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美国求职履历重点:土木结构 Civi/ Structural

楼主: NEWSTAY   2018-02-01 17:38:53
※ 引述《howard3234 ()》之铭言:
: #关于履历
: 从当初申请学校到找工作,再到近期帮忙朋友看了几份履历,想在此分享一下关于履历我个人的心得与看法。对了先说,以下观点综合了我在台湾及美国求学谋职的经验,尤其着重美国求职英文履历部分,但不侷限于土木结构工程领域应用 (吧?)。
: 履历履历,英文叫做Curriculum Vitae (CV) 及Resume,注意是“及”(and) 不是“或”(or),也就是说,CV和Resume中文都叫履历但却是指两种不同的文件型式。这边所谓不同,是指文件功能目的与页数限制的不同,一般来说,CV用于学术圈,好比申请硕博士班或担任学术职位时等,而Resume则专指用于业界求职时的履历,至于页数限制,除非明订,不然CV与Resume并没有硬性限制页数,但很多时候Resume长度控制在一页是比较恰当的。好,CV就点到此为止,再来就只说Resume。
有几个地方跟我的认知有差异,我也来分享一下我个人关于Resume的经验
只适用找工作
欢迎讨论、指正
: Resume基本上包含:专长总结 (Proficiency),教育背景 (Education),工作经历 (Employment Experience),专案经历 (Project Experience),而获奖 (Honors and Awards) 及文章发表 (Publications) 则可弹性列出。
: 专长总结 (Proficiency):
: 用于摘要整份履历,也可同时列举本身熟悉的设计规范 (ASCE, ACI, AISC, etc.) 与分析软件 (ETABS, SAP2000, etc.),除此之外,我自己是还整合了求职目的 (Objective) 一并写成一段约50个字的段落当作总结 (Summary)。
一般Summary最先强调的是 X年工作经验,告诉对方你已经有相关经验(即战力)
接着叙述专业相关的Achievement/Strength/Skill set
再其次的选项才是team player之类的叙述 (因为滥用,已经变成没东西写的人才会放)
: 教育背景 (Education):
: 毕业学校、系所、学位、日期、GPA等,基本上这边没有什么好说,就是条列出以上相关资讯,而我曾看过列举修过的相关重点科目,这部份我持保留态度,因为求职时通常会附上成绩单,在Resume页数限制下,这样的资讯就略显多余了。
GPA的部分应该是看个人条件
GPA > 3.8 不列是你的损失
GPA > 3.5 足以提供参考,建议附上
GPA > 3.0 一般建议列出(我个人偏向可以考虑不列)
GPA < 3.0 建议不列
另外,PhD的重点就不是GPA了,比较少会列
如果已经有足够的工作经验 也不太需要列
重点科目的部分也比较少见,因为有页数限制 不如把空间省下来强调重点
成绩单的部分一般是后面有需要才会跟你要求(个人经验大部分都是已经要on-site了)
: 工作经验及专案经验 (Employment and Project Experience):
: 为整份Resume的精华所在,大致上会占70%左右甚至更多的版面,也是展现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主要用于描述在某一时期付予的主要职责 (responsible charge) 以及于曾参与专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engagement)。这部分我是以“好的”被动式动词开头,尽量一句话内描述完经历,所以履历上这部分内容是我苦思许久改了无数次后,精简 (concise) 但非常精准 (precise) 的形容我在每个职位或专案中的任务,而由于是被动动词开头非完整包含主动受的句子,所以句末鲜少加上句点 (period)。至于什么叫“好的”被动动词,透过Google搜寻 "Action verbs for resumes"
: 方能找到一系列相关动词列表,从中挑选符合需求的来使用即可,不过,要懂得动词替换使用,比如说土木结构领域的设计 (Designed) 和分析 (Analyzed) 就是很好且基本的动词,但拜托不要整个篇幅都是这两个字在互换使用而已,这种重复显得毫无深度可言。
那个是省略的句法,其实履历很忌讳被动式
被动式强调的是事件/物体(而履历要强调的是"你"),而且主动语法比较精简
另外,一般强调的不是你的duty(基本上可以从title看出来)
要强调的是Achievemet/Contribution,为什么你是一个合适的candidate
