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Dfor2010 (116)》之铭言:
这有什么好砲的?!
我自己就是台风天飞出去的乘客,因应一家超级大客户被老板强迫要求去国外支援。
丢上机票免得被说是假造的,不信的也可以去喂google看找不找的到一样的,看到旁边
贴胶带是准备要报帐用的。
当天过关后在免税店闲晃之时,就有听到路过的机组人员在讨论今天可否顺利起飞?
瞬间就觉得今天应该不好过,在13:45开放登机时,还是天气晴朗,等到在排队等候起
飞时就已经开始下雨起大风了。
起飞时,大概是生平第一次享受到什么叫做胸口压大石的难受感觉,不像以往只是有
一种身体强制向后的感觉。看着对面的空服员也是一脸有点难受的样子,机上也是有乘
客觉得很难受。
在飞行的过程中,大约起飞后约一小时内就经历两次很颠簸的乱流;而后到新加坡的
途中,又经历两到三次的不规则乱流,忽上忽下的,空服组员多次小跑步到座位上坐好
扣上安全带,这大概是我飞过最累的一次,比之前法兰克福直飞台北中间没有电视可以
看(坏了),也无法睡觉(隔壁小孩子一直闹)还要累上好几倍。
我很谢谢愿意在这种天气还愿意出来服务旅客的机组人员,因为中间的过程的确严重
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又要安抚旅客(我那班超多家长带小孩子),又要顾虑安全,这
种服务精神的确值得令人钦佩。
但是,对于在这种天气选择不愿意出来工作的机组人员,我也不愿意去苛责他们,因
位在这种天气下(我指的是在台风肆虐台湾,大风大雨的情形下),光出来到公司报到,
中间出了什么意外,即使公司愿意道歉与赔偿,我也不觉得可以完全弥补假设意外所带
来的痛苦。
今天长荣的机组人员在合法的情形下:
→公司有天灾假
→公司也准假
要过度苛责他们没有服务精神与热忱,以我自己的想法来看实为太过了点。天气这个
自然现象,本来就难以拿捏,谁会知道在大风大雨请假、却在五到六个小时后变成风和
日丽,这样的变化没有人可以掌握的到。况且,热忱与性命相比,孰轻孰重正常人应该
分的清楚。
姑且不论请假人数多寡、请假当天机组人员的私人行程为何,就我自己的立场是认为
已是请假,就不应该过问其行程为何,除非是需要证明的假别,例如连续病假。我也有
听到有长荣的机组人员是有意愿支援公司,不过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我也不再多
说;但是对于一家早已掌握请假人数资讯却无法好好进行资源调配的上市公司,老实说
这样的管理其主管应该可以被火掉了,根本就是不及格。
根据被水桶的那位:航空界是有一句熟话:叫做飞得上去,飞机在空中会比地面安全
但是前提在于‘飞得上去’,飞得过程中间发生意外,谁要承担责任?
最后,针对罢工行为(姑且顺从新闻所说)的合法性,的确以台湾法律并没有声明罢
工要预告,并且请假的机组人员是公司依法律给予准假,即使舆论多数倾向反对(?,
但是这一切的确是合法,而且需要反思国内的劳工环境其实越来越严峻,会采用罢工的
行为基本上已经是赌上自己的未来了。长荣之前发起筹备机师工会的那位副机师,因为
某些理由(不能说的秘密),已经离开长荣准备转去东南亚某国担任机师。换句话说,
其实可以看看,多数人的思维,还是比较偏向帮资方讲话而非劳方。
国外的罢工我有幸目睹两次,一次是德国幼儿教师、一次是DB铁路,两次都有预告,
但是带来的不便仍是相当巨大。而我和德国同事在讨论罢工事件时,很多人的看法为可
以忍受其不便乃是因为罢工的诉求相当清楚并且的确是有所本,进而要求资方对于劳工
环境与薪资要求改善。
这次的事件,站在旅客的角度上我可以理解在桃机生气旅客的心情,但是站在同为劳
工的立场上,我并不认为机组人员有任何问题。也许台湾还是要再多一点讨论与进步才
有办法找到一个更适合的方式来处理未来台风来临时,该如何因应。
小小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