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净化记忆?

楼主: barnesmoon (moonbarnes)   2023-04-02 16:50:16
大家好~
佛法谈的识,换言之就是“记忆”吧。“转识成智”应该是指将“记忆”化为智力施加作
用的对象,也就是将记忆“知识化”。这种知识化,不同于一般透过语言或符号(数字、
图案、符码、卦象等等)等等载体所教导、学习、改进、创新的知识内容,将之“编程”
于个体的心智,而是用智力的直观,(观智?),将有相的记忆自程式中“解编”。这种
“解编”就算是“净化”了吧?因为有相记忆已成无相知识,有相记忆的储存器是适应
因缘的方便,无相知识是无可言说的秘密(神秘)所保存的,吧?
观智,应该是没有主体的吧,就像理解数学算式或读佛经一样,都是主体不明的状态。
请大家批评指教~~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3-04-03 01:47:00
与其自定义名词,不如好好研究下阿毘达摩或是俱舍论
作者: abbeyy   2023-04-04 00:37:00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4-04 19:43:00
不是记忆,比较像是“视野”。像是第六识就是主观意识,第七意识就是惯性意识,第八意识就是藏识(知见库)。迷时,因为心执著在八识上,执著在知见上,就用知见来建立知见,这个就是无明的本质。执著在八识后,又习惯怎么做,所以有惯性意识。因为惯性意识,导致人的视野常常都是倾向某方面自己惯性去看的角度内看到的东西,进来产生的主观意识。楞严经: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前五识则是心眼耳鼻舌身根作用,与外缘相和合后,产生眼耳鼻舌身识界。这方面可以参考楞严经,讲的蛮清楚的。心与六根的关系,就像一条丝巾打六个结,当你解开之后就会发现原本就只是一条丝巾。只是无始以来心的狂乱,执著在相上,所以打了结,名相上叫做六根。之所以说转识成智,那是在根本的基础上要先借由禅修证奢摩他先‘明心’,你才能用自己的心主去控制前八识,而不是被八识牵着走。*心在眼耳鼻舌身根作用因为无法自主,被牵着走、被推著走,故有轮回。所以楞严经才说,除非奢摩他或佛出世,是无法止息轮回的。与其说视野,突然觉得说是一种“力”可能更为恰当。难怪会说是业力,因为的确很像是一种引力。而视野则是在这个“力”的有色镜片下看到的世界吧!当然你要说八识中的一切,都是由八识库里的藏识去建立出来的选择,也是可以啦。只是这一系列的流程如能更清楚明白些,一定会更能深刻的明白这个“转”是怎么“转”的。
作者: senby ( 仙贝大叔 )   2023-04-04 22:13:00
要用佛教的名词,记得要先去了解它们的定义,这些名词都有严谨的定义,不是自以为和想当然尔的。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4-05 00:00:00
其实你说的内容还ok,只是套用专有名词上用的不太恰当而已。另外,不是没有主体,如果没有主体,则法身同于断灭,谁能修证无生法忍?(这段同样出自楞严经)只是这个主体是无相的、如虚空般的建议如果要突破,最好修禅观,楞严经当指引,是很不错的方案。就自身的例子来说,我自觉不是什么利根器者,也是在几年前开始,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慢慢把楞严经看完。看不懂也无所谓,内观禅的时候,有时经文会自动跑出来就通了,就像是结被解开了一样。这个能力每个人都有,只是需要去使之彰显出来而已。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3-04-05 01:14:00
本来就没有“谁”能修证无生法忍,查阅一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便知。萧匪神我遗毒真是祸害无穷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4-05 07:53:00
《楞严经》: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悋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勅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3-04-07 00:42:00
相反的,没找到妄心的话也没资格下地狱了是吧?所以说萧匪神我邪说真是祸害人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