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嘉义北门车站 & 玉山旅社咖啡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6-06-12 20:35:27
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11.html#more
这一切都是从明治32年(1899年)日本技工小池三九郎发现阿里山的森林资源开始,促成阿
里山森林铁道的兴建、开启了阿里山林场的兴荣、触发岳界前进新高山(玉山)的前仆后继
。其历史沿革,已经在先前的文章写过,不再多着墨:
阿里山森林铁路 - 日落大塔山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1/blog-post.html
漫步消失的台18线-开端:玉前六峰变两峰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7/18.html
此处就以这座阿里山线上的北门车站为主角,来说说看一看在这发生的故事。
北门车站,顾名思义,就是位在北门城外车站,而这座城池,乃是嘉义县城。嘉义开始筑
城,要追溯至清治时代,那时的嘉义称为诸罗山。
明郑时期的有效政权仅在南台湾一代,郑成功将行政划分成“一府二县”,地方府治行政
中心为承天府,衙门设置于赤崁楼,其辖下为天兴县及万年县。天兴县县治位于佳里兴(
今台南市佳里区),而万年县县治的说法较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在二赞村(今台南市仁德
区二行里),也有学者认为位于兴隆里(今高雄市左营区)。这两县以外的其他地区,则为
大肚王国、大龟文、玛家等原住民政治管辖。
郑成功逝世后,其弟郑袭继位,其儿郑经夺位,将天兴县及万年县升为州,增设澎湖安抚
司、北路安抚司、南路安抚司安抚原住民族,形成“一府二州三司”。
1683年(康熙22年)清朝将领施琅赢得澎湖海战,郑克塽投降清朝。清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为
“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道下的台湾府,并将天兴州划分为诸罗县(盐水溪以北)、
台湾县(盐水溪至二仁溪之间)、凤山县(二仁溪以南)。
此时的诸罗县县治仍在佳里兴,直到1704年(康熙43年)迁移至诸罗山(今嘉义市)。为了安
全起见开始筑城,以680的木栅环绕,设东西南北四门,成了一府三县中最早建筑的城栅
。之后更为了防御,在外加上了刺竹。木竹城是清治时期的筑城政策,主要是民间变乱不
断,就算城内被盗贼攻占也容易收复。
直到1722年(康熙60年)爆发朱一贵事件,凤山县城被攻破,凤山县城先违背禁令,兴筑土
城。随后,诸罗城也在1723年(雍正元年)扩大范围,修建城土竹城,并于1727年(雍正5年
)将东西南北四门兴建门楼,命名为东门襟山门、西门带海门、南门崇阳门、北门拱辰门

此外,各城门上设置两门砲,民间也在城楼上祭拜信仰的神明,东门关圣帝君、西门妈祖
、南门观音、与北门玄天上帝。
1787年(乾隆51年)因天地会遭取缔,爆发林文爽事件。乾隆皇帝赞许民众守护城池,取“
嘉其忠义”之意,将诸罗改名“嘉义”。1793年(乾隆58年)将既有城池加强防御,在墙身
内外包覆三合土,因而称为三合土城。
1832年(道光12年)的大旱再加上知县治事无方,爆发张丙事件,城垣渐渐破损,不堪使用
。隔年改用砖石砌筑城墙及城楼,城门也改名为迎春门(东门)、性义门(西门)、阜财门(
南门)、拱极门(北门)。
这四座城门就位在现今嘉义市市内的四座圆环,东门在公明路与和平路路口,西门在公明
路与文化路路口,南门在民族路与共和路路口,北门则是在民权路与吴凤北路路口。改建
砖石城后,历经了几次地震损毁及整修,1889年(光绪15年)进行了最后一次整修。
1895年(光绪21年/明治28年)日本政府结束六个月不到的乙末战争后,嘉义县城原本就受
到风灾摧残,在战争的砲火下,城垣更是受到重创。由于日本政府已经全面统治西台湾,
城池防御已失去作用,成为市街发展的障碍,因此不再加以修整,而任其倾圮。
日本政府接手台湾后,开始针对大小都市研拟都市更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称为市
区改正。1906年(明治39年)的梅山大地震,虽然灾害惨重,却是嘉义市都市更新的一大契
机。除了保留东门城楼移至他处重建,其余城墙及城楼皆拆除,改建成圆环,街道也规划
成棋盘式。
在市区改正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探勘可获取的资源,规划、评估、修建运输的开发事宜。
明治32年(1899年)日本技工小池三九郎发现阿里山的森林资源,明治39年(1906年)阿里山
