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沟障者应用沟通辅具成果汇整

楼主: akai9005049 (人生要过得精彩)   2014-06-02 23:08:51
台湾沟障者应用沟通辅具成果汇整(财团法人科技辅具文教基金会)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15099543
一、索伯伯(中风)
索伯伯是美国东南大学的企管硕士,从92年1月21日因脑干出血中风,
中风已逾10年了。由于退化,几乎不能发声说话了;
指头变形,也几乎不能拿笔写字了。
平常是用“注音表”和家人沟通,
用手指头点注音符号“ㄅ、ㄆ、ㄇ…”再拼成字,很辛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n-2gNOWQc
后来看到“沟通笔”产品,心里很兴奋,心想终于有会说话的机器问世,
说话困难的病友有福了。讲到表达意思,从脑际闪过一个理念,到嘴巴发出声音,
这电光石火般的快速,是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岂是用手指点字发音所可望其项背的,
况且嘴巴可以到处带着走,到处发音很方便。
丧失语言功能后发音困难,用“注音表”沟通也无法发声。
有了“沟通笔”就可原音呈现,完整完全地表达我的意思了。
详细内容可参考:
索伯伯与他的沟通辅具(中风长者用U-PEN)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51700568
二、大象男孩祥祥(重度多重障碍)
祥祥的医疗诊断为重度多重障碍
(先天性心脏病、双侧唇颚裂、双侧听能障碍、呼吸障碍、吞咽障碍、语言发展迟缓),
沟通动机强烈,但语音清晰度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5FUTdll3W8
透过沟通笔的协助可让其将想要表达的话,让周遭的人听的更清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x9kFLdml0
身心障碍者扭转命运,大象男孩长大了!
详细内容可参考:
我与大象男孩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8871380
我听到了(大象男孩 新听语辅具运用成效)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53069941
三、郭书玮(脑性麻痺)
书玮在1986年出生于台北市内湖,因为出生时缺氧而造成脑性麻痺。
书玮说话不清楚,但透过科技辅具的协助,让他可以借由电动轮椅取代双脚的不便,
并借由沟通笔顺利与人交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55sR4HzLY
书玮用沟通笔向台北市府团队反映内湖捷运线一事。
捷运的长官您好:我是一位脑性麻痺者,希望长官在要保住木栅线时,
请不要忘记内湖线的捷运乘客。
详细内容可参考:
人工电子嘴 一张纸一枝笔沟通无碍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8451870
我用沟通笔说我的故事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39034570
四、许淑絮(重度脑性麻痺)
许淑絮,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毕业,是位罹患重度脑性麻痹的患者,
在父母的关爱与支持下,每天用脚翻书自学。
曾在2009年以脚趾一字一字自撰“面向阳光-向日葵天使”一书,
用自身经历做为生命教育教材鼓励世人,未来想要继续读书,攻读博士,并当一名作家,
将自己的故事,做为生命教育的活教材,鼓励世人努力向学,珍惜生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_PebR5w_s
淑絮用沟通笔改装的金手指自我介绍及用注音符号拼音板在台上演讲。
详细内容可参考:
用脚翻书自学 许淑絮从不放弃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64455467
五、颜毓瑾(重度脑性麻痺)
毓瑾从小手部肌肉就萎缩,说话表达也很困难,从小到大求学都靠妈妈陪读帮忙抄笔记。
八岁还不会坐,到了十八岁才站起来学走路,最大的梦想是进入大学校园就读,
先天的缺陷让她无法与一般生竞争,以为高职就是最高学历,
不知道自己的将来能做什么,后来以惊人毅力考取明道大学资讯传播研究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AiEvE5WX0
毓瑾使用iPad及AAC语音沟通系统,并表示我使用这个很方便。
详细内容可参考:
毓瑾的大学梦(CP女孩的求学路)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53069952
六、孙嘉梁(脑性麻痺)
孙嘉梁,是一名脑性麻痺的患者,由于出生时医生接生的过程失当,导致脑部缺氧,
使他一出生就罹患了脑性痲痺,他的语言表达困难,
说话别人听不清楚而使得一般人难以与之沟通。
在2011年6月已从美国德州大学取得数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从事中研院数学所的博士后研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pBb62WUA
孙嘉梁博士赴其母校河堤国小用沟通笔演讲“论身心障碍者之自主性”。
七、黄美廉博士(脑性麻痺)
在台湾出生的黄美廉,自幼因罹患重度脑性痲痺导致五官扭曲,
