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gnorant (积云参数化)
2020-01-03 02:36:16[本系列三篇文章同时po在PTT studyabroad版和PhD版。如有违反版规请跟我说。]
系列文 Part 3讲一下我唸博士班期间用过的学术资源,和学校U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提供的资源。我唸大气科学,研究主要工具是气候模式,是很小的领域,我知
道或用过的资源应该对板上绝大多数的人不是很实用。发这篇文章的主要动机是很多人都
说美国的研究资源很多,但我想具体的讲一下美国的研究资源到底有多少,而且我知道的
还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讲资源之前,我首先也必须感谢读博士班期间拿到的奖学金。这些钱主要从老板的研究
计画来,支付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出国唸书是笔庞大的开销,UM是公立学校,但学费逼近
私立学校,一年的学费大概四万美金,生活费大概两万美金,所以加起来一年就要花大概
六万美金,换算台币两百多万。通过资格考变PhD Candidate后学费好像会便宜一些,详
细数字我没找到,不过我猜美金一两万跑不掉。我们系上博士班通常唸五年(后三年是
Candidate),考虑学费上涨+通货膨胀,我想合理估计要花一千万左右的台币才能在UM拿
到博士学位。
唸大气科学毕业之后从事相关工作是赚不了什么钱的。如果要我自费一千万来美国唸大气
博士(其实是爸妈出钱),我是绝对不会做的,即使所有名校像UW, CSU, Harvard, MIT,
Princeton给我offer也是一样。唸博士班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担心经济上的压力,
太崩溃了。毕业问卷有一题是问为了完成这个学位负债多少钱,我填0,没有负债而拿到
一个博士学位,真的非常感激。
学术资源
学术资源最重要的两项:人和做研究所需的东西。
美国是科学研究大国,在大气科学领域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厉害的研究人员一大票。但是
,对学生来说,我觉得比较难善用这个人才优势。因为即使有机会和同领域,厉害的大师
聊天,也有一些idea,但不大可能马上就开始合作,毕竟学生有自己的研究和论文要忙。
而且,也不大可能跟大师讲到话任督二脉就贯通了。要做出好的研究还是要靠自己,要去
想题目,去看papers,然后动手做。
对教授或研究人员来说,美国的人才优势就很明显了。因为能碰到各领域的专家,有时候
聊一聊就蹦出新idea,然后就一起写proposal来合作了。我想这也是我老板常说,在这个
时代,要多写papers,多主动推销自己的研究,多认识人,来提升研究上合作的机会。有
越多研究机会,别人越容易认识你,越容易建立在领域的名声,然后有更多更大的研究机
会。在这年头,很厉害但孤高自赏,完全不跟别人合作的科学家,会活的有点辛苦的。
因为老板觉得推销研究很重要,所以他很支持学生参加研讨会。我每年大概会参加两次以
上的研讨会,而且费用(注册费+住宿+交通+餐费)都是全额报销。很多研讨会也会给学生
优惠,像是American Geophysics Union的Fall Meeting,学生的注册费基本上是半价。
有些会议也优先给学生补助,像是我2019年参加的CAM workshop和GRS/GRC - Radiation
and Climate,这两次会议完全补助机票+住宿+餐费。参加研讨会自己不用出钱,真的是
蛮爽的。
UM每年也会给博士生一次的会议补助 (Rackham travel grant),只要在上网提交会议接
受通知和花费收据,然后钱就会拨下来了,不用另外交报告。美国境内补助上限是$800,
国际会议补助上限是$1,300,也是笔不小的补助款。
研究资源的话,我的研究主要是跑气候模式,需要用到超级电脑,这部分我也获得很多的
资源。
我有用UM的超级电脑Flux和美国能源部NERSC的超级电脑Edison和Cori,这些都是由老板
的研究计划支援。除此之外,美国的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的超级电脑Cheyenne可以让研究生申请使用,只要提交一
份短的计画摘要就可以了(~300字)。运算时间的上限是400K core-hours,但是快用完的
话可以再申请,这些都不用另外付费。我论文很多的气候模拟和分析都是在Cheyenne上完
