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跨领域申请欧洲服务设计研究所

楼主: johnsonlin16 (johnjohn)   2019-09-01 22:02:20
(代po)
Background:
Education
政治大学外交系 (GPA 4.08/4.3),2015 - 2019
IELTS
7.5: R8.5 / L8.5 / S7.0 / W6.0 (2019)
Experience
游石设计 | 研究实习生,2019.05-2019.08
As A Product Manager | 社群经营实习生,2018.10 - 2019.01
IOH 开放个人经验平台 | 产品组实习生、校园大使,2017.07 - 2018.07
Honor
跨界超越竞赛|第三名
-
身为一个从外交背景转设计领域的人,当时在准备研究所时真的感到很徬徨,所幸网络上
的相关文章给了我许多帮助,所以想纪录申请研究所的心路历程,希望也能透过自己的力
量协助需要的人。
*长文警告*
这篇文章涵盖了:
1. 申请前的动机探索
2. 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申请的时间轴
3. 准备项目及如何准备:分为书面,以及面试准备
4. 面试过程分享
5. 心路历程与建议
而这篇文章欢迎:
1. 想申请国外顶尖服务设计研究所的人
2. 想在研究所阶段转换领域至服务设计的人
如果有兴趣,就阅读下去吧!
在此提醒,本篇文章真的很长,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透过标题找到相关答案。
申请研究所前要问自己的问题:
清楚的动机
为什么要读研究所?先工作还是先读书?国内还是国外?想要进修的科系?
偏好的研究所地区
可以考量不同的国家学习环境、产业趋势、工作机会
了解自己的优势
这点很重要,关乎到你在 Pesonal Statement 与 Portfolio,以及面试时,如何展现自
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也能让你能尽早补足。
以上的问题务必厘清,也能让你更有动力地往目标迈进。过程中除了搜集资料外,也可以
多跟前辈、教授、朋友讨论,都能帮助看清楚未来的轮廓。
申请历程:
申请时间轴
要注意各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英国学校多半没有确切 deadline,采先交先审,多数前
辈提醒要在 11 月底就完成申请,因为 12 月他们开始放长假,不建议像我一样到 1 月
底才全部提交申请。
我一共申请了 6 间研究所:
UK | Royal College of Art: (MA) Service Design / 有面试 (Accept)
UK | 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MA) Service Experience Design and Innov
ation / 有面试 (Accept)
UK |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User Experience Design (Reject: the background i
s not appropriate.)
UK | Kingston University: (MSc)User Experience Design (Accept)
Italy | Politecnico di Milano : (MSc) Product Service System Design (Accept)
Denmark | Aalborg University: (MSc) Service Systems Design (Accept)
时间轴如下:
1/20 提交 RCA ; 其余约 1/25 前送出
2/9 收到 Brunel 的录取通知
3/1 收到 LCC 的面试通知
3/14 收到 Loughborough 的拒绝信
3/18 收到 RCA 的面试通知
3/19 收到 Kingston 的录取通知
3/19 LCC 面试
3/21 收到 LCC 录取通知
4/2 RCA 面试
4/8 收到 RCA 录取通知
4/11 收到 Politecnico di Milano 录取通知
5/22 收到 Aalborg University 录取通知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真的拖的很长很长,希望提供时间轴能让大家参考,不会跟我一样那么
焦虑。记得每天确认信箱,会有惊喜等着你!
准备方法:
书面申请资料准备项目
基本上每间学校要提交的文件大同小异,我自己有开一份 Excel 整理学校的地点、学系
名称、申请 deadline、申请文件项目、英文检定标准、就读期间、学费、排名、网站连
结等等,并用不同底色分类,让自己了解一眼就能知道申请进度。
Personal Statement (SOP)
“个人申请动机”可说是所要提交的项目中,最重要、准备期间最长的一部份,需要花时
间构思以及不停的修改。每年学校会收到数以万计的申请文件,因此只会花很短的时间审
件,建议篇幅不要超过一页半,要如何将个人动机紧扣过去的经验,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
出真的需要下点功夫!
以下提供我的构思过程(不一定是最好的写法,建议大家可以多方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
的方法)
第一段:因为我想透过服务设计解决台湾的教育问题,在一开头提及我所看到的问题以及
为什么它需要被解决(问题多大),而我为什么认为服务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看过一些文章以及与教授讨论后,了解到国外研究所偏好开门见山的写法,在文章开始
就简洁清楚表明自己的动机,吸引教授们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
第二段:我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提及经历一),以及为了解决问题做了什么努力(提及
经历二)
第三段: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如何转向使用者经验设计 user-centered design,并
且如何将我本科系所学结合这个领域,运用在使用者经验设计中。(经历三)
第四段:如何从使用者经验设计的领域中,聚焦到服务设计,及为何相信服务设计能解决
教育的问题。(经历四)
从第二段到第四段,从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发想解方、测试迭代,以设计思考的双菱形
研究方法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循序渐进地堆叠出自己想要就读该科系的原因,希望可以让
教授在审件的过程中,经历了我过去的人生旅程,一起挖掘问题、找到解方。
此外,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说明大学所学如何运用在服务设计,在这个领域中,跨域交流往
往会激荡出不同的设计火花,看似与使用者经验设计不相关的学科背景可以是你的优势,
记得好好展现你的特色,让教授眼睛为之一亮!