四肢不停地抽动、说话困难,但凭著对色彩和感觉的特殊敏感,
加上勤奋学习,在一九九二年获得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艺术博士,
黄博士现在对外沟通的方式,大部分采用笔谈或比手势,
再透过助理帮她翻译成口语或打字,对熟悉的人而言,
因为彼此默契足够,尚能沟通。但碰到陌生的环境时,
光是向其他人请求提供纸和笔,就是极大的挑战,
透过沟通笔可以很快的帮助黄博士表达她内心的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CnoRjnrnA
黄美廉博士来基金会讨论在使用沟通笔时遇到的困难,
其中一点就是沟通笔的声音太小,她用免持听筒打电话给助理时,
助理经常听不到声音。帮黄博士在沟通笔旁加一个小喇叭,扩大沟通笔原本的音量后,
再帮黄博士打电话给助理,结果助理就能听到黄博士想表达的意思了。
八、曾德玉(脑性麻痺)
德玉从小就是一个无法言语的脑性麻痺患者,且因张力及肌肉控制尚不稳定,
所以在使用沟通笔时,另外需要再辅以相关辅具支持。
例如在聊天板上加一个洞洞板,以预防误触其它符号,
另德玉因无法像一般常人一样握笔,故必须在沟通笔旁再套上一个手把,
并透过悬吊系统的协助,才能完成正式拼音前的准备动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6VA1caQrIE
脑性麻痺的小男孩德玉,透过一张小小的聊天板,努力向世界发出微弱的讯号。
看见他有口难言的辛苦,才令人惊觉我们随时在使用的声音和言语是多么珍贵的宝物。
生命有许多样态,每一种形式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
在德玉身上,我们看见沟通的可贵,也明白尊重与同理心的重要性。
仅仅是短短的一句话,德玉必须打破重重限制才能传达。
我们是否更该珍惜这一句话的机会,让这些轻易就能说出口的一字一句都不浪费。
详细内容可参考:
脑性麻痺儿童在学前融合班之经验分享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1125144
我不会说话,但我有话要说!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8991944
我的电脑世界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39026604
九、陈婉坪(线状体肌肉病变造成极重度多重障碍)
因线状体肌肉病变造成极重度多重障碍的坪坪,
虽然长期需要仰赖轮椅行动和呼吸器维生,但却不能限制她喜欢绘画的天份,
2010年4月坪坪出了她的创作绘本“欧妮卡与她的小王子-失落的微笑”后,
坪坪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把绘本送给八八水灾受灾与一些偏远地区弱势的小朋友。
经由社团法人台湾欢呼儿协会发起,在坪坪每一次的签书和义卖活动中,
向参与活动的善心人士募书,总共累积了500本绘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LRgtVi24A&list=PLNhoQoNcYdB8wc-RC6-5BK3J3T8n_51A4
无法微法的天使-陈婉坪,罹患的是罕见杆状小体肌肉病变,陈婉坪必需以轮椅代步,
以呼吸器维持生命,上天给了她和爸爸妈妈这么大的考验,
但是这一家人总是微笑来迎接幸福的每一天,
并且将这成长的过程到校园、监所进行分享,婉坪动人的生命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详细内容可参考:
不会微笑的天使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64455230
十、小依(中度自闭症)
小依经诊断为中度自闭症,虽有口语能力,但语句短,主动性较差,
虽已从游戏网站上学会唸ㄅㄆㄇ,但尚未具备拼音能力。
起初在学习时的情绪问题较大,但借由结构化的课程安排,
已能跟着进度学习注音符号。
另小依在专注学习时,学习品质是相当好的,重点在如何用适合的学习方式介入。
借由课程安排与沟通笔的应用,小依目前已可自行拼读大部分的注音符号,
距离自行阅读的目标又跨进了一大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FXiNNJMqc
小依初次使用沟通笔,刚开始拿到时也是从他有兴趣的数字开始点选,
在这个阶段沟通笔对小依而言还是玩具,不是协助学习的辅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BN3rp79eY
一段时间密集的训练后,小依在拼音板上点汽车(ㄑ~ㄧˋ、ㄔ~ㄜ),
并将汽车记忆在记忆贴片上,完成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十一、洋洋(高功能自闭症)
洋洋是一个高功能自闭症者,原本对歌唱相当排斥,
但经过语音沟通板、图文软件、沟通笔等方式多元的介入后,
原本抗拒学习的态度已改善,且在社交、沟通、互动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eAlBMRWvo
洋洋用语音沟通板录音,练习描述“日本行”经过。
详细内容可参考:
洋洋的异想世界
http://blog.xuite.net/unlimiter1001/unlimiter/20927996
作者: JimmyHa (哈哈兒)   2014-06-03 09:13:00
非常实用的介绍喔!!感谢阿凯老师的分享
作者: isaluku (山本君)   2014-06-05 10:13:00
好丰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