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南印度游记【十三】鱼眼女神庙-主殿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1-09-01 10:41:24
~※ 鱼眼女神庙-主殿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994415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有些宗教的神塑造得超然无私,随时都在倾听凡人心事,也有些跟希腊神一样斗来斗
去,比人间八点档还要精彩,民众的祈愿嘛,心情好再说。印度神的爱恨嗔痴有点偏向后
者,甚至在庙宇供奉上,也跟俗世一般,有不同功能的厅室,有很人性的作息,这一点在
“马督赖”的“鱼眼女神庙”(Meenakshi Amman Temple)特别明显。它从清晨开放至中
午,接着就是很长的午睡时间,直到傍晚四点才再开门迎客,然后跟信徒们相聊到夜深。
这样的设定当地人早已习惯,或许还觉得合情合理,但对我们这种观光客就挺困扰,
假使没办法一大早抵达,就得加快脚步,赶在太阳落山前,把室外的景全部拍完。最早看
到旅行社的时间表我很忧虑,这是占地颇大的复杂景点,四点才去排队等进场,又不可能
拖到八九点才放饭,若变成走马看花,不就等于白来一遭?不太懂为何都把早上的精华时
段拿去拉车,应该有更好的调配方案吧,然旅行社只是一直要我放心,打包票时间绝对够
,完全没有再作调整的意思,而我既在多方衡量之后选择了这家,也只能催眠自己要相信
专业了。
离开了“马督赖纳亚克王宫”,领队带我们来到庙前的一间艺品店,说已经跟店家谈
好,可以在这边暂搁背包,因为进庙不仅要脱鞋脱袜,相机也禁止,只能带钱,唯一的福
音是,手机不在禁物之列。大致将身上物事理好,我飞快出了店门,把握天光还足的时候
,在集合前多拍些环墙景致。
离店最近的是北门,也是等会儿要进场的地方,这个被称作“Gopuram”的塔门有近
五十公尺高,一如网络文章所述的气势逼人。尽管前几日到访的几座寺庙也有类似设计,
跟它一比都相形失色,更何况这座庙共有十二座高低不同的塔门。我仰起头努力盯着塔上
的雕琢,看小立柱小龛室如彩色的乐高组件般,致密堆叠而起,组件风格虽类似,花样却
不同,当中还穿插著姿态迥异的小人像,轻易便撩乱了眼。据说北门早年被称为秃头的门
,因为顶部一直未完成,直到近代才作了最后的添补,现在望去,塔身呈微微的凹弧往上
收束,在顶部覆以长拱状的帽冠,冠侧燄舌张扬,有龇牙怒眼神兽守护,倒也没察觉到什
么年代差分。
若按我的性子,绕庙一周是不能放过的课题,更何况南门说是最高最华丽的一座,然
此庙纵横皆超过两百公尺,短短几分钟根本无法完成,我只能快步拐过转角,去西门那儿
拍了几张照,再跑回来集合。而仅仅这么一会儿工夫,虔信的印度人已男女左右分列,将
人龙串得无敌长。望了望,男人们多半上身赤裸,下身穿着传统缠巾,不同于“肯尼亚库马
利”那里呈现的亮橘色调,这儿竟是一色的墨黑,难道有着派系之别?不过喜欢被拍都是
一样的,只不过想以其当个背景,便见他们绽开笑容,还有人手一举,便与我来个亲暱搭
肩,真的是很没有人我界分的奇妙国度。
排了好一阵,过了安检,北门里又是一重环墙,傲立在中段的塔门虽比外门矮了四阶
,那五层的堆叠依旧雕缀繁丽。原以为会就这么一路走走拍拍,朝内逛去,怎料导游却停