第五段:铺陈到这里,可以开始拍学校的马屁了 XD,讲述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如学校
有什么课程、特色吸引你),未来你希望学到什么,来解决你发现的问题,带来改变。
要注意的是,拍马屁不要太浮夸,可以用一些实质的例子来表示对这个学校的喜爱,让教
授知道你有做功课以证明对就读这所学校的决心,而不是到处撒网。
Portfolio
身为这领域的菜鸟,我并非制作作品集的专家,仅有一些小建议提供参考:
紧扣自己的 Personal Statement:在上述提到的经历一到经历四,就是放在作品集里的
素材,让教授在作品集中可以看到你的人生故事。
除了呈现成果,设计过程也是审核重点:我知道视觉设计非自己的强项,在作品集中,我
花了更多心力讲述自己为什么选择利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所看到的问题,清楚说明脉络,并
搭配视觉呈现,让教授能在短时间内理解重点。
架构如下:问题概述 → 我的角色 → 研究过程与方法 discover, define, develop, de
liver → 成果展现 → 学习与反思(这个很重要)
Study Proposal
这份仅有 LCC 要求提交,而这也就是专案研究计画,以下分享我的撰写架构:Project S
ummary → Problem Background → Why is This A Valuable Project → Project Stak
eholder (利害人关系图)→ Study Progress(图表呈现)&Methods(说明为何选择这些
方法、如何运用、以及预期得到的研究结果) → Possible Outcome(如何被执行、带来
的影响)
IELTS
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准备雅思的小技巧,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仅提醒大家 Personal Stat
ement、Portfolio 才是关乎入学的关键,不必花更多时间准备雅思,也可以早点考雅思
,之后把时间都投入在上述准备文件中。
推荐信
记得最晚在缴件前两个月前,找到心仪的教授撰写推荐信,找到合适教授也是加分的一大
条件,考量点可以是“与就读科系有相关背景的教授”、“过去职场上的 mentor 或上司
”、“SOP 所提及人生重要的系上老师”等,并附上所要申请学校的缴件日期,方便教
授掌握进度,也要体谅教授很忙,过程中提醒教授时要注意礼貌呦~
面试准备:
面试可说是能不能录取学校的关键,在我收到面试通知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方法
如下
1. 勤练考古题
面试虽然令人畏惧,但每一年的题目其实都大同小异。我准备的方式是将网络上所有能搜
集到的考古题,整理在 evernote 上,依题目分门别类,并在每一题都打上答案,不用背
答案,仅需要记关键字即可,因为我没有把握与外国人对答时能头脑清晰,而把回答写下
来能帮我梳理架构,并且能够重复修正尽善尽美,减少语助词。勤练后能帮助你把回答的
脉络烙印在脑中,面试时即使遇到再难答的问题都可以举一反三。
面试的问题可以分为几个大方向:
自我介绍 / 大学科系?为什么要转领域 / 为什么选这学校、科系 / 为什么不先工作在
读研究所 / 你可以带给这个科系什么 / 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 / 过去的经历 / 介绍作品
集,作品集的优势劣势 / 你未来想为你国家做什么 / 服务设计对你而言是什么 / 要问
教授的问题
介绍作品集可说是必问的题目,回答时可以依照 what-why-how 去介绍,并且在最后加上
在专案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学到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教授很重视学生是否能将所学回馈家乡,不妨多看看身边有什么需要
解决的问题,思考透过设计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改变。
2. 蒐集学校资料
对学校深入了解能展现你对申请学校的重视,在面试时可说是一大加分喔!建议可以去学
校网站研究课程规划的特色与重点,了解目前学生所进行的专案,以及院长、每位教授的
背景与研究领域。如此在面试时,不管是遇到哪位教授,都能侃侃而谈。而在最后提问的
环节中,也可以针对教授的背景请教问题,增加自己的印象分数。
3. 模拟面试
除了闭门造车,多找朋友练习面试,训练临场反应、展现自信、练习 eye contact 都可
以帮助你在面试时能更加自然地应对。
面试过程:
LCC
主要是透过 Skype 面试。在面试前五分钟,窗口会传一个讯息提醒面试即将开始。当时
面试我的是一位研究政治领域的教授 Poala(或许与我大学科系有关),人非常好,总是
面带微笑并且认真倾听。
问题为:
攻读服务设计的动机?
