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NA幻影效应实验(phantom DNA experiment

楼主: AaronEckhar (Aaron)   2014-02-26 20:12:32
DNA幻影效应实验 (phantom DNA experiment)
DNA幻影效应,最初是俄罗斯科学院使用激光光子相关光谱仪(laser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meter, LPCS)测量溶液中DNA的振动模式时发现的。伽利耶夫
(Peter Gariaev)和琶普宁(Vladimir Poponin)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释。1995年,Poponin
发表了关于此实验的研究论文。实验中用到的激光光子相关光谱仪装置原理:用激光器
(Laser)作为光源,照射到盛有DNA的样品池(Temperature controlled chamber or
Scatter chamber)内;光电倍增管(Photomutiplier)作为光探测器用以测量散射光信号,
数字相关器(Photon counting & Correlation)对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并计算自相关函数送入计算机。
DNA物质未放入散射室时,没有任何幻影DNA场(phantom DNA fields)呈现,散射光的自相
关函数如图a所示,表明背景噪声的强度非常小而且分布是随机的。
DNA物质放置在散射室时,散射光显示了一个典型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如图b所示, 是一个
振荡的、慢慢地呈指数衰减的函数。
DNA物质从散射室取出时,预计自相关函数会和DNA物质放入散射室之前时的相 同,即如
图a那样。令人惊讶的,DNA物质放入前和取出后的自相关函数明显不同
在重复了许多次实验并且在每一处可想到的地方检查了设备之后,结果仍然如此。研 究
者们被迫接受假设:从物理真空(physical vacuum)中激发了一些新的场。研究者称其为
DNA幻影(DNA phantom)场,以强调它的起源是与DNA物质相关的。
另外,没有观测到其它物质能有这种现像。
因此这种现像被称为体外DNA幻影效应(DNA Phantom Effect in Vitro),简称DNA幻影效应。
DNA幻影效应发现后,研究者进行了更严格更持久的研究,发现只要散射室不受干扰,
就能长时间测量到这种效应,有几次 竟持续了一个月。
这些实验最重要的意义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用严格科学的和定量的方式研究真空结
构,由于DNA幻影场(phantom field)的固有能力,它可以与激光辐射的电磁场
(electromagnetic field)耦合。它们之间的耦合常数(the coupling constant)值可以从
散射光强度估计出来。
这个实验清楚呈现出DNA与组成世界的能量有直接关系, 并导出许多结论,
其中两项:1. 过去我们忽视了某种能量的存在。
2. DNA能透过上述能量形式(DNA幻影场)影响物质(电磁场)。
细胞死亡紫外传递实验 (The Kaznacheyev Experiments)
1974年,Kaznacheyev(ΚaзHaчeeвa,卡兹纳切耶夫)他已经通过一系列实验
证明了“死亡可能 由来自远方的紫外线引起”。在实验中,两个密封的容器并排放置,
中间用薄薄的光学窗口分开。这两个容器在环境方面完全屏蔽以避免光耦合 (optical
coupling)。
一个细胞组织被分成两个相同的样本,分别放置在两个容器内。使其中一个
细胞样本遭受有害媒介,如选定的病毒、细菌感染、化学毒物、核 辐射、致命的紫外线
辐射等,这导致暴露的/受感染的(exposed/infected)细胞样本生病和死亡。然后观察第
二个细胞样本,以确定是否有任何 来自第一个细胞样本的传播效应。
当窗口是普通玻璃(ordinary window glass)时,无论第一个细胞样本[注:受感染的样本
]出现什么样的症状,第二个细胞样本[注:未受感染的样本]完好无损,并保持健康。以
正统医学观点 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窗口是石英玻璃(quartz)时,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一个细胞样本出现疾病的一
段时间后,第二个细胞样本中 竟然出现了同样的疾病症状。
Kaznacheyev和他的同事做了5,000多次实验,发现这种惊人的“通过光学耦合发生的感染
(infection by optical coupling)”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有70%-80%;而且遵循一个合理
的时间,例如在第一个细胞样本生病和死亡后的2-4个小时。从正统的医学观点 来看,这
些结果出人意料,闻所未闻。
A.G. Gurvitsch的研究表明,细胞能释放出可导致有丝分裂的辐射(光子)
,从而影响到其它细胞。Popp(波普)等人证明了这通常被 称作“生物光
子(biophotons)”的超微弱光发射。
遵循这些发现,Kaznacheyev研究小组通过寻找受感染细胞发出的光子 (photons)来探求
答案。他们发现,受感染的细胞在死亡时释放出近紫外光子(photons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石英玻璃和普通玻璃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传播可见光(visible light),主要区别是,石英
的紫外线(ultraviolet)和红外线(infrared)传播都很好[注:石英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
高的透过率, 达80%-90%],而玻璃对紫外线和红外线而言几乎是不透明的[注:普通玻璃
只能透过约1%的紫外线]。因为普通玻璃对这些近紫外线光子(near- UV photons)是不透
明的并且吸收它们。所以,在窗口另一面的未受感染的细胞(第二个细胞样本) 没有受到
来自死亡细胞(dying cells)的紫外线死亡光子(the UV "death" photons)的影响,因而
它们仍然安详健康。
然而,石英窗口对紫外线死亡光子是透明的,未感染的细胞吸收了死亡光子而生病和死亡
,并出现相同的疾病症状。
