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秘密与谎言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7-22 23:40:06
※ 引述《infero ()》之铭言:
: 我并不特别喜欢《秘密与谎言》,
: 但这部电影实在没那么简单,
: 而且麦克李绝对不是一个不太在乎画面的人,
: 或以原po用语是“不以构图取胜”。
: (虽然原po用“构图”,但推文提到颜色,我想指的应是画面整体)
非常感谢不但详细回文还附了图
要截图其实还要花费额外不少的时间
我到后来除非是在blog上提到真的很喜欢的片且必要
不然都是只用文字稍微叙述一下带过了
刚好这篇回文让我想到一些之前想过但还没谈过的问题
或许可以趁此厘清一下
的确我在行文中不是很严谨地使用了“构图”一词
但要仔细去谈我自己会把所谓的画面好分成两种
一种是片中有很多很漂亮的空镜头或者是(狭义的)构图精密的画面(前者例如侯导)
另一种则是透过画面清楚示意(例如Hitch)
当然这两者是不互相冲突的
而我之前的行文看来指的应该是虽不符合前者但符合后者
下面就先依著回文聊一下我自己也有注意到的地方
或许对于讨论会有一些帮助
: 主要场景有三:
: 生母的家:生母是工厂女工,女儿是清洁工
:      家境贫穷,屋子破旧、杂乱、狭窄,墙面带花纹
: 弟弟的家:中产阶级,丈夫是小有成就的摄影师,但夫妻会吵架
:      场景较不杂乱,但多面墙壁是阴冷色调
:      经常带到网状铁窗、卷曲的窗帘,卧房的墙面有花纹
: 弃女的家:几乎以黑白构成,墙面无花纹
:      弃女从头到尾都穿黑衣,职业是验光师
:      因为她是最在乎真相、拒绝秘密与谎言的人
弃女的服装也是我觉得可能有问题的地方
因为弃女是黑人
但她有几场戏穿着全黑的服装
看到的时候当下是觉得还满怪的
其实不难发现这部片在服装上极为讲究
一直打算透过服装明确暗示不同角色的身分地位
例如宴会中女主角和其弟媳的耳环对比就很明显
但在此角色的肤色和服装颜色不搭调的问题实在是太明显了
: http://i.imgur.com/OJfIRmN.jpg
: 这张是生母第一次接到弃女电话,
: 吓坏了,挂掉电话,听见电话再度响起,
: 十足惊恐地往电话方向走去的画面,
: 她将从摄影机后方、由右进入这个被诸多线条框住的狭窄牢笼;
: 全片镜头几乎都跟着角色动作,多为平视,
: 这颗着力较深的低角度、微微仰视的镜头,
: 显得十分有力却也不轻易被察觉,
: 足以默默引导观众感受此一抉择的艰难。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 画面中央很显眼的亮黄色背心是小女儿的工作服,
: 仿佛替代小女儿在场,
: 具象化母亲担心认了大女儿、小女儿会不高兴的疑虑;
这边可能就是我在认定上和原po有歧异的地方
我当初在看时也有注意到墙上有挂清道夫的背心
但当下的第一直觉是觉得背心上的反光条在画面中很突兀
: 2.
: 接着弃女去查资料,
: 绿色的入口招牌、红色的书架都很醒目,
: 当她找到地址,决定开车去瞧瞧时,
: 就连开车的过场镜头,这种随便拍拍可以了事的画面,
: 都闪过两台红车、一台红色公共汽车,
: 这是巧合或故意?英国很多红色车子吗?
: 我不敢说,毕竟实景拍摄太难控制,
: 但弃女去领养中心那段,
: 她旁边就有一台很小、不起眼的红色公共汽车模型。
: http://i.imgur.com/IV54MVa.jpg
我查了一下这部片的成本
大约是4.5m
单位应该是美金
不知道有没有换算物价指数
我也没有进过国外剧组
不知道这样的成本会操作到什么程度就是了
例如像是连行车都是由crew开车驾驶
但如果这样的话
如果不是搭景拍那就要封街
不过街景看起来应该是实景
其实我一直在想有没有哪个好莱坞的剧组的企画书是有出版的
如果有的话说真的还满想买来看看的...
