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晴光漫烂的午后,同志女歌手之死

楼主: poem4life (poem4life)   2018-08-05 21:41:51
黏腻中蒙昧醒来,中间转醒几次又赖床躺下,所以知道大概是超过三点了,阳光穿过花玻
璃和白窗帘,放肆的灌进来,午后。
几乎是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点开脸书,涂鸦墙的第一则动态:“到底是谁又吃了凤梨,快
出来面对。”公司今日负责快讯新闻的同事发出的贴文,暗昧日常的文字里隐含了惊天动
地。
她任职的网络媒体圈,流传着一则反智的业界传说,因为凤梨的台语是“旺来”,哪个记
者斗胆吃了凤梨,就等著被旺来不息的新闻轰炸,一名同业甚至曾言之凿凿:“你不会相
信齐柏林第二部电影开拍的记者会茶点是什么:凤梨酥。”那位纪录片导演最后摔飞机身
亡,谁都没能参加最后的电影试映记者会。
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在她太过劳累昏睡到下午的这段时间内。
她快手打开公司的讯息软件,几个关键字暴风雪片一样拍上来:香港、同志、女歌手、坠
楼、不治。她醒了,坐起身。是那个在金曲奖典礼上公开出柜的歌手,她从没听过那位歌
手的声音,除了那则不断被重播传述的舞台告白。那时释宪刚结束,同性婚姻议题日日夜
夜攻占新闻版面,她在那样的氛围下,站在金曲颁奖台,声音颤抖,但说得无比坚定:“
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太太。有了妳,谁还需要完美。”她的其中一张专辑叫做《你的完美有
点难懂并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
隔天,她紧握奖杯,一身及地黑长裙的照片现身各大新闻头版。接着几天,她的专访旋风
般卷遍音乐圈、同志圈、文青圈,励志的故事被以文字、影片的方式不断传颂,于是整个
华人世界都认得了她,以及她的病:同志金曲歌后曾患躁郁症。
而今日她以冰冷尸身示人,世界再度沸腾。
回到脸书,“凤梨贴文”之后,是死讯的新闻,接连好几家新闻台都发布了,许多人分享
转传,配以“哭脸”的符号、“天啊”、“想起张国荣”等等,她知道情绪即将溢锅。
她其实没有听过她的歌,坐在绵软软的床上,朗晴的日光仍然包围她。歌手的死讯像是雷
射光,在某个黑暗的空间,穿过来、插过去,进入许许多多人的手机、电视、平板里,带
来情绪。对音乐、演艺界不熟的她,只身站在这些光线的网里,不沾不黏的,安然无恙。
但她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昨天她才值班,在编辑台推播所有枝微末节的、惊滔骇浪的大小
新闻动态,像踮脚踩在时事的血管上,感受血流速度、一股一股的脉搏,战战兢兢也由衷
充实。
她很清楚,这件事情还在升温,新闻的热度还未到顶点,哀悼的悲伤浪潮也未达极致。同
事已经在公司官方粉专发布她的死讯,顺道推出几篇歌手过往的专访,几则和躁郁症相关
的专文。
有点不甘寂寞,她点开音乐软件,很快找到她的音乐,得奖的那张,潮浪似的节拍送了出
来。她坐挺了身,或许是压着汗睡觉,背有些酸疼。一边穿衣梳发一边听,那里头的确有
些特别的元素,其中一首歌以挑战听力极限的电讯音频结尾,一首歌以拍手声作节拍,很
可以理解为何得到最佳编曲奖。她觉得自己跟上了一点。
