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5种东西害身体慢性发炎 甚至无法靠保健品抵销!
2019-07-23 10:02照护线上 白映俞 医师
发炎反应是身体自保的一种方式,当我们面临疾病侵袭、细菌病毒攻击,身体会出现发炎
反应来对抗外界,所以发炎是身体愈合的自然阶段。例如接受手术之后,肚皮和腹腔内都
有切口,身体需要启动自我修复,以发炎反应让组织愈合。
不过,若身体出现长期慢性的发炎,就会变成疾病了。影响许多长者生活品质的退化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是关节处于慢性发炎的状况。这时大家一定会想知道:“吃
的东西有没有影响?要抗发炎是要吃素吗?”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日常饮食应该避免哪些
食品,才能减少身体发炎反应。
避免糖、高果玉米糖浆
糖可说是现代最常见的食品添加物,从各种糖果、饼干、蛋糕、面包等甜食,或烟燻卤味
、酱烧等咸食,里面都加了不少糖。炎炎夏日大家更是人手一杯大杯糖饮。然而,愈来愈
多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让我们看到糖带来的坏处。
摄取很多果糖时,无论是人抑或老鼠的实验里,都会看到发炎指数升高。当喂食小白鼠高
糖饮食,小白鼠会产生严重的发炎反应,长出乳癌并转移到肺部。
目前认为,吃一堆糖与肥胖、胰岛素阻抗性、糖尿病、脂肪肝、癌症、慢性肾病变都有关
系,可说是健康大敌,而且这种坏处并无法用“另一种好东西”来反制。什么意思呢?有
个实验让小白鼠吃“容易发炎”的高糖饮食和“抗发炎”的鱼油,而结果发现,这时鱼油
无法带来抗发炎的好处!所以别想说平常爱吃甜食没关系,后来多吃个保健食品就好了…
其实,平时吃高糖饮食,还会让抗发炎的鱼油失效呢。
所以请记得,平时如果你想吃个甜甜,吃水果就好了,只要不沾糖粉,仅摄取真实存在水
果里的天然糖份并不会大幅影响健康,但尽量请不要吃额外添加的糖,否则这一点都不疗
愈,反而很伤身。更多减糖方式,请看“七招减糖大作战”。
避免人工反式脂肪
烤面包、吐司时,大家很可能会加上被称为“玛琪琳”的“人造奶油”,让烤完的吐司香
味四溢,这可说是面包店最经典的味道。而这个人造奶油其实是种氢化脂肪的“人造反式
脂肪”。业者于不饱和脂肪里加进液态的氢,用来增加脂肪的稳定性,让食物保存久一点
。
过去曾有人以为,人造奶油属于植物奶油,应该比动物性奶油还要健康。但现在我们知道
,人造反式脂肪其实会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容易引发全身的发炎反应。
例如,人造反式脂肪会引起发炎反应和增加疾病,发炎指数升高。人造反式脂肪还会减少
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并影响动脉上皮细胞的功能,更容易让人产生心血管疾病。
薯条等油炸速食、微波爆米花、袋装的饼干、蛋糕等都可能含有比较高量的人造反式脂肪
,或你注意到加工食物标示著“不完全氢化植物油”,就有人造反式脂肪。目前台湾规定
食品中不能使用不完全氢化油,每次买东西之前记得最好看一下标示,注意人造反式脂肪
的含量比例。
避免加工肉品
加工肉品指的是香肠、培根、火腿、烟燻卤味、牛肉干、猪肉干等。这些美味的食物与新
鲜肉品的不同是,在调理过程中会经历持续的高温,会让糖与蛋白质聚合,变成无法还原
的物质,蛋白质失去正常功能,也难以被代谢,含有更多的“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目前与加工肉品最相关的疾病就是许多名人因之死亡的“大肠癌”,ㄧ般认为与加工肉品
会刺激大肠细胞,引起发炎有关。根据法国的研究,饮食中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10%,
死亡风险增加14%;也就是说,吃太多加工食品,与早死相关。因此,无论加工肉品多美
味,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吃的份量,尽量也别常常吃啊!
避免精致碳水化合物
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不好。如果是吃高纤维、未经处理的碳水化合物,对身体是必须
的,不仅带来能量,也带来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然而如果我们摄取的是精致碳水化合物
,可就没怎么好了。
白面条、白米饭、玉米榖片这类的精致碳水化合物比较容易升糖,让人血糖较难控制,并
会让身体某些发炎指数升高。且精致淀粉会移除大部分的纤维,但纤维可让我们肠胃更有
饱足感,带来好菌,并帮助控制血糖。假使仅吃移除纤维的精致淀粉,会让肠道更容易发
炎。
避免过量的酒精
我们在“喝酒护心,还是伤心?”这篇懒人包中,曾经分析过一些酒精带来的身体影响,
并建议女生每天不要喝超过一份酒精,男生不要喝超过两份。
这里再补充一下,喝酒过量的话,会迫使细菌毒素移出大肠,进入体内循环,也有人称此
为“肠漏”,会引发更多身体发炎反应并破坏器官。因此,虽然喝酒让人放松心情舒畅,
但还是要有所节制,请不要喝太多。
想要减少身体不必要的发炎,可以用天然、少调味的食物取代餐桌上的糖、反式脂肪、精
致淀粉,并且避免高油高糖高盐份的加工食物,才能让身体健健康康。
※ 提醒您:禁止酒驾 饮酒过量有碍健康
原文:避免身体慢性发炎,要少吃这些食品!(懒人包)
搜寻附近的诊所:家庭医学科
免费注册,挂号、领药超方便!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94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