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三义旧山线之忆‧胜兴车站、鱼藤坪断桥

楼主: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3-09-03 21:34:56
※ [本文转录自 Tai-travel 看板 #1I9UI2fQ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标题: [游记] 三义旧山线之忆‧胜兴车站、鱼藤坪断桥
时间: Tue Sep 3 21:30:40 2013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59145871
三义旧山线之忆‧胜兴车站、鱼藤坪断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山线
  除了桐花季、木雕街,“旧山线”亦为苗栗县三义乡著名的地方
意象。旧山线原为台湾西部纵贯线铁路一部分,现在的旧山线则一般
指“三义—后里”间的铁路。日治时期,西元1908年二月,“三义—
后里”间修筑完成,凿通九座隧道、搭建三座桥梁,成为旧山线铁路
工程最艰钜、也是最后完工的路段。
【旅行Map】
  早年,台铁山线由新竹进入苗栗山区,克服险峻陡峭的山势,火
车才能穿山越岭而过。经历漫漫岁月奔驰,由于旧山线铁路坡度陡峭
、弯道曲折、隧道与桥梁皆已老旧,运输效率逐渐低落,又有屯子脚
地震断层的忧虑,台铁因此有铺建“新山线”计画。民国八十七年九
月,竹南至丰原间“双轨工程”与三义至丰原北端间“截弯取直”工
程完工,“新山线”全线通车,旧山线于是停驶,往昔步入尘封。
  虽然“旧山线”废止,但铁路沿途山林秀丽,并拥有胜兴车站、
山线隧道、鱼藤坪(龙腾)断桥等富含地方特色与观光价值的景象,
不仅是台湾铁路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更展现了凌驾于交通运输之上
的文化保存价值,成为近年来苗栗三义的热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慕
名而至,开始慢慢走入旧山线的历史场景,而我也是被铁道山城吸引
来此地的其中一个。(2012年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兴车站
【台湾铁路最高点,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
  竖立“台湾铁路最高点,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纪念碑的胜
兴车站是台铁纵贯线的最高点,原址为“十六份停车场”,台湾光复
后,民国四十七年改名为“胜兴”。胜兴车站北距三义车站 5公里,
南离(旧)泰安车站 8.6公里,曾为旧山线上下行列车交会的锁钥。
日治时期,名为“十六份”的胜兴山区盛产樟木,早年先民曾在此起
了十六座樟脑炉灶,因而得名。光复后,胜兴车站载货繁忙,木炭、
香茅油、柑橘及桃李等当地山产皆由本站输出外地,直到产业逐渐没
落,民国七十二年起终于停办货运业务。
  照片中,胜兴车站的站牌有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上面“胜
兴”的罗马拼音“SHENG HSING” 是采用“威妥玛(Wade-Gilos)拼
音”,然而自民国九十八年起,除了县市级的地名之外,其他全省八
十八个车站的英文拼音,台铁都已经改成汉语拼音了。所以若为汉语
拼音,“胜兴”则应是“SHENG XING”,由此可见胜兴车站的历史年
代。
【泰安—胜兴—三义】
  坐落关刀山麓的胜兴车站,四面八方被九座形似虎头的山头包围
,犹似处于凶猛虎穴,所以日本人设计了八卦和尖矛造型柱头,屋簷
饰板也作成锯齿状,期望以坚硬兵器来破九虎,镇站避邪。依据风水
设计外观的胜兴车站,成为旧山线上别具特色的日式木造车站。民国
八十八年,苗栗县政府公告胜兴车站为县定古蹟。
【八卦和尖矛造型柱头、锯齿状屋簷】
  漫游胜兴车站,处处能感受到怀旧氛围流泄。车站外的街道上,
仿旧的木造房舍与桐花季典布置相得益彰,呈现出古典雅致的山城风
情。
【木造老街房舍与桐花季意象】
【胜兴车站对面山坡上的仿古木造餐厅】
  车站内,迷你怀旧小火车依然在铁道上奔驰,不论是谁,此刻都
必然沉浸在童心未泯的火车之忆中了。
【怀旧小火车奔驰】
【山中铁道】
  横山遍野满是绿意蔓延,仿佛融进了铺满碎石的旧铁道,原本钢
硬而浑重的铁道意象忽然变得柔软而清新。我散步在铁轨与月台之间
,稍有云气缭绕的新鲜空气中弥漫了一股铁锈味,此地亦为山城?亦
为车站?刹那间让人捉摸不定……
【胜兴车站一景】
【胜兴车站,月台与铁道】
【胜兴车站往南,二号隧道入口端】
二号隧道
【二号隧道北口端】
  离开胜兴车站沿铁道南行,随即进入二号隧道。二号隧道北口端