森林铁路开始动工,大正元年(1912年12月)嘉义至二万坪完工通车。梅山地震发生在1906
年3月,阿里山线施工则在5月,或许正准备要拆除的北门城楼,与正在开始兴建北门驿,
在时空中有同时存在过。
北门驿完工于1912年(大正元年)10月,设计成阿里山森林铁路阿里山线的起点,目的就是
要让从山上砍伐运送下来的林木在此处存放、加工。于是,北门驿与嘉义驿之间规划成专
区,设有负责车辆维修调度的北门修理工厂,以及贮木池、制材场、营林所等木材加工设
施。木材能直接从嘉义驿往北部运送至基隆港。
阿里山林场的开发,多多少少促成了登新高山的风潮。地理测量一出,新领土上的高山超
越富士山的高度,取代第一高峰的地位,新高山一名因而得之。不论岳界、社会人士、甚
至学生,登新高山成了为之盛行的活动。再加上沿线居民的需求,阿里山森林铁道于1918
年(大正7年)12月在运材列车后面加挂客车车厢,称为便乘列车,开始经营客、货运输。
另外,台湾日日新报在1927年 (昭和2年) 8月举办了“台湾八景、十二胜、二别格”的投
票,民众更是投票选出阿里山及玉山,成了八景之一与二别格之一,旅游及登山的风气更
是盛行。伐木也到了荣盛时期,沿线城镇蓬勃发展,于是在1933年(昭和8年),将嘉义与
竹崎之间规划成通勤区间,在嘉义及北门之间增设荣町驿,在北门及竹崎之间增设卢厝、
崎下、朴子埔、新竹崎驿。
不过这些新设的通勤车站并没有服役很久。除了新竹崎驿,皆在1944年(昭和19年)废站。
新竹崎驿与原先就设立的鹿麻产驿在1982年(民国71年)废站。不过鹿麻产驿在2005年(民
国94年)又起死回生,重新服役。
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政府对盟军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百业代兴的同时,国共
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地区节节败退,撤守台澎金马,台湾林业出口成了当时国民
政府经济收入的最大依靠之一。三大林场之一的阿里山林场,当然少不了,阿里山森林铁
道更是举足轻重。
经过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1950年代,1960年代台湾八景的旅游依旧盛行,且阿里山林场的
开发也不曾间断。再加上沿途村落的通勤客、货运,北门车站成了阿里山铁路货运的集散
地,调度列车的北门车库(日治时称北门修理工厂),与奋起湖车库、阿里山车库成为阿里
山线上的三大车库。
此外,日益剧增的游客,让阿里山线的旅客列车大量增开,当年的中兴号特快车及柴油对
号快车均停靠北门车站。让只有一座岸式月台的北门车站,业务更加沉重。
于1973年(民国62年),在铁道的另一侧新建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北门新站,专门担当客运的
重任。原北门车站成了旧站,木造建筑,年久难维护,就像被放弃了一般,仅负责货运及
调度之用。
由于阿里山公路的开辟,公路运输成本远低于森林铁路,以铁道运送木材逐渐被取代。再
加上1987年(民国76年)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阿里山森林铁道的命运大大转变,旧北门
车站货运量大不如前。拆除阿里山线嘉义至竹崎段,以让地方发展的声浪四起,1993年(
民国82年)北门车库遭到祝融,成为残破废墟,更是推波助澜。
由于阿里山观光仍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阿里山森林铁道仍有独特的地位及特殊之处,因
此拆除的争议未果,阿里山森林铁道也只能全力发展观光。
如今我们看到这座百年历史的北门车站,外观如此新,并非保留得宜、历久如新。而是发
生在台湾常见的事情,那就是1998年(民国87年)旧北门车站被嘉义市政府公告为市定古蹟
,次月即发生火灾,烧毁大半。今日的旧北门车站站体,则是依原样整修。2001年(民国
90年)旧北门车站的景观改善工程完成,站前到林森东路则成为行人徒步区。
火灾的隔年,1999年(民国88年)发生921大地震,彻底斩断阿里山森林铁路的观光运输。
原本阿里山最重要的象征及最为人向往的第一代神木,在1998年(民国87年)以方式放倒。
取而代之的眠月神木及地标石猴,受到地震的影响,眠月线受损,通车遥遥无期,石猴的
头则滚落碎裂。还好阿里山上的祝山线及神木线并无大碍,但阿里山本线却已柔肠寸断。
阿里山森林铁路在国民政府接手后,是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所拥有。原由林务局嘉
义林区管理处经营,2008年(民国97年)赶上BOT的风潮,将阿里山森林铁路交给宏都阿里
山公司经营。于是前一年的7月,北门新站结束所有业务,站房重新移回对面的旧站,客
