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情绪界线(mental boundary) II

楼主: littlewren (wren)   2018-03-08 20:11:52
资料来源:今周刊 https://goo.gl/kehxeK
“情绪界限”与“情绪底线”的差别
撰文:读虫小聚 日期:2017-02-16 分类:名人专栏
请观察你的答案,并且注意“你所想像的恐惧”与“实际上最糟的结果”的落差。
当你发现:其实你想像的恐惧,远大于实际上会发生的后果,而你其实是有能力去面对、
承担,甚至解决这个后果时,你会发现,这个“想法”会带给你勇气,帮助你减少“过度
放大”情绪勒索者可能带给你的威胁,并且练习拿回你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使得自己有
机会,感受自己能做的,远比自己想像的多。
只要我决定了,这就是界限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界限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担心:“虽然他这样让我不舒服,可是,会
不会是因为,我真的抗压性太差?还是说,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我真的可以就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吗?这样会不会太不替人着想?有时候帮点小忙,应
该也没关系吧!我这样,难道别人不会觉得我难相处吗?”
在面对情绪勒索者,刚开始建立自我情绪界限的过程中,许多人需要面临的,就是自己不
确定“这么做,是否真的可以”?
我真的可以只顾虑我自己的感受吗?
我真的可以不管别人舒不舒服吗?
我的感受真的是对的吗?
这说不定是我的问题,是不是我太敏感?
我这个样子,别人会不会觉得我难相处?
……
可能,看到这里,你也有相同感觉:当想要练习把自己感受放在第一位时,“习惯性的罪
恶感”就警铃大作了,那些“自我怀疑”也就立刻被召唤出来,变成一圈一圈的套索,绑
缚着你,让你动弹不得。
别忘记了我前文所提到的:“习惯性的罪恶感”,是过去你锻炼出来,用来应付生活,回
应他人需要以利于生存的一种“生存策略”,是你思考的“惯性模式”。当你要摆脱过去
的生存策略、思考模式时,你需要用新的“思考模式”来代替,而在这过程中,你一定会
觉得不舒服、不习惯。
但不代表这是错的。这个新的“思考模式”,就是开始以自己的感受作为依归,设立自己
的情绪界限。
实际上,所谓的“界限”,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忍受范围,是“别人如果侵犯,我脑中的
警铃会大作,我会感觉不舒服”的范围。
而这个范围,因人而异,但了解并且接纳自己的“情绪界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说,只要你决定了,这就是“界限”。
你并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或是寻求任何人的认同。即使他们不认同,他们如果要与你相
处,仍必须使用你能够接受,尊重你感受的互动模式,与你相处。
情绪“界限”,不是情绪“底线”
切记:“情绪界限”,不是“情绪底线”。界限,是帮助你知道,与人互动时,哪些是你
的“范围领土”。你要找到的,是开始会让你觉得不舒服的那条线,往内,则都是“情绪
界限”的范围,而不是拉了一条你的“情绪底线”:仅设一条“尽量忍受的底线”,而使
得这“底线”成为让人一踩到就会爆炸的线。
如果你设的是“底线”,你会发现,即使设了这条线,你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仍然很深,仍
然会时常感觉到委屈,不被重视自我的感受,或是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但是,如果你设的是“情绪界限”,这个界限是范围较大的,也让你比较有施展与调整的
空间。
你可以随着你的状况与需求,来弹性调整自己的“界限”,这也可以让你与人的互动比较
有弹性,而非只能仰赖僵化的界线,来决定、调整你与他人互动关系的距离。
这就是“情绪界限”与“情绪底线”的差别。
***
所以,为了要打破过去的“惯性思考模式”,你需要提醒自己:
你可以自己选择不用满足别人的需求,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选择不承担别人的情绪责任,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先只照顾好你自己的情绪,而不用总是要替别人着想,只要你不想。
你可以拥有你自己定义的“情绪界限”,而不需要别人同意,因为重视你自己的情绪感受
,是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你人生的目的。
你要记得:情绪界限就是你的“领土”、你的“疆域”,你就是你自己国家的“国王”,
你可以决定,如果想要跟你这个国家“互动与交流”,别的“国王”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

因为你是国王,所以,你当然要保护你的国家,你的领土范围,而依归点,就是“你的感
受”。
别人否定你的感受,已经是一件很令人难过、受伤的事情,如果连你都怀疑、甚至否定你
自己的感受,不能捍卫你自己的感受,不停的“割地赔款”……
这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事情。
请开始改变“为别人想”的思考模式,开始练习“为自己想”吧!
别忘记了:摆脱情绪勒索,就是从建立你的“情绪界限”开始;而要建立“情绪界限”,
就是从尊重你的感受开始。
(本文选自全书,张若仪整理)
作者:周慕姿
出版:宝瓶文化
书名: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