仍可见后藤新平(西元1898~1906年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
)亲笔所提之“开天”字迹,注记了旧山线上艰难辛苦的隧道工程。
【二号隧道北口端,往北爬上胜兴车站】
  全长 726公尺的二号隧道建于西元1905年,内部通道往南为坡度
千分之24.7的下坡。西元1935年四月21日,原为红砖堆砌的二号隧道
经历“新竹台中大地震”,重修后已改建成水泥隧道结构。
【二号隧道入口处】
【二号隧道中央最深处】
【二号隧道内恍如梦境通道】
  虽然是大白天,但二号隧道内却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内部整体环
境与结构仍保存良好,好奇的游客可结伴一探究竟。我踩着铁轨,摸
黑走向隧道最深处,身畔早已完全被黑暗吞没,但仍依稀可见前方与
身后的迷濛光亮,当光亮化为光点、光点变成光圈,然后又逐渐扩大
缩小、缩小扩大,仿佛是梦境通道,奇妙的光影分界令人啧啧称奇、
不虚此行。来到胜兴车站,隧道探险成为游客必经的特殊体验。
【二号隧道南口端】
【离开二号隧道,旧山线继续往南驶进】
一号隧道
  若离开胜兴车站向北走一段路,则可来到一号隧道南口端。对照
地图可以发现,当旧山线南下经过三义车站后,铁路先来一个大右弯
后再接着一个大左弯,沿着山势往上爬,然后一鼓作气往台铁纵贯线
最高点、胜兴车站冲刺。虽然绕弯登山法增加了爬坡距离,坡度也有
所减缓,但仍达千分之25.5,使“三义—胜兴”间成为旧山线上最陡
峭的一段路。
【离开胜兴车站往北走】
  以红砖堆砌的一号隧道北口现在仍保持原貌,全长 230公尺,坡
度更高达台铁纵贯线之最的千分之26。据说早年往昔,每当遇到细雨
霏霏的季节,沉重的空气加上潮湿的铁轨,火车就像变成了软脚虾爬
不上去,所以必须在列车后方加挂“补助机车”协力推进,慢慢将火
车推上胜兴车站。
【一号隧道南口端】
【驶出一号隧道,即将进入胜兴车站】
  “最高点、木造车站、隧道”风情,让胜兴车站呈现出三义旧山
线上最古朴典雅的怀旧光景,随处可见斑驳的历史氛围与沧桑,不禁
使我悠游其中,这苗栗山城的铁道故乡。
【台铁标志:“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藤坪断桥(龙腾断桥)
【鱼藤坪断桥】
  沿着旧山线继续南下,便能抵达距离胜兴车站约 4公里的“鱼藤
坪断桥”。鱼藤坪断桥是官方正式名称,而以“龙腾断桥”之名为一
般大众所熟知,是最能代表旧山线之美的第一名胜地标。
【鱼藤坪断桥,崩落拱座】
【鱼藤坪溪谷】
  鱼藤坪断桥被誉为“台湾铁路艺术极品”,原来的完整桥梁建于
西元1907年,是由砖拱、钢钣梁和钢桁梁分段构成,横跨在鱼藤坪溪
谷上,红色砖拱造型优美,立于丛山万仞之中,气势雄伟万千。
【红砖拱门断面之思古幽情】
【受到1935年大地震震损的鱼藤坪桥全貌(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国家文化
数位数据库典藏)】
  西元1935年四月21日,大地震侵袭台湾中部,旧山线沿线所有铁
道设施均遭受波及,鱼藤坪桥亦严重损毁,不能使用。民国八十八年
,断桥遗迹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摧残,第 4号桥墩上半部又被震断
崩落,断垣残壁的面貌成为现今的熟悉景象。鱼藤坪断桥除了深具古
朴之美,红砖拱门断面勾起思古幽情,也是相隔六十四年、经历二次
“21”大地震的活见证。
【鱼藤坪断桥】
  大地震后,由于原来的鱼藤坪桥已不堪修复,日本殖民政府于是
放弃改建原桥,而在西侧另行兴建第二代鱼藤坪桥,然后再演变成今
日旧山线上的鱼藤坪铁桥,一直使用到民国八十七年九月23日(旧山
线停驶)为止。
【鱼藤坪铁桥】
  跨越鱼藤坪溪,由南岸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躲藏在丛绿围绕的鱼
藤坪断桥。红砖色拱桥镶嵌了时代沧桑感,在满山青翠之中浮现出来
,那充满怀古幽情的景观,蕴含了先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足可名
列台湾铁道风华的一代经典。
【鱼藤坪溪南岸,往北遥望红砖断桥之美】
【位于溪谷北岸的鱼藤坪断桥】
【鱼藤坪溪谷南岸的断桥遗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由于旧山线的观光潜力十足,苗栗县政府与民众要求复驶
的声音越来越多。民国九十九年六月 5日,台铁在三义车站衔接了新
、旧山线,停摆十二年的旧山线上终于有了火车奔驰。虽然目前的复
驶计画仍是阶段性质,亦非全线通车,但旧山线铁道结合了独特的人
文史蹟与自然景观,展望未来,不禁令人引颈期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