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文学的功能 - 陶杰

楼主: aurior (auri)   2014-03-21 01:00:17
文学的功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
苹果日报 | 副刊 | 名采 | 陶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沙说:读文学,可以抗拒极权的洗脑。
此话说对了最多一半。首先是要看哪一国的文学。中国文学两千年,许多词家诗人
,他们也从小读文学,看红楼梦和桃花扇长大的人,不见得能抗拒强权,反而屈服
于专制,或变成奴才狗腿,中国知识份子郭沫若即是典范。
中国文学有太多哀伤,缺乏激情,即使偶有一两篇如正气歌,反抗蒙古人侵略,却
并无反抗极权,因为文天祥至死也向南宋的赵家朝廷效忠,宋朝的皇帝再开明,始
终还是极权。
拉丁美洲文学多反抗的主题:聂鲁达的诗,培格的小说“蜘蛛女之吻”,马奎斯的
“百年孤寂”,看了令人血脉澎湃。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美洲作家,眼中的
文学是拉丁美洲作品,不要误导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学,不但无助于抗拒极权的洗
脑,这些“文学”本身,像中国文化大革命时农民作家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艳
阳天”。就是极权洗脑的工具。
读英国文学,多一点抗拒极权洗脑的营养抗体。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和“一九八
四”是其中双璧。但是也要看读者的智商,如果把“动物农庄”当童话,把“一九
八四”当科幻,看了之后还会是老天真,像中港台学院里许多教英国文学的讲师教
授。
所以民国时代,读通了英国文学的几位,像梁实秋,一九四九年都不会留在北平,
因为梁先生终生翻译莎士比亚,莎剧里有教人识别极权的抗体。钱钟书也读了许多
英国和欧洲文学,见识就差了一点,没有移民,但终究懂得闭嘴,没有昧着良心像
郭沫若一样做许多下贱的事情,像他的字号,叫做“默存”。
为中国文人所轻视的武侠小说也有抗拒极权洗脑的作品,像金庸的“笑傲江湖”和
“鹿鼎记”,还有倪匡的“六指琴魔”。但览赏文学,也要有水准的市场。总的来
说,读文学令人丰富了感情,读哲学令人思考清晰,读史学令人鉴古识今之愚妄。
香港是个做生意的地方:数理化工商管理的书籍多,文史哲没有人读,这样的社会
,不可能有成熟的民主制度,但没有民主,也是死路一条。英国人熟读奥威尔,内
心都知道,文学是名山大业,许多名堂,妙在不必说白点破,泡一盅茶,合上作品
之后,笑赏周围的嚣闹,洞若观火,文学至少教人看透,包括谎言,而看透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