卡兹纳切耶夫实验(Kaznacheyev experiments)证明细胞的死亡和疾病模式(death and
disease patterns)能被传播(be transmitted)和电磁诱导(be induced
electromagnetically)。
类似效应的复现实验还有:德国马尔堡大学(University of Marburg)研究者使用病变细胞
发出的红外线照射测试细胞。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研究者使用可被称作是“标量电磁辐射(scalar EM rad
iation)”的东西,在超过100尺(feet)的距离实现了此效应
人类情绪改变DNA形状的实验
1991年, Institute of HeartMath成立,主要关注情绪与感觉在身体上的发源地——人
类的心,目的是探索人类情感对身体的影响力,以及情绪在世间扮演的角色。一个重要发
现是,Ralph Wilson描述了一个环绕在心脏并向人体外围扩张的电磁能量场,具有环形圆
纹曲面,半径约1.5米-2.4米。
知道这个能量场存在后,研究人员又自问,是否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能量存在于这个已
知的能量场中?为了验证此想法,他们决定测试人类情绪对DNA的影响。
1992-1995年,Glen Rein及Rollin McCraty展开了实验,他们首先将人类DNA分离出来,
放在玻璃烧杯中然后暴露在一种强烈情绪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协调情绪(coherent
emotion)。透过“运用特殊设计的自我心神及情绪管理技术,刻意使心神安静下来,将注
意力移转到心脏部位,专注于正面情绪”,就能创造出这个生理状态。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最多有5位受过协调情绪训练者参与,还运用特殊技术分析DNA的
化学及视觉变化,侦测任何改变的产生。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的意图能对DNA分子创造出不
同效果,导致DNA扭转或松开,也就是说人类情绪改变了DNA的形状 参与测试者除了在体
内创造出精准的感觉之外,并没有实质接触或外力介入下,就能影响烧杯中的DNA分子。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内的DNA是种既有状态。出生时我们“拿到什么就是什么”,
除了药物、化学药品、电流之外,DNA无法随着我们对生命中的事物产生反应而发生变化
。然而实验告诉我们,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情绪对远距离DNA的影响实验
1993年,巴克斯特博士 (Dr. Cleve Backster),在基于他先前植物感知(又名巴克斯特效
应) 的研究基础上,为美国陆军设计了一个实验,看看DNA从人体取出后,人的情绪是否
还会对其有影响。
研究人员首先在受试者的口中采取DNA和组织样 本,经分离后被送到同一栋楼的另一个房
间,并放在特殊装置中,通过测量其电流来检测它是否对受试者的情绪有反应,
而受试者就在100米外的另一个房间。受试者在房间里观看一系列影片,内容包括战争影像
、色情片、喜剧等,借此引发他体内的本能情绪状态。
也就是说,实验目的是让受试者在短时间内经历各种真正的 情绪。受试者看影片时,研究
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内测量DNA的反应。当受试者经历情绪“高潮”及“低潮”,
他的DNA也在同一瞬间呈现出强烈的电流反应。 尽管受试者与其提供的样本相距100米远,
DNA却表现出仿佛仍处在与身体实质连接的状态中。
在此初步实验之后,巴克斯特博士则继续探讨更远距的效果。
某一回,受试者和细胞甚至相隔480公里远。受试者和细胞反应之间的时间差,由科罗拉多
州一座原子钟负责测量。
每一次实验,情绪变化与DNA反应的时间差都是零,此效应是同步发生的,即,
当DNA主人经历情绪经验时,DNA的表现仿佛仍以某种方式与人体相连。问题是,
为什么会这样?
不论细胞是在同一房间或相隔几百里远,人的情绪都可以对自身DNA产生 影响,而且这种
效应是同步发生的。
那么可以推论在器官移植,这是否表示器官若成功移植到另一人身上时,两个个体将会彼
此维持某种相连状态?
作者: awesomeSS66 (巫乃泥)   2014-02-26 20:18:00
方以类聚
作者: kungfu   2014-02-26 23:32:00
赞哦
作者: Boss77575 (知理行德)   2014-02-27 00:05:00
这真的很奇怪 关于这磁场颜色我至少听过两位高人 题过这东西 就是说人身上显现出的光还有一位是我一个朋友 他心境放空的时候看的到人的背光而且是他无义间发现的 连照片都可以看的到
楼主: AaronEckhar (Aaron)   2014-02-27 10:41:00
是阿…有本书叫”看见真相的小男孩”,这个小孩也是从小就看的到人身上发出的光,我想如果科学能研发出可以侦测或是探测的到所有人身上发的光的仪器或眼镜之类的那世界就会变得很适合修行.因为人们就无法互相欺骗了,看光的颜色就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看光的亮度就知道这个人的修行程度跟他可不可信赖,他人就无法用话语来包装自己的人格,很多人都是用话语在伪装自己,用天花乱坠的言语在包装,不过现在的世人也只能从这点去辨别,就会造成会说话的人反而受人信赖(但会说话并不表示他真的值得信赖 这就是盲点)因为人无法看到人真正的本质,但那个身上发出的光是无法骗人的,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 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欺骗,因为他看的出一个人的本质.
作者: Boss77575 (知理行德)   2014-02-27 20:45:00
的确是这样..那位师父有说过 这人体的磁场光显示人心一开始他刚刚看得到这种光的时候 不懂是什么意思直到他不断的印证 归类出这光的颜色代表什么意思例如 说谎的人 光好像是灰黑色还是红色 有点忘记了
作者: juicelover (想你就抽一根菸。)   2014-02-27 22:01:00
哈,我也能放光,头放光。
作者: punck   2014-03-02 10:33:00
Boss大讲的灰色大多是病气,正常的气是不可能有灰色说谎的人大多是邪气入心,大约也说得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