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wflag (new one)》之铭言:
: 今天满月回诊
: 体重完全没有增加! 完全没有
: 一路以来都是亲喂母奶
: 尿布量也有到,六包有重量的不是问题 (但没有去量测多重就是了)
: 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
实在有点看不下去......免得之后闹出社会新闻就来不及了
直接帮妳找统一计算公式:
所谓尿布量有6包重的重量算法是:
算法 : 尿布称重法
新生儿1次尿尿的重量满月前是50-100g重,换算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瓶养乐多倒在尿布
上的重量。
1片足够重量的尿布 = 尿布重量 + 100CC养乐多的重量
宝宝一天要有“6包这么重的尿布”才代表真的有喝到足够的母乳。
再没时间,也请准备一个空的垃圾袋,里面只装宝宝的脏尿布,晚上要倒垃圾前稍微称重
一下就知道了。
算法2 :公式计算法
杨诚嘉医生的尿量公式:
宝宝每公斤、每小时应该有2-3cc的尿量,以24小时计算。适用至宝宝4个月大吃副食品前
的算法。
看不下去所以决定按计算机帮妳算好。
妳的宝宝2750g(2.75KG)* 24 * 2/3 cc = 132g ~ 198g
白话就是妳的宝宝的每一片尿布至少要介于132~198g 之间才叫做有符合重量的尿布。
一天六片,扣除尿布原本的重量,增加的重量至少要介于792g到1188g才正常。
: 目前归纳可能...
: 1. 白天他真的睡比较少,可能一两个餐期不睡觉,白天睡觉的时候
: 摆回床上很快就醒了,很浅眠,但晚上过夜目前快要不是问题了(五个小时晚上达成
)
晚上睡过夜有两种可能。
可能一:真的是天使宝宝,恭喜你抽到上上签!
可能二:低血糖昏迷,可能会影响脑部发育、新成代谢............那就自己负责就好。
: 2. 有没有可能其实我奶量根本不够?有没有可能每次我的奶量只有某些特定的CC数
: 他有喝,但每次都只能喝到固定的CC数?可是尿布也有尿量
尿布有尿量 不等于 尿布有达到标准量
我想起小儿科医师来月中卫教的时候讲过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妈妈在月中的时候不学亲喂,回家后嫌弃麻烦就开始转全亲喂。
为了要拼全亲喂,于是回家一周后连睡前配方奶也不给了。
两个月回诊打预防针,体重比出月中的时候,只有增加100g,想当然尔当然是不及格。
妈妈一直强调“每天都有6片尿布的重量”
并强调“宝宝每2-3小时才喝一次奶”。
可是真相为何呢?
真相是:所谓六片重量的尿布,每一片的重量大概跟宝宝的口水巾沾过水拧干后的重量差
不多,但妈妈的认知却是“只要有增加,一天有换六片尿布”就够了。
宝宝满四个月后,一天的尿布量加起来总算有其他瓶喂配方奶宝宝满月时一包尿布的重量
。
真相二更惊悚。
所谓宝宝每2-3小时喂食一次的说法,实际是宝宝一直哭泣,所以妈妈每个小时都在亲喂
。
只要宝宝一哭泣,检查完尿布就一直塞奶头给宝宝亲喂。
因为妈妈相信“宝宝不会饿到自己”、“亲喂无限畅饮,只要刺激奶头就会有足够的母乳
”
觉得挤奶辛苦,再加上极度恐惧宝宝会乳头混淆不接受亲喂,所以选择忽略自己不管怎么
挤奶,都从来没有追上宝宝一天喝的量的事实。
只是一直到强调自己的体质有问题,不管怎么挤奶,挤出来的量都会比较少。催眠自己只
要亲喂,宝宝是能自己喝到足够量的母乳的。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真相和病人的说法差异这么大呢?
因为这位患者本身是幼教老师,再加上家里有人是小儿科人员,所以医师的说法,她很清
楚,当然也就知道要怎么在医师面前表现得很正常。
幸好,家里有人觉得不对劲,偷偷把这位妈妈丢掉的尿布收集起来拿去称重,再装上监视
录影器才发现妈妈根本是无时无刻都在亲喂,才发现宝宝哭闹根本就是因为吃不饱。
这位病人是这位小儿科医师的亲姐姐。
我们的小儿科医师因为建议可以挤奶瓶喂、补配方奶,所以当然是他姊姊心目中的“亲喂
母乳猪队友”。
幸好,小朋友的舅舅没有因为被骂而放弃,还随时保有警觉心,在小朋友生长曲线掉下去
的时候拉了小朋友一把,不然后果大概不堪设想。
: 再者,有人听说过泌乳会有封顶吗?有可能我泌乳量不够吗?
公式都算给妳了,只能祝妳好运了。
希望对妳有帮助,也祝福宝宝可以早日回到正常的健康曲线。
补充一下:
关于小朋友的体重增加公式。
1. 体重计算法
宝宝出生后,因水分与胎便的排出,体重会持续下降。
出生后第4~5天,体重会下降到最低点(下降的幅度不要超过出生体重的10%,若下降至
出生体重的7%~10%,可以请专业人员评估哺乳状况并给予适切的建议。
一般到第7天,宝宝体重应开始增加,不应该仍在下降。
一般正常的宝宝,有喝到足够的奶量的状况下,在出生后的10~14天就会恢复到出生体重
。
之后平均1个月需增加至少600g(6个月前),可以参考宝宝手册的曲线图。
透过观察宝宝体重的变化,家长可依此判断宝宝的喝奶量是否足够,或肠胃吸收功能是否
正常。
2. 生长曲线比对法
孩子的生长只要持续位于“同样的百分比”上即可(例如:总是位于50%的位置,就一直
沿着50%的那条线生长。)
但若数值低于3百分位或直接掉落2条线,就是有问题,请寻求医师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