在这儿讲起古,描述著寺庙大致的布局。不时飘开往周边拍照的我只用一半的心思听了梗
概,似乎“马督赖”一直以信仰为尊,城市的结构也以此庙为核心,往外发散发展。尽管
“德里苏丹国”入侵时,整座寺庙都被倾毁,后来的“马督赖纳亚克王国”仍一砖一石地
再次砌建,让它有了更阔伟华丽的规模。
无从知晓是因着怎样的思路,南印这种如宫城一般的寺庙,外塔门都是最高的,越往
里渐次跌降,最重要的内圣堂反倒最矮,由一些空拍图而观,就仅有稍微浮凸而出,被称
作“Vimana”的灿金帽冠。纵使如此,空拍图里的庙城依旧相当壮观,塔门如一个个装饰
斑斓的英武甲卫,守护藏于迷阵中的炫亮珍宝。可惜我们这种无权登高的观光客,不论怎
么走,如何仰头踮脚,都是墙下的侷限视角,无法实见其景。
仿佛有着无敌多时间的导游讲了好一阵,终于愿意将队阵开拔,略过了似没开放的内
北门,往东边绕。所谓的“鱼眼女神”,其实也是湿婆妻子“帕尔瓦蒂”的化身,因此在
周边奉著儿子象头神挺为合理,只是步道边的这个露天祭坛颇令人心悸,不知道是使用了
很一般的红颜料,还是献祭了牲畜,大小神像都搞得像命案现场一样,血迹斑斑,这样脏
脏黏黏的,神明真的会开心吗?我有点存疑。
转过了东北角,环道上出现一座小敞殿,找不到名称标注,也没主体雕像暗示用途,
来回看了看,顶多就是几许昂立神兽守着柱身,天花板跟稍早于王宫望过的风格相似,为
多彩的团花拼组。神兽的模样颇奇特,一支像号角的物事由嘴中延伸至地,两只前掌握持
,不太懂代表什么意思。
过了这个敞殿,就来到也是五层高的主殿内东门,相较北门那边以广场相隔,这一侧
却是用名为“Vira vasantha raya mandapam”的厅间串连,厅外有幅盖在战车上的屋阁
图绘,里头坐着湿婆夫妻,上下以填满文字的方格堆叠,还在猜测会否是某种历法,导游
已领着队伍一个右转,穿进内东门。
匆匆跟了过去,门框凝聚的视野里金光绽耀,标志主神所在的旗竿“Kodimaram”往
殿顶直贯而出,由于旗竿上了金漆,再加上打光的辅助,两侧的列柱、再往前的“南迪”
祭坛也都显得橙亮。既有座骑“南迪”,牠所面对的,自然是其主人湿婆的祭殿了,湿婆
在此庙被称为“Sundaresvara”,据说殿前的这个大厅“Kambathadi mandapam”是观访
重点之一,每根列柱的四周都雕了他的不同化身,有的怒目举刃,有的正跳着破坏之舞,
或在山顶逗耍下方的恶魔,或眼里含笑、复现与鱼眼女神的结缡之景。
哪知我才把手机拿起按了几下快门,就被同寝室的医生伯叫去帮拍,而当他为了礼数
也想回帮之际,大批的人流突然涌进且毫无间断。我本想放弃,改去看殿里的其他地方,
医生伯却不死心,一直要我再等等,结果还在等著拍著失败著的无限循环,团员们已不见
踪影。傻眼外加紧张之际,幸好领队冒了出来,说大家都已经走好远了,要我们赶快跟上
,不然会迷路。于是这个被说是重点的大厅,就仅在我手机留下寥寥数张的入口照,逼我
晚上得厚著脸皮找其他大姐要。
压着因人家好意而起的埋怨,我快步追着往内转了几个弯,由书中照片而观,湿婆主
殿的前区雕琢相当精彩,满布著龛室与人像,描述湿婆以各种化身游戏人间、给予试炼。
内圣堂里的湿婆,则以“林伽”形象呈现,有灯座串成的背衬燄环以及蛇首华盖,墙体上
大象和驮兽相间,撑立著圣堂顶冠。
然湿婆主殿仅容印度人入拜,我只能把那些揣想画面丢弃一边,在外头的环道加减看
。环道跟外头那间小敞殿风格相似,多彩的柱头有龇牙小神兽蛰伏,柱身由大神兽昂跃护