: 获奖 (Honors and Awards) 及文章发表 (Publications):
: 举凡获奖或是其他特殊成就都可以在此部分列出,最好还能够加上相关说明更好。当初我因为顾及版面限制,在获奖成就及文章发表两者间抉择后,决定列出曾发表的SCI期刊,而获奖成就则利用Linkedin作为补充资讯的另一管道,至于台湾的硕士论文就别放了吧。
: 格式的话,一般大家都是用MS Word排版,少数人会用LaTeX,LaTeX我只会很入门而已,以下仅就MS Word讨论,不过,就因为我自学过LaTeX,知道LaTeX排版页面非常美观,所以我在用MS Word时就会尽量模仿LaTeX的排版结果,举凡字号,段落缩排,列举项目等等,另外建议大家使用MS Word定位点功能而不是插入表格后再选无框线来制作每个内容段落,还有几个原则例如括号用于补充,粗体用于重点提醒,使用上都要清楚明了 (clear),确保整份Resume格式的一致性
: (consistency),斜体的话非必要真的少用以免整个页面看起来稍嫌凌乱,另外,由于大部分人英文写作都略显生疏,除了再三勘误英文文法外,英文标点符号务必正确使用 (correct),这部分需特别留意。
: 总结来说,Resume是自身专业能力和经历的浓缩,也是公司在征人时对你的第一印象。我自顾地认为一份好的Resume,不单单是内容需要精雕细琢之外,整个版面也要力求易读性 (readability),试想如果你是人资主管,第一眼扫过Resume如果排版不佳,更遑论超过一页还需要翻页,而且一个职缺开出来至少收到几百份Resume的情况下,这些小细节都更会被放大检视。
: 有关内容的适切性,当初我是先从申请学校时写的CV,那洋洋洒洒的两页半中挑出最精华的资讯后,再细细咀嚼每一句子中的每一个字,同时我也广泛地在网络上搜寻别人的履历,从理工到文法商领域大概也是看了几百份范例来学习,一开始难免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地模仿,但在自己写过几个版本后,就会开始有很多想法,甚至到后来可以融入许多创意进而制作出一份独一无二的专属Resume,不瞒各位,拿着这份Resume找工作时根本有一种所向披靡的感觉,那种伴随而来的信心是很难言喻的,哈,最后,就期许大家也都能做出份属于自己的理想Resume囉。
格式的部分因人而异,个人觉得没必要弄得太独特(如果你是设计类的就另当别论)
重点就是简单易读
一般我最多用粗体,强调一两个最相关最重要的点
用太多就失去强调的意义了
这部分依照产业/职位不同做取舍
例如PhD或是研究性质的工作,那Publication当然就是你最重要的部分
Honors如果是就学时取得,可以考虑并入Education
最后提醒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善用关键字
大多数的履历都用电子系统(ATS)筛选 (想想看Linkedin的一键应征,随便都三四百封)
没有用到关键字,履历根本不会被看到
基本上可以从Job description看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再作细微调整
不要只用形容词
给出叙述最好也要相对应地提供证据/成果
最好能够提供量化的结果
例子:
精简过的程式,运算效率提高了X% (可以更进一步加入运行时间、正确率多少)
利用新的销售方法,业绩提高了Y% (可以更进一步加入销售金额)
善用网络资源/其他呈现方式
如果还有其他额外资料没有放入
可以善用Linkedin或网络空间,例如:得奖作品、利用影片呈现
记得要在resume上吸引对方去看,当然也不要忘记放网址
目前想到的就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祝大家都能顺利找到好工作 (我也想要一个好工作~~)
欢迎发问/讨论
作者: rainmangay (Rainman)   2018-02-01 18:09:00
作者: wanggod (^o^)   2018-02-01 19:00:00
作者: HaLouis (吉米特洛麸)   2018-02-01 19:02:00
推 那想请问如果是学士有考虑直攻phD的话gpa是否应该可以附上
作者: darkerjack (CCH)   2018-02-02 00:13:00
申请博班一定要有transcript
作者: ducky0609 (ducky)   2018-02-02 09:43:00
作者: evafish123 (evafish123)   2018-02-07 14:56: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