为什么选择 LCC?
希望我在 LCC 学到什么,LCC 可以怎么帮助我?(具体说明)
我有很多在团体合作的经验,在团体中我担任的角色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团队讨论?
介绍一个 project,并具体说明自己在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到的成果。
你觉得你的作品集哪里做得好,哪里不好?
想问的问题
面试共进行约 30 分钟,过程中 Poala 会点头、微笑,并且给予正面回应 (ex. sounds
awesome, you’re right, great answer…),让人感到非常舒服自在,需要注意的是,
回答不能太过笼统,需要提供具体实质的回应,建议多举例并分为不同面向列点陈述。最
后提问时,因为事先研究了每位教授背景,我针对 Poala 的研究领域问了服务设计如何
在政治领域有更多运用,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等等,Poala 听了后似乎很开心,笑着鼓励我
做了很多功课,应证了上述针对学校深入了解真的是一大加分的秘密武器喔!
RCA
同样也是在 Skype 进行,当时面试我的有两位教授,一位是 Dr. Qian Sun 过程中一直
看电脑(可能是在看我的 Personal Statement 与作品集)比较不会有眼神交流,另一位
则是 Carolyn,总是面带微笑,并适时点头回应。
问题为:
攻读服务设计的动机?
为什么会想要从外交系转领域?
你对服务设计似乎有深刻的了解,能不能说说你所理解的服务设计为何?
介绍你的一个 project(中间有提一些作品集的深入问题,依照上面的方式准备作品集的
介绍,都不会太难应答)
介绍另一个 project(中间有提一些作品集的深入问题)
想问的问题
面试一样进行约 30 分钟,虽然教授们总是微笑,但不会给予太多反应,只有偶尔追问问
题,过程中不像 LCC 那么自在。最后只跟我说会尽快给予答复就说掰掰了。结束后其实
心情七上八下的,因为感觉过程中教授没有什么正面的回馈,心想是不是答的不够好。面
试后五天仍没有消息,以为应该是落榜了,想不到第六天收到了录取信,心情真的从谷底
冲上云霄。想跟大家说千万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失去希望,在黑暗的深处总会找到光亮

心路历程:
转领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资源怎么找:我觉得身在台湾是幸运的,身边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好好把握,不管是参加读
书、参加工作坊、线上文章与知识平台(如: medium),都是精进自己的好方法。而如何
在这广大的知识宝库中,有效率地整理、吸收资讯,我认为更是值得培养的能力。
找到资源后,可能会遇到的瓶颈:一开始想要钻研 UX 领域时,我自己遇到最大的困难是
:资讯真的太庞杂,不知道从那里下手。网络资源固然多,但因为对这个领域没有概念,
每看完相关文章总有“写得有点道理,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要怎么运用,用在哪呢?”,
似乎总在这些方法论里绕圈圈,不知道怎么累进所获取的资讯。
所以,要如何有效吸收所获资源:以我而言,我觉得最有效自学 UX 的方法,就是“做中
学”,一开始可以先修读 UX 的课程(能够动手做的那种),在老师带领之下进行专案,
实际走过 UX 的流程,培养基础概念,有了框架之后,在阅读文章、网络资讯时,也更知
道怎么将知识放入 UX 的架构之中,学会如何运用。
再者,可以针对想要做的主题,自己发起专案或参加比赛,找队友一起努力互相砥砺,在
不同领域的思维交流下,可以激荡出多元的想法,也能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这些
都是学校很看重的能力。
透过专案除了为自己的作品集增色,更重要的是累积自己的经验与能力,让自己在面对不
同的问题都能活用所学,而不是受限于既有思维,用同样的方法去应对所有的 case。
过来人的建议:
一路走来,除了有强大的心脏,以下也是重要的心态:
做就对了:当你心里有个念头,就以行动让他萌芽吧!如果不踏出第一步,就会被渐渐涌
起的怀疑念头所淹没,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在每个可把握的当下拼尽全力。当你踏
出第一步后,你会发现一切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比结果更令人惋惜的,往往是过去没有
付诸行动的自己。
怀抱信念:勇敢踏出第一步后,就请相信自己做得到!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总会发现自
己许多的不足,但只要申请死线还没到,就有弥补的机会。以自己的步调踏实地往前,用
努力去压过质疑自己的声音,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努力。每件事在达成之前,都看似遥不
可及,但永远不要去想自己不可能,只要你还在路上,只要还在往目标前进著,就会有抵
达终点的那一刻。
希望这篇文章对各位有帮助,也预祝看完文章的你们都能完成自己理想的目标,在自己喜
欢的领域往前迈进。
作者: b04a01326 (圏圏瘾)   2019-09-01 22:38:00
推~代po潭子最机掰
作者: u04a94 (胡斯塔)   2019-09-02 00:19:00
推 即使非相关领域 仍获益良多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