: 3.
: 弃女开车到了生母家门口,没走入,
: 弃女坐在车上的画面里,背后有个红色的门,
: 而她的视线望向生母家的蓝绿色门。
: http://i.imgur.com/impZDqK.jpg
: http://i.imgur.com/DiIetcM.jpg
这边很显然是刻意安排的颜色
毕竟说真的要改门的颜色说真的并不难
但单就原po提到的这个地方而言
那要怎么解读才好呢
再来就是一部片赋予一个颜色某种意涵
这样的手法在电影中确实很常见也很合理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意象是否能有效传递
例如这里女主角(即生母)的家门在画面的大小比例上
我当初在看的时候是没有能够立即体会到那种宅门深锁的感觉
: 接着谈谈生日宴会上的这场烤肉戏,
: 原po认可母女第一次会面的长镜头有凝聚张力的功能,
: 却不认可烤肉这场戏的五分钟长镜头,
: 在我的理解里,这颗镜头既在凝聚张力、也有消解,功能复杂得多。
: 借用希区考克的语汇,
: 这是一个“餐桌炸弹”的紧张戏,
: 只是炸弹不在桌子底下,
: 是坐在椅子上一身黑、格外突显的“不知名访客”(大女儿),
: 她是生母的秘密,餐桌众人不知她是谁,
: 但观众知道,也知道秘密可能随时引爆。
: http://i.imgur.com/mEf36e4.jpg
Hitch的这个说法我也有听过
但这场戏我会想到的是和之前弃女和女主角两人在珈琲厅里的另一场戏
因为构图方式是几乎一样的而起一镜到底
我当初在写文时脑中是把这两场戏联想在一起的
但这两场戏的气氛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我才会觉得不喜欢这样的构图和安排
当然还有就是之前提到的
个人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种刻意安排一个很大的位子给摄影机的作法
当然原po提到下一场戏便开始有比较多的细碎的分镜以做出对比
这样的联想当然也是合理的
但对我而言和之前在珈琲厅里的戏构图上的相似度实在太高了
以至于我会质疑为何相似的构图在气氛上的拿捏却不同
: 不过在风格化与写实性的拿捏上,
: 他已是当代执行最好的几位了。
: 对于这样的导演,
: 倘若观众没有察觉他在形式上的操作痕迹,
: 或许就是他最大的胜利。
这边连着原po下一篇提到的选角想谈一下另一个话题
其实就原po上述对于Mike Leigh的分析看来
他是希望尽量能够呈现出现实的样貌
以至于他在选角上甚至不采用面貌姣好的明星演员
但无论是舞台剧还是电影都不是现实生活
因此不管是哪种手法都一定会有导演理念的涉入
例如原po之前提到的人物在画面中被框住的构图一定也是刻意的安排
当然梳化和画面颜色的选择也是
我自己的立场是
画面在视觉上要能够确实呈现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感觉
因此例如在选角上
我自己是不会坚守是否非得要或不要用明星演员
(除非有商业上的考量,但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重点在于演员的外貌跟表演
是否能够确切传达作品想要表达的部分概念或整体氛围
同理可推例如透过构图传达概念等环节
所以或许就我自己要求明确的立场而言
他的不着痕迹对我而言第一直觉就是不够明确
因此从我自己的立场看来
或许可以说Mike Leigh对我而言有以下几项特色:
1. 细节能够非常明确呈现出角色设定以呼应剧情;
2. 构图和颜色的选择由于追求不着痕迹,以至于对我而言可能有不够明确的问题
这很难讲是风格的不同还是一翻两瞪眼有对错的问题
只能之后持续讨论看是否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厘清了
如果之后有看他其他作品我会再po上来分享
我以后也会多花一点时间多注意Mike Leigh一点
毕竟之前就是加减看并没有特别留意
也感谢原po的回文
这大抵是我自己po文能够抛砖引玉感到最开心的回馈了
再次感谢之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