成。超级电脑是有限的资源,一般申请的话都要付钱买时数,但是研究生可以不用付费就
使用,真的是很大的资源。
做个小结。美国是科学研究大国,人才济济,也提供学生很好的学术资源,我想这是能吸
引全球人才愿意来美国唸博士班的诱因之一。
UM资源
UM资源我再分成系上的资源,和学校的资源。
系上资源我很感谢我们系上的学生组织,GUStO (Graduate Undergraduate Student
Organization)。GUStO会办学术相关活动,像是天气讨论,练习给5分钟的小演讲,读
paper团,高/低年级学生的mentorship,学校的电脑计算资源介绍,NSF和NASA奖学金申
请讲座之类的。也会办很多社交活动,像是PhD retreat,DEI Tea Time,夏天烤肉,庆
祝农历新年,万圣节刻南瓜,去现场看MLB Tigers的比赛,宗教信仰讨论,各地美食分享
,去酒吧,桌游团之类。这些活动让不同研究生有认识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只待在自己的
实验室里头。我也从中学习到很多很多东西,尤其是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相关的分享讨论,这些是比较私人, 敏感的话题,在安全放心的场所听其他人
的分享很有趣,也学到很多东西。
GUStO办的这些学术和社交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的,所有的花费都是系上出,基本上钱不是
问题,只要有什么想法的话都可以提出和实行。但如同其他的学生组织,带头的人很重要
,我博一博二时GUStO办很多活动,但当带头人陆续毕业以后,活动就少很多了,想想是
蛮可惜的,不过就是如此。
除了学生发起的活动,系上老师和postdoc也会发起活动,像是帮忙看CV/research
proposal和给建议,请postdoc经验分享和座谈会,请校友回来分享工作经验 (有次的
panel是请政策/公共领域的校友回来分享,很有趣),办20-30分钟的非正式演讲,我老板
也发起Machine Learning Club。
此外,有外宾来系上演讲时,学生基本上会跟外宾午餐和聊天。聊天内容通常一部分是学
术,一部份就是学生提问,最常见的问题应该是职涯相关问题,像是外宾一路上的职涯发
展,怎么会到现在的单位,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对学生有什么建议等等。我觉得除了听
演讲以外,还有机会跟外宾交流,是很棒的机会,而且这对未来找工作也很重要。系上聘
新老师和聘系主任的时候,候选人一定会跟学生吃午餐聊天,系上招聘委员会也会收集学
生的意见,所以跟学生见面聊天是重要的。
我的博士班除了上课, 看papers, 写程式以外,还有这么多活动可以参加,让我的博士班
生活变得很丰富。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20-01-03 02:55:00记得2014年时一位UM造船系教授和我说,在UM养一个博士生一年的成本大概是8万镁(包山包海各种钱都出的情况下),6万可能还少估了。当时听到真的非常惊讶...好贵啊!
UM学费Master一年差不多5W2 4W应该少估了
作者: ayuc (stev) 2020-01-03 10:45:00
推分享 UM的好真的毕业以后感受更深Q__Q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20-01-03 10:55:00记得2014年时一位UM造船系教授和我说,在UM养一个博士生一年的成本大概是8万镁(包山包海各种钱都出的情况下),6万可能还少估了。当时听到真的非常惊讶...好贵啊!
UM学费Master一年差不多5W2 4W应该少估了
作者: ayuc (stev) 2020-01-03 18:45:00
推分享 UM的好真的毕业以后感受更深Q__Q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20-01-03 20:52:00
推个总统大选辩论xD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20-01-03 12:52:00
推个总统大选辩论xD
作者: michelle604 (michelle) 2020-01-04 02:03:00
推
作者: rclu (Roger) 2020-01-10 07:03:00
推一个 Go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