该不是来限制,而是指出
一条道路,让国内产业跟人家竞争,司法改革是很大的题目,就是执法心态要改。
2. 南向政策:
>部分产业代表希望政府能明确说明南向政策的利多,并在南向政策上给予进入东南亚市场
的法规、制度与外交上的协助。政务委员回复:“欧美市场仍是第一市场,很多的医材在
欧洲卖得很好,南向是因族群接近,所以觉得非常有机会,相关细节将在明天的药品医疗
器材讨论。”
>杨育民委员表示:“南向政策是一个 promoter,而不是 screener。”
>产业代表另指出美国市场仍是生技医药产业最大的市场,建议台湾生技产业布局应以健全
、完善的美国市场为主,才能真正创造利多。
3. 人才:
>积极弥补产学上的落差,改善博士生的就业情形;台湾虽然有良好的研发能量,却在
Business model、Marketing、风险管理等方面差强人意,因此无论是生技公司求才或校
园里的人才培育,除了本身的专业领域,也应注重擅长行销、管理、商业模式等的人才。
>产业界代表认为延揽国外人才仅能解决短期问题,培育能与产业接轨的本土人才才是长久
之计。另有产业代表指出,台湾环境无法提供足够诱因和友善的环境留下高阶人才。
4. 资金:
部分产业代表表示,此次会议并无财政部、金管会等单位代表出席,如何期待新政府能有
效整合跨部会的合作 ? 期待行政院发挥号召力,制定出能有效执行的产业发展计画。
楼主: ababybee (KK)   2016-09-06 20:55:00
以下欢迎无缘到现场的各界菁英给予建议<(_ _)>
作者: remax (就叫做暱称吧)   2016-09-06 21:07:00
讲这么多没用啦,把薪水调高才有意义!薪资高还怕找不到人才,还怕人才外流吗?
作者: Malzt (摇滚小兔)   2016-09-06 21:48:00
“另有产业代表指出,台湾环境无法提供足够诱因和友善的环境留下高阶人才”这句也应该给资方 @@台湾资方无法提供足够诱因和友善环境给员工 人才都跑去别的产业了 也无法吸引跨领域的人才投入....
作者: anneying (11/29 青年投票)   2016-09-06 23:11:00
政府有办法解决台湾生技产业的低薪问题吗?只请资方与谈是否能拉高薪资,解决人材外流,感觉都是请鬼拿药单台湾药厂爽爽赚,不愿意利润分享员工,起码科技业还愿意高薪聘用。医院压榨医护人员,血汗劳工,另头不断压低台厂成本,怎么没看到政府检讨医院获利?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9-06 23:38:00
之前空服员的声音政府听到了
作者: herbertlai (be a better MAN)   2016-09-07 08:34:00
我应该比较衰,一直遇不到有“产值”的博士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6-09-07 13:16:00
块陶啊..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9-07 17:08:00
有人才也要懂得用法 一些老板聘了博士然后命令他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也不参考博士的意见 因为业界经验最重要学界的经验都是披 然后再抱怨博士没有用甚至更抱怨博士"意见太多" 不如硕士听话
作者: Zerose56520z (罪不在人,在心)   2016-09-08 14:47:00
炒股做show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