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语言的运用

楼主: KDDKDD (KDD)   2014-12-12 20:15:20
  我相信各位老师多少都有面临过学生对题目一片空白或隔堂就忘光内容的冏境,
因此本文将分享与讨论自己的一些作法。
  家教老师和补习班老师或学校老师最大的差别,在于可以仔细去观察学生的在学
习时动作和心理想法,从而引导学生去建立适合个人特质的学习模式。因此老师使用
引导语言的重要性即非常重要。
  小弟最早接触到相关领域,是在心理系相关课程中及后来自行翻阅书籍,因此若
有观念错误,请高手指导。
  而后来在接受体验教育的相关课程中体悟更深,在体验游戏中,当引导员说完规
则后,每个人对于游戏或规则都会有不同想法及表现,例如有人会明显勇于表达自己
的看法、有人会顺从他人、有人完全不理解游戏规则。
  试想看看,当老师在讲解完课程后,学生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形,对于课程有自
我的解读和想法。当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只顺从老师的想法,但是否有不同的作法呢

         ( 体验 反思 归纳 应用 循环圈)
  个人的作法是先让学生写完题目,在借由写题目的过程中去观察学生的作为,例
如思考时间的长短、计算过程的步骤、写题的速度快慢、正确性等等,去决定下一步
。当发现学生问题时,先区分出是严重还是轻微问题,若仅是轻征问题,自然不必多
所着墨,然而严重问题则不必急于告诉问题所在,而是先借由适当问句去引导学生,
例如:
  你是否知道此题在说什么?
  你是否完全不会写?
  你还记得这单元在讲什么吗?
  能不能说说(xx单元)在讲什么?
  
  我会希望学生去讲出自己的想法。而当学生讲出想法时,老师可以适时写出关键
字词,等待学生讲完时,借由老师再复述一次,并逐一和学生讨论漏掉什么观念、那
边用词不够准确、那种说法更好等等去帮学生做到反思的动作,并且在纸上(或板上
)去帮学生画出线条,说明每个关键字词的连结性(其实是心智图运用),并在最后
重新检视题目或另写相关问题确认学生是否已懂。
  在和学生沟通时,在不离题前提下我会避免打断学生讲话、适当用词鼓励学生继
续说下去、不用过于诘问语气造成学生厌迫感。
  
  过度否定学生只是造成学生更加失去自信;语气柔硬的拿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
习效果,所以得适当小心;辨别学生的动作和思考过程,更有助教学成效;同理心应
用更是重要,更是吸引学生能否专心上课的要点。
  
作者: gjynh (CHUNG )   2014-12-12 21:49:00
推一个
作者: Tiderus (嗜欲深者天机浅)   2014-12-12 21:49:00
笔记ing
作者: diego99 (誰是我的小天使?!)   2014-12-13 00:42:00
推!!
作者: yandin (蒸笼)   2014-12-13 15:30: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