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的时候有发过一篇2018年的文章
时隔一年多之后也来到2019了,整理一下2018年的一些心得
包装材料业:
营业额17与18大抵相同,有部分原因受到工厂回流、中美贸易战
年中之后的一波出货 & 外商客户生存战要推出大量新品的关系
工厂回流方面,18年有久未交易的鞋厂 & 产线早已移去国外的包包厂
回来整理旧厂房,拉了一百多台针车要回台湾重新制造
好在当年他们老板都没卖掉土地,当了十几年仓库
有朝一日还能回来,不然现在工业地涨成这样.....应该就很难回来了
外商自行车客户虽然18有下不错的单,但这是好还是坏很难说
因为刚好自己也有涉猎他们的产品,全世界第一的大量持有第三的股份
我的客户占第二,等于说有点被第一、三夹杀,看起来很像是养着你
避免反托拉斯法,他们要力行突破因此开发出大量新品上市
当然新品是很有卖点,但会不会只是一时出货繁华!?
还是要等19第一季结束之后才知道市场反应如何,所以也不能太乐观
万一真的19第一季上市卖不好,那大概就是高阶消费族群的消费力趋于保守警讯了
旅馆用品业:
该项真的就是今年的痛,虽然营业额也是差不多,但是税前净利率直线下降
等于今年几乎是做白工,因为观光客减少 (跟我们客人的客群有关)
大家几乎都是价格战,大概会撑到有些业者受不了退场吧
2018 大概是接了一些标案维持住营业额,但这些标案的毛利实在是很低
大概是一箱牙刷2000支一支赚2毛还要含运的概念
原本一些竞争同行都采用免费帮你开版+囤货包材之后慢慢出的作法
现在都改成先收开版费+袋子费了,台湾市场小太容易遇到用不完的状况了
加上目前高价备品有很多B2C业者直接进场竞争 EX:阿原肥皂
或是原厂看代理商做得好就直接收回的 EX:欧舒丹
低价的又是一面倒只看价钱,所以真的没有很好做
跟中国、缅甸、越南比,台湾的观光市场真的很难相比
目前最发达的应该就是中国了,从几年前的疯国外品牌变成现在
每间都想打自有品牌的大炼蛊中,因为市场大设计、周边都很敢一直开模
光是瓶子台湾就很难找,因为量太少开一支新射出模没有厂商愿意开发
除非客人自己掏钱开发,但中国这个量很大,所以新的品项一直出现
包装设计也凌驾于台湾,练功练多了进步已是我们无法追上的程度
台湾大概还停在上山采药后就没有新的成功备品品牌
与其烧钱不如引进国外品牌 => 做得好原厂收回去卖 =>做不好再来新的品牌试水温
一点点2018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