守,口中延伸的管状物这会儿与下方的小象长鼻勾卷一起,串连出很优雅的线条。天花板
则化为花圃,有嫩黄、淡紫、粉红的莲花一路缤纷开绽,且仿佛为了怕信徒被殿廊迷阵错
乱,花旁还绘了许多小小的“南迪”与“林伽”。
抬望之际,导游往左方侧门一拐,带我们进入另一段半开敞的厅廊,这儿的天花板不
是方才的团花接连,而是一幅幅的彩绘拼组,画里多半是穿戴珠翠的人物,似乎皆为印度
神祇的各样化身。组图间有两幅较大的,一幅是“鱼眼女神”和湿婆结婚的诸神祝贺,另
幅则为两人在湖岸荡秋千,惬意无边。由这主题,还有廊侧折曲了不知多少层的人龙,便
知“鱼眼女神”的主殿就在旁边大门内。
“鱼眼女神”为何会被这样称呼,已因年代久远,难以考据了,有人说是女神眼睛大
又晶亮,也有说是眼形如鱼身优雅流线,无论如何,都没有遗留下的来源故事猎奇。其中
一个版本说“潘地亚王朝”的某任国王一直没子嗣,跟湿婆祈愿后,得到的却是有三乳房
的奇特女孩。湿婆要国王就这样培育女孩为王位接班者,等到女孩遇到命定之人,自然会
变正常。会说猎奇,则是因女孩成长后遇见湿婆,第三个乳房居然就消失了。所以一切都
是湿婆的自导自演吗?那“帕尔瓦蒂”呢?我不禁问号满满。不过神话当然有法自圆其说
,故事的终尾收拢在女孩其实是“鱼眼女神”,同为“帕尔瓦蒂”的化身,因此若有谁提
什么重婚、感情不专的,都是侮蔑,等著哪天被天罚。
根据书里的图片,女神的主殿比湿婆那儿的素简许多,不见什么雕像饰缀,倒是内圣
堂簷挂垂了成列铃串,挺切合女性的浪漫柔媚,堂里祭奉的女神塑像也金冠灿耀、珠翠满
身,脸上神情仿佛就是婚礼当下的羞怯。信徒们很贴心地为湿婆打造了分身,每晚端过来
同寝,外廊还设有秋千,逢特定节日,会将两位神祇迎来一同荡晃。
读了那么多资料,身为外国人又是异教徒的我,仍旧只能在殿外这间“Kilikoondu
Mandapam”徘徊探看。它的字面意思是鹦鹉笼,早年的确豢养了许多鹦鹉,训练牠们会说
女神名讳,不过现在笼子都移走了,除了天花板那些图绘,仅余两侧柱列的雕刻吸引目光
。雕刻引用了“摩诃婆罗多”史诗,细腻复现了“般度”(Pandavas)五子的形象,“摩
诃婆罗多”说白了,其实很像演了一整年的奇幻八点档,故事主轴都在“般度”这家族身
上,除了各样的王室内幕、权位纠葛、神力咒怨、正道论理,还有颇多令人愣目的情节,
像是一女生百子、一女侍五夫。这多达数百万字的外国文学,我自然不可能全部读过,光
分辨简介里不断冒出的人名就头晕了,仅能多望几眼他们佩弓举棍、威风凛凛的身段。
厅廊开敞的一侧面对长方状的“莲花池”,资料上说朝拜女神前,信徒必须在池边将
自己手脚清涤干净,但也不知是否因信徒太多,已经禁了,整座池空荡荡的,只有象征性
的旗竿与镀金莲花。即便如此,却是寺里难得的视野开阔处,能见到南外塔门在墙后耸立
。全寺最高的它望来的确峻伟,尽管数百年过去,漆色有些黯褪,仍不损一身刻缀的细腻
。最早穿过的北门半数为装饰性柱体,它则几乎由人偶并肩拼组,每个区段都是神话故事
的一个篇章。
换个方位,还有另座较矮的七重塔门,在东边标志女神专属的出入口。依着它的指向
,我们切去另条廊道,这儿的墙面没有雕像,替之的,是整面的连环壁绘。有资料上说是
早年“泰米尔”诗人的故事,但怎么望也没见到什么在山林悠游的闲趣,若说又是“摩诃
婆罗多”倒有几分可能,毕竟框格中华丽厅殿似有着我虞尔诈,战场上宝具箭阵满空横飞
,怎样看都很像一出史诗大戏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