提起背包时已经四点,她出门找过时的午餐。迟滞,想起关于她的死讯的那则脸书贴文,
标志着“两个小时前”发布。
户外,一路晴好,万年的祥和,她徐徐的骑。停在四线道马路前等红灯,横向的公共汽车、观
光巴士、小客车、机车,分明准确的掠过分隔岛,树叶抖擞,假日下午该有的车潮与秩序

有人知道海峡隔岸死了一个女人吗?如果他们都如常驾驶、持续工作,都不看萤幕,她仍
然死了吗。像在暗夜小巷,柏油路上一颗被踢著走的微小碎砾,有什么微渺微渺的敲击著
她的思绪。
找到一家下午不打烊的面店,店员妈妈们闲散的窝在店内深处,那么和蔼的向她招呼。
点完餐,她目视窗外,马路对面是大学校区,疏落的树后,还是可见球网、看台,人们如
常环绕跑步,球场上几个彩衣运动衫来回窜飞。如果他们持续运动……
骑楼走过一个身材雄壮的男子,黑汗衫鸭舌帽,她知道附近有个同志朋友爱去的健身房,
那人低头盯着手机,走过她呆坐的店门前,他也在看同一则新闻吗,为之震惊?也许正在
输入“天啊”。她落了一拍,但还不算太慢。
她慢条斯理的把黑散的紫菜、白净顺落的面条拨进汤匙,汤面泛著点点油光。店员妈妈对
几位进来的散客都那么温暖的召唤。这实实在在就是一个晴好的假日午后,人潮散尽的闲
散时刻,没有人死亡。在她朋友心里落下核爆般的坠楼画面、女歌手在网络专访文章中的
那抹神情,那句腻死所有同婚支持者的告白,对于这些妈妈们来说都并不存在,顶多简约
成新闻台底下的一行跑马灯,一个转身、一次低头捞面就掠过了,她们错过这个人的死亡
,她未曾活过,也没有死亡。
回程她一路向北,太阳在高楼后了,只看得见光。陆续经过几条横向的长巷,没有高楼遮
挡,阳光倏地击打上来,然后又是阴翳,再骑一段,再来一巷的阳光。这些向西的窄巷彷
彿水管,为这个城市灌进今天最后的夕阳,城市即将被捻熄。
傍晚,就只剩萤幕亮着了。
人人结束行程、停下车、吃饭的时刻,是一天新闻流浪最高的时刻。来了,呜咽的悲伤像
海啸,脸书上一片断垣残壁。那样的气氛穿过银幕,弥漫出来。
她想,那些独自居住城市的年轻人,那些套房暗暗寂寂、高窗窄门,于是每晚睡前听女歌
手的人该怎么办,她好担心这些人,毒气瓦斯在那些空间散漫开来,令人窒息,没有人打
算关掉开关。
她虽然并不特别爱这个女歌手,但曾在东台湾大地震的时候感受过,那个岛上最令人潸然
的一次天灾,几家饭店积木搬散倒,她当天值班,负责更新伤亡人数,下午才有空稍作休
息。坐在迟到的饭碗前,她突然意识到那些她亲手更新的数字,都是人,一个个,有灵魂
,有血肉的,被挤压在歪掉的楼里,身上许是家俱、许是楼上的地板。瓦斯蚀过她的皮肤
,空桌上,饭都还来不及添,眼泪就先滴进碗里。
有些人名之为“创伤投射”,常发生在新闻记者、救难队员身上。她曾感受过的,在乐迷
心中一定更深。
脸书,她知道,这是一页哀悼的日历。
她一直看着新闻的动态直到深夜。手机一度传来主管的提醒,还未证实死者是因为躁郁症
自杀,别为他人对号入座。新闻还在校准。
凌晨,她终于躺上床,接连的讯息抽掉手机最后一丝电力。女歌手停止死亡。
但她很快接上电源线,明天还要上班,闹钟在里面、讯息软件在里面,睡了,她还得醒。
雷射打过来,这次击中她了。
作者: otfyuki (疾疾)   2018-08-07 00:06:00
.
作者: a1707032 (南台湾霸气小狐狸)   2018-08-07 06:44:00
.
作者: montrita (小山)   2018-11-15 18:45: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