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双语教甄议题沸沸扬扬
虽然我也对这个政策推动之急躁感到无言
但还是想分享我这快一年来的双语教学的心得
前年还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就接到敝校通知
回国复职后要做双语音乐课程
那个时候也是很震惊
英语能力可以申请国外学校
但不代表有能力以英语做教学啊(呐喊
最后还是硬著头皮从零开始
帮学校胡乱写了计画申请与教案课程设计没想到居然过了XD
敝校申请了教育部沉浸式英语教学计画
此计画提供经费让学校邀请学科领域教授与英语领域教授入校辅导
这学年我一共开了五次公开观课
其中一次还是大阵仗教育部到校访视根本压力山大
原本像无头苍蝇一般不知道如何教双语
与教授们议课讨论多次后了有了一些英语融入的要点心得
先说比较有趣的点,我目前的学生(中低年级)其实不太排斥双语。相反的,他们发现他们
有听懂教师的英语问句,会很兴奋的用他们会的英语词汇回答XD 英文程度不够的其实也无
所谓就直接用中文回答,或是直接说听不懂,要你中文讲一次。但是也有很躁动秩序很差的
班级,这种就心情很差不想双语,因为一直在管秩序骂人。所以基本上,双语教学要成功,
学生素质还是关键。
一开始我陷入了一个错误观念,要让学生在我的音乐课学到英文,所以我拼命想要如何融入
英语听说读写进去,结果只是造成我自己的音乐教学目标没达成。但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教师应该要负责的(这句是议课时英语教授说喔)。所以,其实只
要配合学生英语课的文法程度适度融入问答、指令或是字汇即可。也不需要全英语教学,这
种不等于双语教学。
在课程设计上,初次上课的班级可以先从课室英语开始
(stand up,sit down, 分组group 1/2/3,叫号number one...等)。接下来可以逐渐插入
简单型问句,比如说Can you...? Do you...?How many...?这种不超过6个单字的句子。这
种很容易引导学生回答出Yes/No的问句适合让学生习惯双语课程。
进阶就可以开始融入学科领域术语,例如在音乐课学四分音符 quarter note。这种专业术
语不需强求学生背起来或写出来,目标只有放在教师如果插入了术语问句,例如how many q
uarter notes?学生能听懂并回答(中英文皆可)。其实搭配黑板上教具或肢体,大部分的
学生都能够回答的出来。
那什么时候不需要用英文呢?学科概念解释的时候请用中文好好跟学生说清楚,因为这是学
生今天要学习的目标。我也必须承认,不是每一个教学单元都适合融入英语,有些时候,我
的课会只剩下课室英语XD
最后分享教育部的网站给要考双语教甄的老师们一些参考,里面教案与影片都是目前现职老
师们(被迫)做双语课程的心血XD 希望有帮助
http://immersion.ntue.edu.tw/
最后的最后,骂一下政府:要做双语至少把双语教材或课本生出来啊!没有资源的老师只能
自己设计教材真的很累(也才减课2节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