运业务又重新回到旧北门车站身上。
宏都阿里山公司拆了北门新站,兴建宏都丽星北门饭店,也看准阿里山庞大的观光商机,
计画在沼平车站兴建两栋饭店。新颖的宏都丽星北门饭店旁,就有出入口直通重新兴建的
新北门车站,专用的月台、专月的轨道,计画让住宿旅客可直接搭上通往阿里山的火车。
不可否认,这种饭店与观光铁路共构的设计在台湾还真是新创举,商机无限。可是这样是
否会牺牲掉没有住宿却又享搭乘的旅客的权益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隔年2009年(民
国98年)莫拉克台风造成的八八风灾,再度重创阿里山森林铁路,造成沿线多处落石坍方
、路基流失,宏都阿里山公司暂停阿里山森林铁路一切行驶。
林务局对于宏都阿里山公司迟迟未针对森林铁路灾损提出完整修复计画,沼平车站旅馆开
发也未能于期限内完成兴建,于2010年提出提前终止合约,并收回饭店经营权,要求宏都
归还阿里山森林铁路及北门车站用地。
两个月后,宏都阿里山公司交出阿里山森林铁路经营权及铁道资产给林务局。但却没有归
还地上的宏都丽星北门饭店,可见财团一开始锁定的就是饭店的商机,压根儿不想管什么
铁路,所以才在风灾后没有修复计画,踢到铁板。
林务局接手后,2010年6月祝山线及神木线复驶,2012年12月阿里山线的嘉义-竹崎区间复
驶。而拆掉又重建的北门新站及宏都丽星北门饭店,因官司缠讼,尘埃落定前,沦落为只
能养蚊子的蚊子馆。
峰回路转的旧北门车站,从辉煌全盛到一度被放弃,再扛起复兴重任,可说是另类的百年
屹立不摇。
北门车库已作为展示用的阿里山林业村车库园区,目前阿里山森林铁道的阿里山线已部分
恢复营运,通车路段已经推进到奋起湖,所以北门车库仍有调度的功用,为顾虑安全,园
区内仍有管制。
2016年(民国105年),林务局将把阿里山森林铁道全面移交台铁经营。我也希望有一天能
够实现愿望,从嘉义搭火车,一路直达阿里山沼平车站。
这一两年台铁与日本的JR、京急、西武、东武等铁道公司缔结友好的好事频传,甚至连支
线也是,像是台铁平溪线与小田急的江之岛电铁线缔结友好。阿里山线也不例外,所缔结
的姊妹铁道有瑞士的高纳葛拉特铁道(Gornergrat Bahn)及马特洪哥塔铁道(Matterhorn
Gotthard Bahn)、日本的黑部峡谷铁道(黒部峡谷トロッコ电车)及大井川铁道(大井川鉄
道),也推出互惠的活动。这叫钱包不够深的铁道爱好者要情何以堪。
早在日治时期,就修筑出三条新高登山路线,起登点分别在现在的南投县水里乡、花莲县
玉里镇、嘉义县阿里山。当年并没有阿里山公路,欲登第一高峰的登山者,便可利用阿里
山森林铁道进入新高阿里山国立公园,开始登上新高山之路。
走出北门车站,站前广场旁有一间玉山旅社咖啡。这是一间有着历经超过一甲子岁月的木
造老旅社。在阿里山公路未开通之前,想要上阿里山看日出,或是登玉山的登山者,从各
地来到嘉义后,在此休息一夜后,隔日搭乘火车继续旅途。取名玉山,也理所当然。
门口的外观毫不保留地呈现出老旅社的沧桑,木梁上斑驳的湖水绿,是日式老建物常见的
色调。店内磨石子地砖与石阶,是早期闽式最常用的的建筑美化工法。而店内的桌椅摆设
,充满西式典雅的雕花风格。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三种迥异的风格,等到都变老后,倒融
合一味。(除了那落地窗拉门之外)
老旅社已经功成身退,歇业数年,也一度面临拆除的运命。后由嘉义市洪雅文化协会与在
地民间力量,重新赋予老屋新生命。现在不但有提供背包客住宿,也是个艺文空间。
经询问后,我们小心翼翼走上楼,木阶梯发出陈年声响,深怕一脚就被我怕踏破。
二楼是开放的交流空间,以及大通舖,木窗、榻榻米、旧结构,处处古色古香。一旁摆了
小沙发、黑胶唱片与留声机,让人不自觉就被拉进那个老时光里。
虽然处处都是老物,却不会令人反感或觉得凌乱,所见的陈设或物品,都会让人识曾相似
,某些景物都出现在长大过程的某些时期,反倒有股怀念油然而生。不经异之处也都藏有
些许公民团体对现阶段社会的关注议题,传达意念给来访的旅人。
三楼的空间算是阁楼,几张椅子让人坐着发想。
慢慢步下一楼,我没有继续走入更往后方的空间,以免打绕今日入住的房客。也没有坐着
用餐,总觉得昔日的总总情怀及回忆,太快占据思绪,所以只买了一瓶小农生产的北台湾
荔枝水果啤酒。也许下次在来到北门车站,会再进来晃一晃,探寻更多有趣的老回忆。
2015.09
作者: iverboy (WW)   2016-09-14 10:23:00
写的真好~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6-10-01 15:17:00
谢谢^^
作者: yss (我内向含蓄害羞网游文,8)   2015-04-28 19:59:00
推!我也去过,完全不知道历史,走马看花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