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课本中的人生过程

楼主: zhibb (ZHI)   2021-05-06 09:59:11
这是小学三年级课本中的图片与说明
https://imgur.com/BFTfD2c.jpg
找了一下相关的电子资源,
这部分是以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出个体差异,
也反映现代人对人生更多元的价值观。
https://imgur.com/MOgyt3O.jpg
教学上的提示,也请老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家庭型态的多元发展”,
每个人人生的过程不尽相同,部分人会跳过组成家庭、养育下一代等。
不过我相信每个老师也有不同的价值观,
期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对人们多元的人生规划予以认同与肯定。
(图片来源:康轩三上健康课本&电子书)
作者: KEEPSMILE796 (鸡普嘶卖偶)   2021-05-06 21:50:00
组成家庭真的可以多元一点等台湾社会再开化就可以有多元家庭生命树了而且变老是每天的事 根本可以直接改成死亡^_^
作者: transiency (transiency)   2021-05-07 01:49:00
喜欢提问区,但觉得问句前面陈述“这是一般人…”可以再修。这句话已经有默认不这么做是异于常人的异类。一般的标准是台湾吗?台湾年轻世代婚生率有过半的话,那是说“多数人”会比“一般人”减少价值默认。而且,成长与变老明明是同时发生。为何年轻时增一岁是成长,年纪大增一岁就不是成长?变老是每天都发生的,从出生起,每天都在变老。这个历程默认了“年长后就没有成长,年轻时生命就没有在倒数流逝”。真正思考起来,这个历程不只有些是非必然的,还把生物性历程跟心理性历程混淆和二分了。第一张图的文字叙述也有问题。是“所有人”都会经历孕育,出生,成长/变老,死亡的历程,而不只有“多数人”。当然除非他的意思是有少数人早夭,那就没有错。在课程时数与进度压力下,与其希望老师用电子资源带讨论,为何不一开始出版学生用书时,就不要灌输狭隘的观念?
作者: kotegawa877 (小手川香蕉)   2021-05-18 12:51:00
Fk that 这样的教学内容真的可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