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游泳课出意外怎么办?论泳池安全与如何防溺自救
张景泓 22 May, 2023
没想到女儿发生两次溺水状况。根据这位父亲描述:他的女儿不小心从教学长椅中踩空掉
入水中,上课教练刚好背对小朋友没有发现,现场救生员也没有察觉,好险他自己及时发
现赶快把女儿拉起来。
这起事件发生后,我在小学生家长社群发表了我的经验分享,引起了广大的回响讨论,许
多家长分享了在各地看到小朋友从长椅区意外落水的经过。由此可见,这并不是单一非常
态的事件。
为什么意外会发生?是谁的问题?
有教练的教学课程发生溺水意外,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虽然现场救生员没看到实属问
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从长椅区离开落水,发现小朋友落水的几乎不可能会是救生员
。
为什么?因为救生员通常会觉得游泳课有教练在看,应该相对安全。所以实务上,救生员
不会放太多注意力在游泳班的学生身上。
多数游泳中心会开人数众多的团体班,如果年纪较小的小朋友上课,因为身高不够的关系
,教练皆会在上课时在泳池中摆放教学椅,让上课的学生站在上面。
摆放的形式根据上课需求也分成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像是ㄇ字型、T字型、工字型等等。
因此,如果上课的教练属菜鸟教练,刚好专注在某几个小朋友的动作教学上而忽略注意到
其他小朋友时,就有可能发生上述意外。
发生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
小朋友自己踩空跌落水中。
不小心被旁边的小朋友撞到掉入水中。
自己爱玩或跟身边的其他人打闹以至于掉入水中。
有经验的教练会知道如何防止这种状况发生,像是上课前先明确的告知上课规则与说明环
境状况,又或者是让无法靠自己能力回到长椅区的小朋友戴上手臂圈、抑或是透过眼角余
光环伺注意其他的小朋友,都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先学会防溺自救技巧,就可以避免意外发生
现行的游泳教学体制非常习惯仅教学制式的自仰蛙碟等游泳技巧,而非在上课前花时间培
养小朋友的水性与水感。最近我已经连续教了两个新的学生,已经学到自由式了,却根本
不知道什么是韵律呼吸、水母漂和仰漂。
台湾因为历史脉络关系,许多家长是旱鸭子,根本不会任何游泳与自救技巧,所以只能做
到最基本的“禁止”这件事。要求小朋友只去有救生员的游泳池玩,如果去溪边海边一定
要有大人陪同,避免意外发生。
然而,多数成人不会在开放水域游泳以外,其实也没有太多水域安全观念,充其量只是身
高比较高而已。但意外落入开放水域水中时,身高的差距并没有太多获救优势。
会游泳,能帮你在水里顺畅的移动。
会自救,能帮你在水里可以活下来。
因此,在开始学会游泳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各种意外落水后可以帮助自己回到岸边或原
地等待救援的技巧,像是韵律呼吸、水母漂与仰漂。这些技巧不需要太强的肌耐力,而是
需要能够冷静面对、不疾不徐地将动作做出来,就能发挥其自救效果。
家长的心态,是小朋友养成防溺意识的关键
原本在社群的经验分享里,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意外推广防溺自救技巧的重要性。但没有
想到的是,家长们的结论是上游泳课时家长应该要全程在旁边盯梢、又或者是干脆等小孩
大一点再送去上课,甚至出现抵制禁止家长在现场观看的运动中心。
在荷兰的游泳课中,家长是完全不能在现场的,连在其他楼层观看也不行,上课的现场安
全完全交由现场教练负责。而在课程中,并不会教学多厉害的游泳技巧,而是依据溺水意
外现场去设计会需要用到的自救技巧。
我其实也不喜欢家长在旁边盯梢,因为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在现场就“仗势耍赖”,排斥
操作练习或哭闹跑掉。另一种状况是:家长会干扰现场的教练教课,可能是帮忙用毛巾擦
掉脸上的水、进行干涉教学的动作,有些甚至是帮忙念小朋友、或是直接现场开骂。
这类型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不尊重专业的表现。
如果家长对现场安全没有信心,要做的应该是:
安排个人班课程,而不是参加团体班。
选择有耐心会关注小朋友的教练,或是环境相对安全的场域。
提前自己帮助孩子识水性,陪孩子多玩水。
透过筛选好的教练、选择相对安全的环境、安排适合班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市
场法则自然淘汰不适任的教练。而不是要家长上游泳课时如坐针毡,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
孩子安危。
泳池虽然有救生员,但夏天现场人数众多,救生员跟上课教练不一定能看顾每个人。如果
能让小朋友上课前先识水性,学会基本的防溺自救技巧,将大大能降低发生意外的可能。
家长也应信任专业,将教学现场教给教练负责。并透过事前的观察、各方评价来找出适合
自己孩子的课程与教练,让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确保孩子的安全。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718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