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3台中国小一般教师上榜心得<笔试篇>

楼主: linyulucat (小柚)   2014-07-21 01:36:03
今年很幸运可以考上台中市国小一般教师,
努力了四年,前三年都未进复试,想说难道自己真的要败在笔试吗?
结果今年成绩稳住了,终于展现出成果,复试也顺利通过。
由于一些朋友都想要询问相关准备方式,
所以我将自己的心得和准备方式整理好上来分享,
希望可以帮大家一点忙。
一、考取历程
教育大学96级毕,实习半年后97年考到教师证,当年度印象中好像只有去考新北市,其他
县市不是没开缺就是缺很少,因为经济因素,考完确定自己没有进复试后就去找工作了,
八月开始在某文理补习班担任国小数学教师,一做就是三年。
100年
为了进修硕士学位,在兼职准备后考取师大课教所,同年考新北、台中、台南教甄皆未进
复试,就辞掉工作跑去进修了,进修期间有在国小代课和携手班。
101年
考北市、新北、台中、台南教甄皆未进复试,新北大开缺,但我差一题饮恨。
台中考到代课,想认真准备教甄,加上思考论文题目遇到瓶颈,所以休学一年跑去代课。
102年
考新北、台中、台南教甄皆未进复试,新北又差一题orz
决定复学,先把学业完成,集中精力做研究和写论文。
103年
新北在论文口考前一天考试,根本没时间念书,惨败。六月中完成论文口考后,开始冲刺
各地方近三年的考古题,考台南教甄未进复试。
考取台中市一般正式教师:
笔试(40%)74.0000,口试(20%)80.8276,试教(40%)82.9081,
加权总成绩78.9287
二、笔试
我今年是第一次进复试,所以笔试功力真的不算强,但是每年都有进步一些,慢慢也比
较可以抓到一些重点和诀窍了。因为每个县市的考试科目、加权比例不同,考题方向也不
太一样,因此就我准备的部分,分成三个科目来说。
(一)教育
1.历届试题:
我准备教甄的部分以考古题为主,一开始是使用志光出版的历届试题,但是因为答案都
印在旁边,感觉不易测试自己的程度,因此后来改用千华出版的历届试题,答案是附在后
面,且有简短详解,不过有些部分还是有错误,遇到迷思概念时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再
确认一次。另外一个管道是可以使用阿摩,算是便利快速的练习方式,又可以看到大家讨
论的部分,但我觉得在练题目时手感也很重要,所以还是习惯写纸本。
试题至少要练习两到三遍,中间要隔一段时间,避免因为记忆影响,比较每一次的差异
,会重复错的题目就代表观念还不清楚,我会拿一张白纸将题目的重点观念整理一次,自
己整理并写过会比较容易记得,不要只用看的。
2.补习:
是否补习要看每个人的读书方式和个性,如果自己读容易怠惰偷懒、需要人督促,那就
补吧!你就会临场感受到上百个准教师念起书来的狠劲,大家都非常有要上榜的决心,在
那样的氛围下,不念都不行呀!要补的话建议上现场课,除了可以定时学习与复习,有问
题还可以随时问老师,时间地点不方便的人也可以云端线上补课,但自己就要有意志力。
我在考研究所那年上过罗正老师的教育学,罗正老师教学非常认真,把我在大学感到害怕
的教育哲学讲得清楚易懂,打下教育学的基础;之后也曾经上过戴帅老师的课,比较属于
大范围笔记和概念的统整,可以在短期内抓到考试重点观念;教育心理学大推程薇老师,
不但将心理学的精华呈现出来,还分享很多生活的宝贵经验,缓合大家考试念书焦虑的心
情。
3.读书会:
在硕一时我曾经和研究所的同学一起组读书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式。一方
面可以互相分享资讯,一起讨论相关概念,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
功效;另一方面可以互相督促读书的进度,念起书比较有冲劲,不容易怠惰。顺便推一下
师大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因为周遭每个人学习态度都非常认真,而且活用学习策略,也
都很愿意分享读书方式和不同的见解,其实乐于互相分享的人,自己的收获会更大。
4.时事:
最近这几年的教育考题很爱考时事与教育政策,或是一些新推行的观念,平时可以多注
意一下目前各县市学校推行和重视的主题,例如:学习共同体、阅读教学、品格教育、环
境教育等。除了平时蒐集相关资讯来阅读,我在考前还利用估狗大神,搜寻我听到的新名
词,将基础定义和实务应用再看过一遍。
5.主要参考书籍:
教育专业科目历届试题(千华)
教育综合科目历届试题(志光)
P.S.教育专书的圣经应该很多人都分享过了,就不再重复囉~但我要补充一本,是我在研
究所修课所读:Dewey的“How We Think”,结果今年居然有考,当然我们所上读的是英
文原著,但他有翻译版叫“我们如何思维”,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杜威文笔很好,很经典

(二)国语文
1.补习:
国语文没有范围要如何准备呢?前面几年我自己看都很没有头绪,去年特别为了加强国
语文去上江河老师和罗林老师的课,江河老师分享的答题技巧和策略很实用,因为字音字
形字义有太多可以考,要会判别而不是死记。另外,国学常识就是可以自己靠记忆抓分的
部分,我觉得江河老师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将成语典故讲得非常生动,不用特别背就记起
来了。罗林老师是负责现代文学和台湾文学的部分,这是为了要准备台南市的考试去上的
课,因为台南国语文考题偏向台湾文学,我们以前国高中念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文学,对台
湾文学真的不是很熟。
2.历届试题:
练习历届试题是分区练,因为国语文每区的方向还是不太一样,在考前我会以分区的方式
练近三年的试题,看看自己还有哪些观念不懂,再回去翻专书或参考书籍。台湾文学的部
分有上网估狗相关作家,稍微浏览过他的生平事蹟和重大纪事。
3.主要参考书籍:
国语文 罗林编著(志光)
国语文历届试题汇编 罗林编著(志光)
抢救国文大作战 徐弘缙编著(龙腾)
(三)数学
1.补习:
数学也是大家头痛的点,因为教育类科大部分是文组念上来的。高中数学没有在用的话
很快就会被抛到一边去,更不用说文组根本没上过微积分,可是考试要考。补习的部分大
推吴迪老师,在我考研究所那一年他把我的教育统计救回来,去年决定加强数学时,又跑
去上他的教甄数学课。我觉得他厉害地方是可以把很复杂的数学概念讲得很简单易懂,从
头建立基础概念,让大家比较不会惧怕数学。
2.历届试题:
光上课没有用,自己一定要练习,因为题目数字会变动,基本观念不会改,所以观念懂
之后要多做题目,保持熟悉度。考前两个礼拜集中每天算并计时,因为50题选择只有80分
钟可以写,还要画卡,所以要练习反应和计算速度。今年台中市倒是出乎意料考了一半的
数学教材教法,因此教材教法的观念也一定要清楚,这跟平时教国小数学的部分很相关,
不是考计算而是考你如何把观念带清楚,是否知道学生的迷思概念。
3.主要参考书籍:
骇客数学 姚硕、苏峻编著(鼎茂)
国小数学历届试题 陈明、吕兴编著(志光)
作者: naitzu (有容乃大)   2014-07-21 11:35:00
恭喜你!
作者: neverend19 (小飞)   2014-07-21 12:24:00
一楼好糗XD 帮忙推!
作者: meatball0925 (球球)   2014-07-21 13: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