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发布后,很让人惊讶的是攸关自己权益的考试制度竟然没有被认真讨论,
大部分留言的人,有些当伸手牌,有些则是看自己想看的、说自己想说的、信自己
想信的,甚至误解新闻中的资料,未免太随便了。
其实这篇新闻透漏出的资讯挺多的:
1.联招的设计是因应108课纲各校不同的需求,以及避免考试不公
这代表考试制度并非只有防弊,同时也重视学校的选才需求,以及避免让考生及
学校白忙一场状况;或是说,即使白忙,也只要忙这一场;如果从缺,该校就是准备
聘代理,明年再补人力。(或可阻止从老师不断上榜的状况)
2.联甄报名分普高及技高
这部分有疑义的点在于共同科如国、英、数、社、自是否也分两部分报名,如果分
成普高与技高,那代表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要够清楚了。
3.初试包括选择及非选
这一点资料太少,存参。
4.复试按志愿序及初试分数录取单一学校应试,名额以8倍为原则,并有学校及局端代表
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两点。按照报导所述,复试按志愿序及初试分数录取单一学校,
联招所填志愿会影响进入复试的资格,因此不能像新北联招一样可以选学校直接复试,
可能也不能在现场看报名状况再决定,当然也不会出现考生太过集中在某校的状况,毕
竟每校复试人数就只有该校名额的八倍而已(考生将被依分数及志愿序平均分配进复试)。
(未知:1.填志愿是初试前还是初试后;2.志愿序及初试分数之计算方式)
显然地,这次考试想要在复试报名时便作分流。
1.笔试好、试教好:可以选择所有的学校
2.笔试好、试教差:8倍人数限制,选择前端学校要面对的是最强的对手,自然跳过
3.笔试差:8倍的人数限制注定只能以志愿序来拼进复试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各学校大概会依照该校的排名有相应程度的复试人选,虽然仍不如
独招来得直接方便,但在兼顾学校需求这点上也尽力了。
此外,考官有学校人员,也有局端人员,讲白了既赋予学校选择权,同时也有局端
派来的监军,试问如果是万芳校长,还敢再搞一次黑箱吗?如果是黑手,还敢再伸进教
甄里吗?这部分则是照顾到考试的防弊需求了。
5.录取复试者将从优纳入人才库,代理教师将直接经学校教评会审核后分发至各校
这部分应该是最值得称道的改动,以后台北市的代理都会是进入台北联招复试的遗珠
,不用再怕名额被内定掉。
和朋友讨论后,我们都认为这次的改动可以说是改良版的联招,在权衡考试公平性及
学校需求上下足苦功,这只是根据新闻内容的分析,剩下的就等简章公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