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科学家在太空中首度发现量子“第五态”

楼主: ynlin1996 (Kennylin)   2020-07-04 16:03:49
科学家在太空中首度发现量子“第五态”
https://bit.ly/2BpDP3d
2020年6月11日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观察到第五种物质状态(fifth state of matter),这项空前发现有助于解决量子(quantum)世界中最棘手的难题。
玻色–爱因斯坦凝态(BEC)——大约是一个世纪前由Albert Einstein和印度数学家Satyendra Nath Bose预测可能存在的物质,在某些元素的原子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时而形成(0 Kelvin,73.15oC )。
当接近绝对零度时,原子成为具有量子特性的单实体,其中每个粒子以物质波(wave of matter)运作。
玻色–爱因斯坦凝态(BECs)横跨了两个世界,由重力等力量控制的宏观世界以及由量子力学支配的微观平面世界。
科学家认为,玻色–爱因斯坦凝态蕴含着诸如暗能量(dark energy)等神秘现象的重要线索,被认为是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未知能量。但是,玻色–爱因斯坦凝态是非常脆弱的。与外部世界最轻微的互动都足以使之超过其凝结低限门槛(condensation threshold)。
这使得科学家们几乎不可能在地球上进行研究,因为地心引力会干扰将BEC固定在观察时所需的磁场。
2020年6月11日一组NASA的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太空站(适合不受地球限制来操纵粒子),揭露了第一批BEC实验的结果。加州理工学院的Robert Thompson表示:“微重力(Microgravity)环境下,允许使用微弱力量去操控原子,而不必担心原子对抗重力。”这项发表在Nature期刊,记录了地球上和国际太空站上的BEC,两者之间的惊人差异性。
地球实验室中的BEC通常在消散前仅能持续几毫秒。
国际太空站上的BEC则持续了超过一秒钟,这也提供了团队研究其特性的绝佳机会。
微重力使原子得以透过较弱的磁场进行操纵,从而加快了其冷却速度并使成像更清晰。
创造第五种物质状态,尤其是在太空站的物理范围内,绝非易事。
首先,以雷射将玻色子(boson,即质子数和电子束相当的原子)冷却至绝对零度以固定其位置。原子移动的速度越慢,玻色子则越能达到冷却效果。
当玻色子散失热能时,科学家会引入磁场以阻止它们移动,且每个粒子的波都会扩展。此时,将许多玻色子塞入一个微观“陷阱”,使其波重叠成为单物质波,这种特性又称为量子简并(quantum degeneracy)。
然而,当磁阱(magnetic trap)被释放以便科学家研究凝液时,原子开始互相排斥,导致云层飞散且BEC变得太稀薄而无法侦测。
Thompson研究团队发现,国际太空站上的微重力使他们能够比在地球更浅的陷阱中从铷(rubidium,一种相似于钾的软金属)建立BEC。这也是为何可延长凝液消散前的研究时间。更重要的是,观察到原子完全不受外力约束(也不受干扰地)漂浮着。
先前的研究试图模拟失重对BEC的影响,包含使用了自由落体的飞机、火箭甚至是从不同高度掉落的器械物体。这也开启研究微重力下的BEC之应用机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的测试、寻找暗能量和重力波,到太空船导航,以及在月球和其他行星体上寻找地下矿物。
-
心得:
太空中没有地心引力的特性,成为科学家研究BEC的绝佳机会,如果研究成功,可以应用到更多的理论之上。
作者: rainHime (雨姬)   2020-07-04 22:28:00
看不懂QQ
作者: OrzOGC (洞八达人.拖哨天王)   2020-07-05 12:51:00
量子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东西,我也鸭子听雷
作者: wwwaa1217 (Rwei)   2020-07-06 10:14:00
超出我理解范围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